:::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當代中國國家與農民關係之變遷--兼論短缺財政下的鄉村政治發展
書刊名:育達人文社會學報
作者:柳金財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4
卷期:1
頁次:頁1-28
主題關鍵詞:國家與農民國家政權建設嬴利型經紀保護型經紀村民自治制度壓力型體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
  • 點閱點閱:17
期刊論文
1.杜贊奇(1994)。現代化的陷阱--1900-1942年中國國家政權的擴張對華北鄉村社會的影響。戰略與管理,4,38-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曹昆斌(2001)。農村稅費改革及其完善。改革,5,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立平(1994)。改革前後中國大陸國家、民間統治菁英及民眾互動關係的演變。中國社會科學季刊,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旭(1997)。鄉村中國的基層民主化模式。當代中國研究,1,145-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金洪(2001)。改革以來我國農業政策變動與農民利益的相關分析。開放時代,7,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白沙洲(2000)。重新審視中國農村的基層選舉和村民自治。當代中國研究,4,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曉山、崔紅志(2001)。三農問題根在扭曲的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國改革,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001)。農村稅費改革:難為無米之炊。體制改革,10,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唐興霖、馬駿(1999)。中國農村政治民主發展的前景及其困難:制度角度的分析。政治學研究,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楚成亞(2001)。農民公共權力觀念分析。中國農村觀察,6,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曾軍(1997)。村委會准政權化設想初探。社會主義研究,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兆軍(1994)。大陸農村現狀及其出路。當代中國研究,1994(1),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雅林(1998)。農村基層的權力結構及其運行機制--黑龍江省昌五鎮的個案研究。中國社會科學,5,37-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周建偉(2001)。村民自治的功能三重奏。重慶社會科學,20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中共中央研究室、農業部農村固定觀察點辦公室(1997)。村級經濟發展與村級財務收支特徵。中國農村觀察,1,47-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鄭法(2000)。農村改革與公共權力的劃分。戰略與管理,2000(4),19-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課題組(1999)。築起農村堅強的戰鬥堡壘--對重慶合川市農村黨支部建設的調査與思考。探索,3,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汝立(2001)。目標、手段與偏差--農村基層政權組織運行困境的一個分析架構。中國農村觀察,2001(4),7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Cook Sarah(2002)。財富和福利的創造--企業家精神和中國農村的發展型政府。經濟社會體制比較,1,62-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陸學藝、王春光(2001)。為農村鄉鎮幹部說幾句話。中國黨政幹部論壇,10,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吳理財(2002)。二十世紀村政的興衰及村民自治與國家重建。當代中國研究,2,3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林光彬(2002)。社會等級制度與三農問題。讀書,200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湖北省社會經濟調査課題組(1997)。村級管理方式研究。中國農村觀察,1997(8),3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蘇州大學法學院行政法課題組(1997)。當前農村亂收費現象成因分析及對策。中國農村經濟,9,36-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姬業成(2001)。一票否決不能濫用。鄕鎮論壇,7,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徐勇(1997)。白鶴與白石兩村處理農民負擔問題的方式及後果比較。中國農村經濟,1997(5),34-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沈延生(1998)。村政的興衰與重建。戰略與管理,1998(6),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孫立平、郭于華(2000)。「軟硬兼施」:正式權力非正式運作的過程分析--華北B鎮收糧的個案研究。清華社會學評論,2000(1),2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濤(2002)。中國大陸『三農』問題及其對策。第一屆兩岸青年學術研討會,中國統一聯盟、中國大陸研究學會及中國社會科學院 (會議日期: 2002/01/11-2002/0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曉華(2001)。鄉村財政與農民收支的關聯分析。村民自治進程中的鄉村關係學術研討會,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 (會議日期: 12/22-12/24),251-2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金太軍(2000)。村委會選舉的成本--效益分析之一:定性分析。中國農村村民委員會選舉學術研討會,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 (會議日期: 2000/10/14-2000/10/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吳毅(2002)。村治變遷中的權威與秩序--二十世紀川東雙村的表達(博士論文)。華中師範大學,武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錦順(2001)。農村鄉級政府行為失範與農民利益保護--以河南省信陽縣為例(碩士論文)。廣西省師範大學,廣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羅剛(1999)。從農民的利益表達看國家與農民的關係(碩士論文)。北京大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銘銘(1997)。社區的歷程:溪村漢人家族的個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Giddens, A.(1996)。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Cambridge:Polity Press。  new window
3.謝立中(2000)。當代中國社會變遷導論。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Moore, Barrington Jr.(1996)。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Lord and Peasant in the Making of the Modem World。Boston:Beacon Press。  new window
5.Rozman, Gilbert(1998)。現代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Osterhammel, Jurgen、朱章才(2000)。中國革命。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1982)。一九八一年中國經濟年鑑。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應杰(2000)。中國城鄉關係與中國農民工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茂嵐(1996)。中國農民負擔問題研究。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Bums, John P.(1988)。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Rural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11.費正清、戈德曼、薛詢(2001)。費正清論中國。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Chan Anita、Madsen Richard、Unger Jonathan(1996)。當代中國農村歷搶桑--毛鄧體制下的陳村。香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中共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2001)。2000-2001年: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亨廷頓.塞謬爾、納爾遜.瓊、汪曉壽、吳志華、項繼權(1989)。難以抉擇。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2001)。中國農村發展研究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徐增陽、劉金海(2001)。鄉鎮管理與工作方法。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1997)。中國農業發展報告。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曹錦清(2001)。黃河邊的中國--一個學者對鄉村社會的觀察與思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任遠(2001)。農村村級社區發展研究。上海:百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徐勇(1997)。中國農村村民自治。武漢:華中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楊繼繩(2000)。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報告。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于建嶸(2001)。岳村政治:轉型期中國鄉村政治結構的變遷。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黃宗智(1994)。中國研究的規範認識危機。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黃樹民、素蘭(1994)。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後的中國農村變革。臺北:張老師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Geertz, Clifford(1983)。Local Knowledge。New York:Basic Book。  new window
26.莫理斯‧邁斯納、杜蒲、李玉玲(1990)。毛澤東的中國及後毛澤東的中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李昌平(2002)。我向總理說實話。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榮敬本、崔之元、王拴正、高新軍、何增科、楊雪冬(1998)。從壓力型體制向民主合作體制的轉變:縣鄉兩級政治體制改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Giddens, Anthony、趙力濤、胡宗澤、王銘銘(1998)。民族--國家與暴力。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Geertz, Clifford、王海龍、張家瑄(2000)。地方性知識:闡釋人類學論文集。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Oi, Jean C.(1989)。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Berkely, California。  new window
32.王名、劉國翰、何建宇(2001)。中國社團改革:從政府選擇到社會選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Duara, Prasenjit、王福明(1996)。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王雪峰(2001)。關注加重農民負擔的新動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雨生(1999)。法制程度能不能量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010901)。財政部國家計委農業部從八方面減輕農民負擔。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0010829)。持據拖欠統籌提留款而被起訴,基層法院能否受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銘銘(2000)。國家與社會關係史視野中的中國鄉鎭政府。中國鄉鎭組織變遷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蘇明(2000)。中國農村統籌資金制度改革方案研究--兼論農村費改稅。稅費改革研究文集。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東平(2002)。新世紀中國教育的發展及其問題。2002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 (社會藍皮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方炎(2001)。基層民主制度創新與農村稅費體制改革。村委會選舉觀察。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Dearlove Tohn(1995)。Village Politics。China in the 1990s。Basingstoke:Macmillian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