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數位證據之證據力
書刊名:刑事法雜誌
作者:蔡震榮 引用關係黃玥婷
出版日期:2005
卷期:49:2
頁次:頁1-32
主題關鍵詞:數位證據證據力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3
  • 點閱點閱:70
期刊論文
1.林鈺雄(20011100)。警察之扣押權限。月旦法學,78,14-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朝煌(20031100)。數位證物之鑑識與蒐證。警學叢刊,34(3),133-1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鈺雄(20011000)。自由心證:真的很「自由」嗎?。臺灣本土法學雜誌,27,13-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兆鵬(20010600)。成大案搜索之適法性問題。臺灣本土法學雜誌,23,73-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朝義(20010300)。證據能力與證明力之概念區分--最高法院八十九年度臺上字第六九六三號判決與八十九年度臺上字第六○四七號等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20,29-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光陸(20010100)。實質證據力。月旦法學,68,14-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瓊瑩、陳正鎔(19960800)。由數位簽字技術看電子文件的法律效力。資訊與電腦雜誌,193,110-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賴傑(20010600)。成大MP3搜索事件之法律檢討。臺灣本土法學雜誌,23,82-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蔡震榮、張維平(200004)。電腦犯罪證據之研究。刑事法雜誌,44(2),49-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雷萬來(19971000)。經驗法則在民事訴訟上的性質與作用。軍法專刊,43(10),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沈冠伶(20011200)。電子郵件之證據適格、證據調查方法及證據力。臺灣本土法學雜誌,29,122-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蔡墩銘(19970700)。鑑定之證據能力與證明力。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26(4),161-1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蘇清偉(20010300)。電腦犯罪之數位證據鑑識。刑事科學,51,81-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施俊堯(20030123)。數位相片之證據能力與證明力。法務通訊,2120,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兆鵬(20001200)。附帶扣押、另案扣押與一目瞭然法則。律師雜誌,255,47-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施俊堯(20020300)。刑事訴訟鑑定實務之檢討。刑事科學,53,41-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曾瑋鈞、張明桑(2003)。網路犯罪偵查之蒐證、鑑識及反溯設計之研究。2003年網際空間:資訊、法律與 社會學術研究暨實務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主辦 (會議日期: 2003/1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蘇志強、林志展、傅美玉、李嘉軒(2003)。交通事故現場攝影數位化探討。九十二年道路交通安全與執法研討會,內政部警政署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志誠、蔡旻峰(2004)。數位鑑識實驗室建構標準之芻議。2004年「網際空間:資訊、法律與社會」學術研究曁實務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 (會議日期: 2004年10月15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佳瑤、吳佳育(2002)。數位證據於現行法律之相關問題。2002年「網際空間:資訊、法律與社會」學術 研究暨實務研討會,內政部警政署 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蔡旻峰(2004)。電腦犯罪案件偵查中數位證據蒐證、鑑識之建議標準作業程序(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一德(2000)。電子數位資料於證據法上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宇明(1997)。網際網路法律問題特質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正(2003)。刑事訴訟法精研。雙榜文教機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東熊(1988)。證據法綱要。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Gahtan, Alan M.(2000)。Electronic Evidence。Thomson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new window
4.Kruse, Warren G.、Heiser, Jay G.(2001)。Computer Forensics。Addison Wesley。  new window
5.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1995)。民事訴訟法新論。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昌鈺、林茂雄(1996)。刑案現場蒐證。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上口裕、後藤昭、安富潔、渡辺修(19960410)。基礎演習刑事訴訟法。有斐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朝義(1999)。刑事證據法研究。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鈺雄(200012)。刑事訴訟法。臺北:學林:林鈺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石井一正、陳浩然、鄭善印(2000)。日本實用刑事證據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朝義(2002)。刑事訴訟法--證據篇。臺北: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Computer Crime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ction Criminal Division,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Justice(200207)。Searching and Seizing Computers and Obtaining Electronic Evidence in Criminal Investigation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