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陸軍軍官學校學生身體自我概念、休閒活動類型及休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書刊名:全民休閒發展學刊
作者:林國順蕭文祺那維
出版日期:2005
卷期:1
頁次:頁15-30
主題關鍵詞:身體自我概念休閒活動類型休閒滿意度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4
  • 點閱點閱:12
本篇研究旨在探討陸軍官校學生在身體自我概念、休閒活動類型及休閒滿意度之現況與相關情形;以陸軍官校94年度全部學生為研究對象,計選取1500人為有效樣本。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身體自我概念量表」、「休閒活動類型量表」及「休閒滿意度量表」為工具,進行資料蒐集整理,並利用SPSS Windows 10.0中文版本及皮爾遜積差相關進行統計分析,主要獲致以下研究結果: 一、陸軍官校學生擁有正面且良好的身體自我概念與休閒滿意度,但整體休閒參與程度並不高;身體自我概念以「健康」構面最優、「柔軟度」最差,在休閒滿意度方面以「放鬆」構面最高、「生理」構面最差,而假日休閒活動參與以「知識性」、「娛樂性」活動最多、「藝文性」活動最少。 二、陸軍官校身體自我概念愈高之學生其參與「體能性」、「知識性」及「娛樂性」假日休閒活動之程度愈高;而其參與「藝文性」活動之程度則愈低。 三、陸軍官校學生之身體自我概念愈高,其休閒滿意度「心理」、「教育」、「社會」、「放鬆」、「生理」、「美感」之構面及整體休閒滿意度也愈高。 四、陸軍官校學生假日休閒參與「體能性」、「知識性」、「娛樂性」活動及整體參與程度愈高者,其整體休閒滿意度也愈高。 最後就研究結果進行綜合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
期刊論文
1.March, H. W.(1994)。The importance of being important: Theoretical models of relations between specific and global components of physical self-concept。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16,306-325。  new window
2.楊亮梅、陳美華(2001)。體適能與自我概念對運動參與的影響。九十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301-3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Riddick, C. C.(1986)。Leisure satisfaction precursor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8(4),259-265。  new window
4.劉季諺、劉建恒(20031200)。大專生運動參與頻率及自覺運動強度對身體自我概念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刊,5(2),111-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選吉、陳文良、張忠峰(20020300)。探討軍校學生身體自我概念與運動參與程度對體適能測驗成績的影響。黃埔學報,42,547-5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eard, Jacob G.、Ragheb, Mounir G.(1980)。Measuring leisure satisfaction。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2(1),20-33。  new window
7.蔡長清、王明元、游仁良(20011200)。大學生之休閒參與、休閒態度及休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31,237-2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Jaynes, W. E.(1980)。Leisure Activities, Worker Motivation, and Temperament in Men and Women。the Annual Covention of the Southwe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陳沁怡(1996)。技職學生自我概念量表之編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葉素茹(1998)。大學生身體自我概念與運動參與之關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文妮(2003)。休閒相關研究所學生人格特質、憂鬱傾向與其休閒滿意度間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aack, S.(1985)。Predictors of perceived freedom in leisure of Baptist church members(博士論文)。North Texas State University,Denton。  new window
4.胡家欣(2000)。大學生的休閒認知、涉入與體驗:兼論人格特質的影響(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珩潔(2002)。大台北地區民眾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翠珠(2001)。高屏地區大學生休閒參與、休閒教育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冠惠(2003)。青少年生活型態、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謝清秀(2004)。大專網球選手休閒動機、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南琦(2000)。青少年休閒無聊感與休閒阻礙、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高俊雄(2004)。運動休閒事業管理。台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智謀(2000)。休閒行為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蘇俊賢(1996)。教育部八十五年度提昇國民體能專案檢測人員講習會手冊。台北市: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Kelly, J. R.、Godbey, G.(1992)。The sociology of leisure。Stag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ing。  new window
5.Iso-Ahola, Seppo E.(1980)。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William C. Brown Company Publishers。  new window
6.吳明隆(2000)。SPSS統計應用實務。松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楊國樞(1974)。小學與初中學生自我概念的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中國兒童行為的發展。台北:環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