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加值型營業稅中營業人涉嫌虛設行號之實證分析
書刊名:財稅研究
作者:林左裕 引用關係陳國元
出版日期:2006
卷期:38:3
頁次:頁174-188
主題關鍵詞:加值型營業稅虛設行號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1
  • 點閱點閱:5
本研究以近幾年所查獲並經地檢署起訴之虛設行號集團為對象,探討其特徵因子,並建立區別模型。 首先篩選出進入廠商家數、銷貨廠商家數及營業人擅自歇業與否、負責人之特性、租用房屋與否、及形環開立發票與否等四個變數,以羅吉斯迴歸分析建立區別模型,實證結果之分類正確率高於九成。
期刊論文
1.呂嘉盈、賴麗華(20001200)。臺灣產險業保險財務研究--Logistic模型之運用。商管科技季刊,1(4),399-4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施孟隆、游清芳、李佳珍(19991000)。Logit模式應用於信用卡信用風險審核系統之研究--以國內某銀行信用卡中心為例。金融財務,4,85-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曹勝雄、曾國雄、張德儀(19970700)。旅行業組織購買選擇行為之研究--羅吉特模式之應用。管理與系統,4(2),127-1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Lo, Andrew W.(1986)。Logit Versus Discriminant Analysis--A Specification Test and Application to Corporate Bankruptcies。Journal of Econometrics,31(2),151-178。  new window
5.林豐政、溫博仕(19990400)。八十七年臺北縣立委選舉競爭群之評估--多變量方法之應用。民意研究季刊,208,35-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炎輝(1994)。虛設行號型態演變與翻新手法分析。稅務通報,22(5),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炎輝(1990)。虛設行號逃漏型態及防杜方法。稅務通報,18(7/8),1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家彬、賴怡洵(20010100)。臺灣地區銀行放款有無擔保之決定因素--Logit模型之實證分析。管理評論,20(1),129-1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Altman, Edward I.(1968)。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The Journal of Finance,23(4),589-609。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賴松鐘(1996)。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測模式建立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證券暨金融市場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呂美慧(2000)。銀行授信評等模式--Logistic Regression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明賢(1986)。財務危機預測之計量分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德章(1988)。我國營業稅逃漏型態及防制方法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兆順(1976)。我國統一發票制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邱森祥(2001)。我國代客記帳業者與逃漏稅之探討(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佳倩(1999)。營建業借牌行為對營業稅課徵之影響--兼論營建業常見的營業稅問題(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豐桂(2002)。虛設行號的防杜與查處之研究(碩士論文)。義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吳欽若、史越生、羅雲峰(1995)。有關營業人利用虛設行號逃漏稅問題之探討。八十四年度稅務研究選集。台北:財政部台北市國稅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