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國游士的武德精神
書刊名:國立體育學院論叢
作者:戴偉謙
作者(外文):Tai, Wei-chien
出版日期:2005
卷期:16:1
頁次:頁141-150
主題關鍵詞:戰國游士武德Warring States PeriodFree-lancing scholars-strategistMartial virtu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
  • 點閱點閱:16
期刊論文
1.許友根(19870400)。春秋戰國時期「士」的崛起及其對體育發展的影響。體育文史,24,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姜周存(19990300)。從春秋戰國時期武俠的興起看武術的發展。體育文史,2,27-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谷世權(1993)。中國古代競技運動的歷史文化特徵。北京體育學院學報,16(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成銀(1992)。試論中國武術文化的結構。體育科學,12(4),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程大力(1990)。武德仁學中心論。體育文史,43,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倬雲(19631200)。春秋戰國間的社會變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4(下),559-5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褚錦婷(1990)。戰國游士的興起:中國傳統知識份子出現的社會史考察(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凱莉(1993)。唐代遊士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韋昭(1975)。國語韋氏解·晉語。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宗侗(1979)。春秋左傳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谷風出版社編輯部(1986)。戰國史。中和: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司馬遷(1990)。史記·孔子世家。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習雲太(1985)。中國武術史。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馬樹秀(1987)。周代體育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辛冠潔(1980)。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評傳。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安、高誘(1991)。淮南子·泰族篇。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向、高誘(1977)。戰國策·趙策三。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孫武(1983)。孫子兵法·謀攻篇。臺北:聯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淑瑤(198609)。春秋戰國史話。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班固、陳立(1978)。白虎通疏證。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品石(1990)。呂氏春秋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韓非(2001)。韓非子·五蠹。韓非子•五蠹。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其昀(1980)。戰國史。中華五千年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