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武舉與武術關聯之探微
作者:戴偉謙
作者(外文):WEI-CHIEN TAI
校院名稱:國立體育學院
系所名稱:體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徐元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武術武舉體育思想中國古代體育史physical education thoughtan- cient period of Chinamartial artsMilitary service examinationhistory of physical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0
摘 要
  中國武舉創於唐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年),至清光緒二七年(1901年)廢止,其間與武術構成密切交融,對現代體育產生重要影響。本研究採用歷史研究法處理史料,並獲得如下結論:
一、中國武舉的起源、發展與科舉有密切的關聯,進而產生武人仕進、衝破重文輕武及民間武才培養的功能,促使武舉自唐代延續到清代牽動著士人的心。
二、中國武術的起源、發展與軍事有密切的關聯,進而產生保鄉衛國、鏢局行業形成及健身表演娛樂的功能,作為傳統體育的武術能滋生繁衍青春不老,有其自身存在的價值。
三、中國武舉與武術的交融,在民間社會人們的思想層中潛藏著通儒教養、民族精神、俠義精神及依附融攝的特質,模塑了中國社會中習武者的價值取向與文化心態。
四、中國武舉與武術對現代體育的影響,在維繫社會安定、制度規章建立、形成正面的影響;在離異體育本質、武術發展質變上造成負面的影響。
Abstract
The imperial Chinese military service examination was instituted in the second year(702A.D.)of the Ch’ang-an reign of Empress Wu Tse-t’ien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was aboli- shed in the seventh year(1901A.D.) of Emperor Kuang Hsu’s reign of the Ch’ing Dynasty. During the intervening years, it formed intimate ties with martial arts and exerted a significa- nt influence on modern physical education. This study adopts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 in dealing with historical ma- terials and has reach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Ⅰ.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military service examination we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imperial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the former furthermore assumed the functions of advancing the careers of soldiers, breaking the barriers between the highly regarded pen and the not so highly regarded sword, and cultivating the talent for martial arts of the populace, thus leading to the fact the military service e- xamination exerted a tug at the hearts of intellectuals form the T’ang through the Ch’ing Dynasty.
Ⅱ.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we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military affairs; the former furthermore assumed the functions of safeguarding the ho- meland, giving rise to bodyguard and security-related escort establishments, and providing exercise, performance and recreation. As a traditional 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rtial arts have been able to grow and stay young, and t- herefoer are worthy of their own survival.
Ⅲ. The intimate ties between the Chinese military ser- vice examination and martial arts embedded in the mind of the populace the traits of well-rounded training, nationalism, c- hivalry, and cohesive harmony, molding the values orientation and cultural mentality of those who studied martial arts in Ch- inese society.
Ⅳ. As for the effect of the Chinese military service ex- amination and martial arts on modern physical education, the influence is positive in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est- ablishing institutions and regulations; but they have exerted a negative influence in breaking away from the essence of ph- ysical education and causing a qualitative transform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
徵引書目

一、史料
(一)正史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民79,新校本。
漢•班 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民72,新校本。
南朝宋•范 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民80,新校本。
晉•陳 壽,《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民80,新校本。
唐•房玄齡,《晉書》,臺北:鼎文書局,民79,新校本。
梁•沈 約,《宋書》,臺北:鼎文書局,民79,新校本。
梁•蕭子顯,《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民79,新校本。
北齊•魏 收,《魏書》,臺北:鼎文書局,民79,新校本。
唐•李百藥,《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民79,新校本。
唐•令狐德棻,《周書》,臺北:鼎文書局,民79,新校本。
唐•魏 徵等,《隋書》,臺北:鼎文書局,民79,新校本。
後晉•劉 煦,《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民78,新校本。
宋•宋 祁等,《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民81,新校本。
元•脫 脫,《遼史》,臺北:鼎文書局,民79,新校本。
元•脫 脫,《金史》,臺北:鼎文書局,民81,新校本。
元•脫 脫,《宋史》,臺北:鼎文書局,民80,新校本。
明•宋 濂,《元史》,臺北:鼎文書局,民79,新校本。
清•張廷玉等,《明史》,臺北:鼎文書局,民80,新校本。
趙爾巽,《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
(二)別史、編年、雜史
清•文 慶,《大清宣宗成(道光)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民53。
南漢•王定保,《唐摭言》,上海:中華書局,1959。
宋•王應麟,《玉海》,臺北:華文書局,民53,慶元路儒學刊本。
宋•王得臣,《塵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中國野史集成編委會等,《中國野史集成》,成都:巴蜀書社,1993。
清•世 續,《大清德宗景(光緒)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民53。
清•朱壽朋,《光緒朝東華錄》,北京:中華書局,1984。
宋•李 昉等,《文苑英華》,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68。
宋•宋敏求,《大唐詔令集》,臺北:華文書局,民57。
林品石,《呂氏春秋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9。
唐•段安節,《樂府雜錄》,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清•計六奇,《明季北略》,臺北:臺灣銀行,民58。
漢•高 誘注,《戰國策》,臺北:世界書局,民66。
清•馬 齊,《大清聖祖仁(康熙)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民53。
國史館,《清史稿校注》,新店:國史館,民77。
清•曹振鏞,《大清仁宗睿(嘉慶)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民53。
黃彰健,《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73。
清•鄂爾泰,《大清世宗憲(雍正)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民53。
清•賈 楨,《大清文宗顯(咸豐)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民53。
彭秉彝,《滿清稗史》,臺北:廣文書局,民68。
清•圖 海,《大清世祖章(順治)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民53。
宋•劉時舉,《續宋編年資治通鑑》,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
清•慶 桂,《大清高宗純(乾隆)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民53。
清•寶 鋆,《大清穆宗毅(同治)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民53。
(三)經傳、傳記、年譜
清•王先謙,《莊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64。
魏•王 弼等,《周易王韓注》,長沙:岳麓書社,1993。
王雲五,《尚書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68。
唐•尹知章,《管子校正》,臺北:世界書局,民79。
宋•朱 熹,《孟子》,臺北:世界書局,民62。
清•阮 元,《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民92。
李宗侗,《春秋左傳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68。
周•李 耳,《老子》,永和:智揚出版社,民80。
吳•韋 召,《國語韋氏解》,臺北:世界書局,民64。
張素貞,《韓非子》,臺北:國立編譯館,民90。
漢•袁 康,《越絕書》,板橋:藝文印書館,民55。
國立編譯館,《管子》,臺北:國立編譯館,民91。
漢•許 慎,《說文解字》,臺北:世界書局,民77。
漢•鄭 玄注,《周禮鄭注》,臺北:中華書局,民55。
漢•鄭 玄箋,《毛詩鄭箋》,深坑:學海書局,民88。
賴明德等,《四書讀本》,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民91。
(四)政書
宋•王欽若等,《冊府元龜》,香港:中華書局,1960。
宋•王 溥,《唐會要》,臺北:世界書局,民78。
宋•王欽若,《冊府元龜》,臺北:清華書局,民66。
唐•王 涇,《大唐郊祀錄》,板橋:藝文印書館,民55。
中華書局編輯部,《清會典圖》,北京:中華書局,1991,清光緒二五年(1899年)刊本。
明•申時行等,《明會典》,北京:中華書局,1989。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洪氏出版社,民69,新校本。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民55。
清•朱彭壽,《舊典備徵》,上海:中華書局,1982。
唐•杜 佑,《通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沈桐生,《光緒政要》,永和:文海出版社,民58。
唐•李林甫,《大唐六典》,永和:文海出版社,民51。
宋•李 燾,《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民72,新校本。
宋•李 昉,《太平廣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清•徐 松,《宋會要輯稿》,臺北:世界書局,民46。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清•席裕福,《皇朝政典類纂》,臺北:成文出版社,1903,清光緒二九年(1903年)刊本。
清•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民65。
明•陳邦瞻,《宋史記事本末》,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45。
宋•陳傅良,《歷代兵制》,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清刊本影印。
教育部,《政府公報》,第152號,民2。
清•清高宗,《清朝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6。
清•嵇 璜等,《續文獻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清•嵇 璜等,《清朝通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清•崑 岡,《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65,清光緒二五年(1899年)刻本。
明•馮 琦,《宋史紀事本末》,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45。
宋•楊仲良,《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臺北:文海出版社,民56。
清•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65。
漢•劉 安,高 誘注,《淮南子》,臺北:世界書局,民80。
錢實甫,《清代聯官年表》,上海:中華書局,1980。
清•譚吉璁,《歷代武舉考》,臺北: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百衲本。
(五)詩文集
宋•文天祥,《文山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64。
明•王世貞,《弇山堂別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唐•王 維,《王右丞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68,四庫叢刊。
左松超,《說苑集證》,臺北:國立編譯館,民90。new window
朱建民,《宛委別藏》,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70。
清•沈德潛,《古詩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57。
宋•李若水,《李忠愍公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四庫全書本。
明•李日華,《恬致堂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民60。
明•李雲龍,〈少年行〉,出版社、日期未詳(封底破損)。
清•張之洞,《張文襄公全集》,北京:中國書店,1991。
清•曹 寅等,《全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宋•曹 勛,《松隱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宋•許 翰,《襄陵文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四庫全書讀本。
清•董 誥等,《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清•褚人穫,《堅瓠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清康熙刻本。
宋•樓 鑰,《攻媿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四部叢刊初編本。
宋•蔣 捷,《蔣捷竹山詞一卷》,臺北:廣文書局,民59。
梁•蕭 統,《文選》,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唐•韓 愈,《韓昌黎全集》,臺北:新興書局,民45。
清•譚嗣同,《譚嗣同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宋•蘇 軾,《蘇文忠公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64。
宋•蘇 軾,《蘇東坡全集續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64。
清•顧炎武,《亭林詩文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54,四部叢刊本。
(六)專著、筆記
宋•王 栐,《燕翼詒謀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王夫之,《宋論》,臺北:九思出版社,民66。
宋,王 稱,《東都事略》,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民80,善本叢刊。
不著撰人,《說岳全傳》,臺北:惠文出版社,民76。
不著撰人,《少林拳譜手抄本》,出版社、日期未詳(封底破損)。
不著撰人,《光遠鑑戒錄》,出版社、日期未詳(封底破損)。
梁•任 昉,《述異記》,湖北:崇文書館,1875。
宋•吳自牧,《夢梁錄》,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
漢•宋 衷,《世本》,板橋:藝文印書館,民55。
宋•沈 括,《夢溪筆談》,臺北:世界書局,民78。
唐•李 筌,《太白陰經》,中和:世界兵學社,民46。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臺北:文海出版社,民69。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臺北:文海出版社,民56。
唐•李德裕,《豪俠論》,出版社、日期未詳(封底破損)。
明•李 贄,《焚書》,卷4,出版社、日期未詳(封底破損)。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周光培,《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六十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宋•周 密,《武林舊事》,上海:古書流通處,1921。
宋•周 密,《癸辛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97。
宋•洪 邁,《容齋四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板橋:藝文印書館,民55。
翁萬戈,《翁同龢文獻叢編之二:考試、國子監》,臺北:藝文印書館,民88。
清•孫承澤,《春明夢餘錄》,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
周•孫 武,《孫子兵法》,臺北:聯亞出版社,民72。
漢•桓范簡,《騎論》,出版社、日期未詳(封底破損)。
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臺北:文海出版社,民51。
清•徐 松,《登科記考》,京都:中文出版社株式會社,1982。
清•唐芸洲,《七劍十三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明•戚繼光,《練兵實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54。
明•戚繼光,《紀效新書》,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8。
魏•曹 丕,《典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宋•陳 襄,《州縣提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54,學津討原本。
明•陳子龍,《安雅堂稿》,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民65。
元•陳 泰,《所安遺集補遺》,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68。
宋•黃 堅,《古文真寶》,長島:盛化堂藏版,1883,纂評古文真寶。
明•程宗猷,《少林棍法闡宗》,臺北:故宮博物院,明天啟元年(1621年)新安程氏刊耕餘剩技本。
宋•曾公亮等,《武經總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58。
宋•彭百川,《太平治績統類》,臺北:藝文印書館,民53,適圖叢書本。
清•黃 奭,《龍魚河圖》,板橋:藝文印書館,民60。
金•劉 祁,《歸潛志》,北京:中華書局,1997。
宋•趙善璙,《自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55,叢書集成歷代小史本影印。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樹林:漢京文化事業,民73。
宋•確 庵等,《靖康稗史箋證》,北京:中華書局,1988。
漢•鼂 錯,《音兵事疏》,出版社、日期未詳(封底破損)。
清•鮑 照,《代雉朝飛》,出版社、日期未詳(封底破損)。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0。
(七)地方志
清•何治基等,《安徽通志》,臺北:華文書局,民56,清光緒三年(1877年)重修本。
清•沈清崖等,《陜西通志續通志》,臺北:華文書局,民58,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刊本。
清•沈翼機等,《浙江通志》,臺北:京華書局,民56,清乾隆元年(1736年)重修本。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0。
清•宋如林,《江蘇省松江府志》,臺北:成文書局,民59。
柳詒徵,《首都志》,臺北:成文書局,民72。
清•孫 灝等,《河南通志續通志》,臺北:華文書局,民58,清光緒八年(1882年)刊本。
清•陳壽祺等,《福建通志》,臺北:華文書局,民57,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刊本。
紹興縣修志委員會,《紹興縣志資料》,臺北:成文出版社,民72。
清•曹相駿,《重輯楓涇小志》,上海:上海書店,1992。
清•曾國荃等,《湖南通志》,臺北:京華書局,民56,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重刊本。
清•馮桂芬,《江蘇省蘇州府志》,臺北:成文書局,民59。
滄州武術志編纂委員會,《滄州武術志》,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清•楊應琚,《西寧府新志》,臺北:文海出版社,民55。
歐卿羲等,《貴縣志》,臺北:成文書局,民56。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臺北:新興書局,民45。
(八)匯編、其他
文物出版社編輯部,《中國歷史年代簡表》,香港:三聯書店,2002。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武術文化分會,《武術文化知識手冊》,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3。
漢•司馬遷等,《二五史精華》,長沙:岳麓書社,1989。
沈雲龍,《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文海出版社,民55。
翁士勛等,《二五史體育史料匯編》,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7。
馬自毅,《新譯增廣賢文、千字文》,臺北:三民書局,民91。
唐圭璋,《宋詞三百首箋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65。
教育部體育大辭典編訂委員會,《體育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7。
臺灣中華書局編輯部,《唐詩三百首詳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65。
謝碧霞等,《曉風殘月宋詞賞析》,臺北:長橋出版社,民67。
二、專書
(一)中文
王道成,《科舉史話》,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民79。
王德昭,《清代科舉制度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
王其慧等,《中外體育史》,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
Howard L. NixonⅡ& James H. Frey,《運動社會學(A Sciology of Sport)》(王宗吉等譯),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89。
王爾敏,《史學方法》,臺北:臺灣東華書局,民86。

王鴻鵬等,《中國歷代武狀元》,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
王 恢,《中國歷史地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3。
王士正,《武夷紀勝》,臺北:廣文書局,民51。
中國軍事史編寫組,《中國軍事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
方 彪,《鏢行述史》,北京:現代出版社,1995。
任 海,《中國古代武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82。
全國高師體育系體育史教材編寫組,《體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Leonard, Broom. & Philip, Selznick.,《社會學(Sociology)》(朱岑樓譯),臺北:三民書局,民69。
池田溫,《中國古代籍帳研究》,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79。
李新達,《中國科舉制度史》,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4。
李新達,《千年仕進路:古代科舉制度》,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民89。
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83。new window
沈兼士,《中國考試制度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84。
宋兆麟等,《中國原始社會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汪徵魯,《魏晉南北朝選官體制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
汪湧豪,《中國游俠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谷世權,《中國體育史》,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7。
谷世權,《中國體育史(下)》,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89。
吳文忠,《體育史》,臺北:國立編譯館,民76。
吳文忠,《中國體育發展史》,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民70。new window
吳文忠,《中國體育史圖鑑及文獻》,臺北: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民82,臨繪敦煌壁畫。
吳文忠,《中國體育文化史選集》,臺北:漢文書局,民64。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民86。new window
金 諍,《科舉制度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林 白等,《中國科舉史話》,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林伯原,《中國體育史(上)》,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89。
林伯原,《中國古代體育史》,臺北:華聯出版社,民79。new window
林伯原,《中國武術史》,臺北:五洲出版社,民81。
林伯原,《中國古代武術論文集》,臺北:華文出版社,民78。
周西寬等,《體育史》,成都:四川人民體育出版社,1989。
周中勛等,《體育行政》,臺北:健行文化出版事業,民74。
武術教材小組,《武術》,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1。
Timothy J. Curry & Rober M. Jiobu,《運動社會學﹝Sports(A Social Perspective)﹞》(邱金松譯),桃園:國立體育學院,民77。
易劍東,《中國體育經濟史》,北京: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2003。
侯紹文,《唐宋考試制度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62。
柏 楊,《中國歷史年表(下)》,臺北:星光出版社,民79。
苗偉梅,《宋代官員選任和管理制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
高煜桓,《中國武術》,臺北:正中書局,民81。
桂棲鵬,《元代進士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1。
徐 才等,《武術科學探祕》,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
徐元民,《中國古代體育》,臺北:品度股份有限公司,民92。new window
郝 勤,《道教與武術》,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6。
孫豹隱,《形意拳》,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92。
許樹安,《古代的選士任官制度與社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
許友根,《武舉制度史略》,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7。
許義雄,《體育的理念》,臺北:現代體育出版社,民72。
許義雄,《體育學的自立問題及其發展現勢》,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民66。
陳 飛,《歷史的苦澀:舉子的命運》,臺北:雲龍出版社,民82。
陳茂同,《中國歷代選官制度》,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陳 山,《中國武俠史》,上海:三聯書店,1992。
陳奎熹,《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師大書苑,民90。
陳公哲,《武術發展史》,臺北:華聯出版社,民49。
陳寶秋,《中國歷代兵役制度》,臺北:華世出版社,民70。
陳昌怡等,《古代體育尋蹤》,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
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北京:三聯書店,1958。
國家體委體育文史工作委員會等,《中國古代體育史》,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89。
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中國武術史》,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
習雲太,《中國武術史》,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5。
張純本等,《中國武術史》,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2。
張傳璽,《中國古代史鋼》,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張仲禮,《中國紳士:關於其在十九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
郭生玉,《心理與教育研究法》,中和:精華書局,民82。
郭沐若,《石鼓文研究詛楚文考釋》,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
黃留珠,《秦漢仕進制度》,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8。
黃光亮,《中國武舉制度之研究》,臺北:振英排版打字行,民66。
黃光亮,《清代科舉制度之研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民65。new window
黃寬重,《南宋時代抗金的義軍》,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77。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臺北:臺灣食貨出版社,民87。
程光裕等,《中國通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79。
齊如山,《中國的科名》,臺北:中國新聞出版公司,民45。
楊成鑒等,《中國考試學》,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
楊紹旦,《清代考選制度》,新店:考選部,民80。
萬籟聲,《武術匯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81。
雷嘯天,《中華武術學概要》,臺北:自由出版社,民52。
葉玉壽,《殷虛書契前編集釋》,臺北:藝文印書館,民55。
劉一民,《運動哲學研究》,臺北:師大書苑,民88。
劉海峰,《科舉考試的教育視角》,漢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劉兆璸,《清代科舉》,臺南:大明印刷局,民64。
劉 虹,《中國選士制度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趙冬梅,《武道彷徨:歷史上的武舉與武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0。
趙國慶等,《中國武術史話》,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鄧嗣禹,《中國考試制度史》,臺北:台灣學生書局,民66。
戴偉謙,《程登科之民族體育思想》,臺北:師大書苑,民88。
鍾 佩,《寧夏史話》,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
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臺北:藝文印書館,民48。
羅振玉,《殷虛書契考釋》,臺北,藝文印書館,民47。
羅香林,《中國民族史》,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民44。
蕭錦源,《狀元史話》,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
龍天啟等,《體育哲學基礎》,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89。
龐 樸,《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8。
顧頡剛,《史林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63。
(二)日文
日本大學體育研究サノクル,《體育學概論》,東京:日本體育大學體育研究。
岸野雄三,《體育史》,東京:大修書店,1974。
荒木敏一,《宋代科舉制度研究》,京都:京都大學文學部東洋史研究會,1969。
富崎市定,《科舉》,大阪:秋田屋,1946。
(三)英文
Jing Shen Tao, The Jurchen in Twelf-Century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6.
Leonard Wilbert M. Ⅱ,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f Sport, 4 th ed. New York:Macmillan, 1993.
Ho Ping-Ti,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Taipei: Southern Materials Center, 1984.
三、期刊論文
(一)中文
王俊奇,〈論武術對唐代軍事武藝發展的影響〉,《上饒師範學院學報》,21.1(上饒,2001.02):52-55。
王德峰等,〈武術運動是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的瑰寶〉,《山東體育科技》,19.1(濟南,1997.03):58-60。
王少軍,〈論傳統武術發展現狀與對策〉,《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4.2(蕪湖,2001.06):183-184。
王 崗等,〈傳統武術與競技武術的文化差異〉,《體育文史》,3(北京,2000):7-9。
王德毅,〈宋代士大夫的道德觀〉,《宋史研究集》,28(臺北,民87.08):1-28。
王靜如,〈宴臺女真文進士提名碑初釋〉,《史學集刊》,3(長春,1973.04)。
毛 勇等,〈儒家倫理思想對傳統武術道德的影響〉,《山東體育學院學報》,14.38(濟南,1998):37-38。
皮明勇等,〈科舉興衰與中國軍事的演變〉,《戰略與管理》
,5(北京,1996):31-37。
史萬兵,〈論選士制度對東北教育之影響〉,《遼寧教育學院學報》,14.6(瀋陽,1997.11):45-48。
田在農,〈傳統武術美在哪〉,《中華武術》,4(北京,2000):19。
田桂菊,〈從武術本質特徵論中國武術發展走向〉,1(成都,1999)。
石展望等,〈古都與武術文化〉,《體育文化導刊》,4(北京,2001):50-51。
伍紹祖,〈序言〉。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中國武術史》,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
伍紹祖,〈對武術及東方體育文化觀的認識〉,《體育文史》,2(北京,1998):4-9。
任麗娟,〈從道教角度看中國武術文化〉,《太原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太原,2000):20-21。
朱 君等,〈淺析武術概念的確定〉,《湖北體育科技》,20.1(武漢,2001.03):14。
李建軍,〈明代武舉制度述略〉,《南開學報》,3(天津,1997):56-58。
李朝旭等,〈論中國武術套路運動形式形成的淵源〉,《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7.3(西安,2000.07):21-22。
李成銀等,〈武術的民族性與世界性〉,《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濟南,1996):67-71。
李成銀等,〈試論近代武術價值功能的演變〉,《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3(成都,1994):20-25。
李德成,〈武術起源與發展芻論〉,《體育文史》,5(北京,2000):44-45。
李振林等,〈試論中國武術的道德準則:武德〉,《瀋陽體育學院學報》,2(瀋陽,1995):35-36。
李 軍等,〈武術散打的武德和行為規範的重建〉,《體育學刊》,9.5(北京,2002.09):65-67。
李 剛等,〈明清鏢局初探〉,《華夏文化》,(西安, 1999.04):36-38。
李惠堂,〈談奧運〉,《中央日報》,(臺北,民61.09.04)。
吳文忠,〈中國拳術綜合類名籍考集要〉,《亞洲體育季刊》,3.2(臺北,民69.04):115-124。
吳文忠,〈中國武術綜合分類名籍考集要〉,《亞洲體育季刊》,3.1(臺北,民69.01):42-48。
吳文忠,〈中國歷代體育活動的分類項目:民俗運動與國術教育發展問題研討〉,《體育學報》,2(臺北,民69.12):1-12。new window
余水清,〈關於武術理論體系的思考〉,《武漢體育學院學報》,34.4(武漢,2000):67-68。
杜傳揚等,〈論武術文化的道德觀〉,《山東體育科技》,23.2(濟南,2001.06):79-80。
杜 宇:〈保安服務業的萌芽:鏢局〉,《人民公安》,(北京,2000.07):4-5。
汪海濤,〈對武術內涵形成與發展的哲學思考〉,《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6.6(成都,2000):34-38。
汪叔子,〈嶺南武術歷史發展的若干反思:讀清光緒丙申大清搢紳全書御前侍衛札記〉,《嶺南文化研究》,5(廣州,2000):97-103。
何長華,〈舊時鏢業隱語〉,《商業文化》,(北京,1998.01):63-64。
何靜寒,〈傳統武藝與二一世紀〉,《國術研究》,8.1(桃園,民88.06):39-48。
阿 柱,〈古代武舉與現代體育高考〉,《體育文史》,3 (北京,1998)38-39。
林麗月,〈科場競爭與天下之公:明代科舉區域配額問題的一些考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0(臺北,民81.06):43-73。new window
邱丕相,〈中國文化與傳統武術〉,《2004中華傳統武藝文化學術論文研討會》,(臺中,民93.04):199。
周之華等,〈中國武術文化的內涵〉,《體育文史》,2(北京,2000):43-45。
周致元,〈明代武學探微〉,《安徽大學學報》,3(合肥,1994):109-112。
易劍東,〈中國武術百年歷程回顧:面向二一世紀的中國武術〉,《體育文史》,1(北京,1998):22-27。
侯 杰,〈晚清民間武術發展簡論〉,《南開學報》,3(天津,1998):20-24。
倪南權,〈歷史上佛教對中華武術的影響〉,《浙江體育科學》,21.3(杭州,1999.06):63-65。
唐人屏等,〈從武術競賽的演進看影響現今武術競賽技術導向的歷史因素〉,《國立臺灣體專學報》,8(臺中,民85.06):123-128。
高明士,〈唐朝的文和武〉,《文史哲學報》,48(臺北,民87.06):145-166。new window
高明士,〈唐代的武舉與武廟〉,《第一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民78.02):1016-1069。
孫喜蓮,〈武術與軍事武藝辨析〉,《湖北體育科技》,20.1(武漢,2001.03):16-17。
孫景儒,〈古代武舉考制與傳統體育運動〉,《臺灣體育》,82(霧峰,民84.12):20-22。
馬 達,〈清代的武舉制度〉,《中華國術季刊》,3.4(臺北,民76):44-47。
馬 宏,〈青海回族武術〉,《青海民族研究季刊》,2(西寧,1996):75-76。
馬 嶺等,〈簡論武術文化與回回民族精神〉,《青海民族學院學報》,3(西寧,1996):52-54。
徐伯然,〈中華武術的民族特徵〉,《山東體育科技》,22.2(濟南,2000.06):98-99。
張豐隆,〈隋唐科舉考試制度的作用與影響〉,《建中學報》,4(臺北,民87.12):111-126。
張正紅,〈對中國武術發展的思考〉,《蘭州鐵道學院學報》
,19.5(蘭州,2000.10):146-148。
張少泉,〈中華武藝研習之道〉,《中華國術季刊》,4.3(臺北:1998):2。
張志勇,〈中國武術德藝互補思想的內容與特徵〉,《體育文史》,3(北京,2001):36-37。
張曉林,〈試論中國傳統儒學思維模式對中華武術的影響〉
,《安徽體育科技》,3(合肥,1996):81。
張敦熙,〈國術憶往瑣談開館拜師〉,《力與美》,18(臺北,民80):78-83。
張希清,〈論宋代科舉取士之多與冗官問題〉,《北京大學學報》,5(北京,1987)。
張博泉,〈金代奴婢問題研究〉,《史學月刊》,9(開封,1965.09):36。
陶晉生,〈從宋詩詞看科舉〉,《歷史月刊》,1(臺北,民91.01):76-82。
陶晉生,〈金代的用人政策〉,《食貨》,8.11(臺北,民68.02):47-54。
郭樹英,〈科舉的廢止與我國現代化的關係: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性環節〉,《考銓季刊》,30(臺北,民91.04):90-111。new window
郭應哲等,〈請以武藝代國術之名略說〉,《國術研究》,6.2(桃園,民86.12):26-29。
郭 懷等,〈中西體育文化的差異與武術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周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8.2(周口,2001.03):84-85。
許友根,〈武舉是科舉中一項內容〉,《體育文史》,5(北京,1988.09):54。
許友根,〈武則天為何創設武舉〉,《體育文史》,1(北京,1998.01):61-62。
許義雄,〈中國近代民族主義體育思想之特質〉,《體育學報》,12(臺北,民79.12):11。new window
許義雄,〈晚清體育思想之形成〉,《體育學報》,10(臺北,民77.12):7。
許義雄,〈從建國八十年談:我國學校體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學校體育雙月刊》,1(臺北,民80.01):3。
許義雄,〈清末民初軍國民教育體育思想之淵源(上)〉,《大專體育》,1.1(臺北,民80.04):121。new window
梅杭強,〈論當代武術與氣功間的清晰與模糊〉,《天津體育學報》,13.3(天津,1998.09):56-60。
陳照斌,〈試論武術體育性與本質性的統一〉,《廣西體育科技》,15.4(南寧,1994):4-7。
陳詩強,〈武術的現代價值〉,《體育科技》,23.1(北京,2002):5-8。
陳錦紅:〈武舉制度與體育發展的關係〉,《中國體育史論文集》,5(瀋陽,1989.04):145-149。
曹 鏞,〈淺談中國武術〉,《大專體育》,15(臺北,民83.12):11。
康戈武,〈古代武術演進的文化結構研究〉,《體育文史》,3(北京,1998):24-31。
莊嘉仁,〈中國武術傳承模式中之師徒制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6.2(臺北,民86.06):38-44。
黃連順,〈中國武術運動的開拓者之一:中央國術館耆老張文廣先生專訪〉,《國術研究》,3.2(桃園,民83.12):81-91。
黃順意,〈讀古典武藝筆記雜談(一)〉,《國術研究》,8.1(桃園,民88.06):58-70。
華 樺,〈試論武術文化的層次結構及其關係〉,《湖北體育科技》,2(武漢,1997):8-10。
德•費里匹亞克•凱,〈中國傳統武術的整體性〉,《體育文史》,1(北京,1999):26-27。
傅硯農,〈唐人尚武之風盛衰與功名觀念嬗移的聯繫〉,《體育文史》,4(北京,1994):3-5。
傅松南,〈新武術與傳統國術的分析比較〉,《國術研究》,5.2(桃園,民85.12):45-50。
傅樂成,〈中國民族與外來文化〉,《中山學術文化集刊》,4(臺北,民58.11):713。
程大力,〈武德是一個歷史範疇:兼論武德在現代武術界提倡之不合時宜〉,《體育文史》,3(北京,2000):39。
溫 力,〈武術傳統技術體系和訓練體系的形成〉,《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武漢,1997):14。
溫 力,〈原始人類的技擊需要促使了武術的產生〉,《武漢體育學院學報》,33. 3(武漢,1999):5-8。
楊 斌,〈清代貴州人才的地域分布〉,《貴州文史叢刊》,2(貴陽,1995.02):60-65。
楊本升等,〈發展傳統武術的思考〉,《山東體育科技》,23.1(濟南,2001.03):76-78。
楊中平等,〈加強高校武術專業學生武德教育的措施〉,《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4(上海,2000.12):105-106。
楊紹虞,〈武術與民族精神〉,《中國武術與傳統文化論文集》,(北京,1990.08)。
楊樹藩,〈遼金貢舉制度〉,《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5(北京,1973.05)。new window
楊嘯原,〈論世界武術發展中的民族風格和特點與現行賽制〉,《四川體育科學》,2(成都,1998):49。
雷嘯天,〈中國武術之探源與闡微〉,《中國武術史料集刊》,5(臺北,民69)。
趙明義,〈唐代科舉考試述評〉,《復興岡學報》,18(臺北,民67.01):129-154。new window
趙 燕,〈從武術的起源看武術的發展趨勢〉,《體育涵授》
,3、4(武漢,1994):53-54。
趙玉亭等,〈中華武術的歷史及發展趨向〉,《浙江體育科學》,20.2(杭州,1998):3-5。
趙炳南,〈寧夏回族民間武術〉,《回族研究》,25.1(銀川,1997):50-55。
管益農,〈中國古代的武舉制度〉,《華夏文化》,4(西安,1995):14-15。
劉春風,〈論古代武術與軍事武藝的異同〉,《湖南教育學院學報》,18.5(長沙,2000.10):184-187。
劉文禎等,〈古拳諺中:八打與八不打的初探〉,《國術研究》,7.1(桃園,民87.06):59-68。
劉維中等,〈國術的門派〉,《中華國術季刊》,2.4(臺北,民75)。
劉同為等,〈論二一世紀武術發展的戰略構想〉,《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5.3(上海,2001.08):69。
鄭國銘,〈宋代武學制度確立過程探討〉,《國術研究》,7.1(桃園,民87.06):36-51。
蔡仲模,〈傳統武術技擊觀初探〉,《中國武術與傳統文化論文集》(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90),212。
樊正治,〈太極拳與史學研究〉,《國術研究》,3.1(桃園,民83.06):3-18。
樊正治,〈中外體育史研究的認知〉,《國民體育季刊》,19.1(臺北,民79.03):104-111。
鄧 梅,〈論中華武術的價值〉,《河北體育學院學報》,14.1(石家莊,2000.03):97-99。
謝惠蓉等,〈武術文化對民族文化心理的影響〉,《山東科技》,20.3(濟南,1998.09):33-35。
戴偉謙,〈唐代武舉制對體育發展的作用〉,《大專體育季刊》,2.2(臺北,民89.12):77-87。new window
戴偉謙,〈體育史理論方法研究之回顧〉,《運動資訊季刊》
,4(臺北,民90.06):17-25。
戴偉謙,〈戰國游士的武德精神〉,《第四屆東北亞體育史學會學術大會報告書》,(成都,2001.08):317。new window
戴偉謙,〈太平天國體育活動的初探〉,《臺灣體育》,65(霧峰,民82.02):24-25。
戴麗霜,〈北宋科舉與文學之研究〉,《嶺東學報》,(臺中,民86.02):298-377。new window
龍炳峰等,〈清初武舉考試制度的考證(1644-1795)〉,《體育學報》,30(臺北,民90.03):67-77。new window
薛 龍,〈武術教學中武德教育改革研究〉,《西安教育學院學報》,2(西安,2000.06):18-19。
顏進雄,〈十二街前閣樓上,卷廉誰不看神仙:神仙形象在唐代科舉文化中的特殊運用〉,《文化大學中文學報》,(臺北,民83.06):293-312。new window
應 毅,〈目前中國小學體育教學之缺點及其改進〉,《教與學》,2.7(南京,1937.01):69。
藍孝勤,〈大陸地區武術之探討〉,《中華體育》,9.4 (臺北,民85.03):10-16。new window
藍孝勤,〈國術門派形成與分類之探討〉,《國術研究》,4.2(桃園,民84.12):24-25。
蘇雄飛,〈我國歷代以武選士制度的探索〉,《體育學報》,3(臺北,民70.12):13-24。new window
蘇雄飛,〈體育史學的研究〉,《國民體育季刊》,14.4(臺北,民74.12):58。
羅開明,〈武德的培養與實踐〉,《國術研究》,2.2(桃園,民82.12):31-37。
耀 西,〈石球:古老的狩獵工具〉,《化石季刊》,3(北京,1977)。
(二)日文
村上正二,〈宋金抗爭期における太行の義士〉,《鈴木俊先生古稀紀念東洋史論叢》(東京,1965.10):5/209。
野村浩一,〈儒教國家の重層性格について〉,《東方學》,20(東京,1960):119。
四、學位論文
徐元民,〈戰前十年中國體育思想之研究(1928-193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9,62。
陳光榮,〈唐代科舉制度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1。
楊榮豐,〈先秦儒家踐禮之身體觀〉,桃園: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
鄭國銘,〈宋代武學制度發展之研究(960-1162)〉,桃園: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6。
龍炳峰,〈清代武舉制度之研究(1644-1901)〉,臺東: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體育教學碩士論文,民91。
五、電子資料
〈前清武舉人黃耀南〉,http://www.yljh.chc.edu.tw/snto/fugizun.html,民92年2月25日檢索。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