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傳統戲曲的心理描寫:以朱買臣戲曲為例
書刊名:戲劇學刊
作者:黃宗潔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ang, Tsung-chieh
出版日期:2006
卷期:4
頁次:頁7-25
主題關鍵詞:崑劇朱買臣上海崑劇團蘇州崑劇團爛柯山KunjuZhu MaichenShanghai Kunju troupeSoochow Kunju troupeLanke mountai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
  • 點閱點閱:22
期刊論文
1.安原良(2000)。從〈匮林〉 到〈癡夢〉的表演心路歷程--張繼青與王安祈對談崑曲表演藝術。表演藝術,88,84-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華(1981)。去瑕存瑜,初放光彩--昆劇《朱買臣休妻》新整理演出本初探。江蘇戲劇,43,6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計鎭華(1984)。我演朱買臣。戲曲雜誌,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潘麗珠(1994)。好戲報知音(一)--元劇《漁樵記》和崑劇《朱買臣休妻》、《爛柯山》。國文天地,9(8),71-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魏子雲(1994)。舞台上的藝術家--兼談張繼青女士的崑曲藝術。國文天地,9(8),24-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戴敦邦(1999)。華文漪談眼神。大雅,創刊號,58-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魏子雲(19940400)。張繼青的「三夢」藝術。復興劇藝學刊,8,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安祈(20010500)。崑劇在臺灣的現代意義。臺大中文學報,14,221-2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昭琳(1997)。紅樓戲曲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璨君(1993)。「朱買臣休妻」戲曲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白先勇(2004)。白先勇說崑曲。台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汪協如、胡適(1967)。綴白裘。台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怡庵主人(1977)。六也曲譜。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洪惟助(2002)。崑曲演藝家、曲家及學者訪問錄。台北:國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班固(1967)。漢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臧懋循、王學奇(1994)。元曲選校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梁谷音(2005)。《爛柯山》演出了新意,hup: // www.jfdaity.com.cn / logo / iningren / lgy 14.htm, 2005/08/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