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美國通訊監察法制之研究
書刊名:警專學報
作者:曾正一
作者(外文):Tseng, Cheng-i
出版日期:2006
卷期:3:8
頁次:頁27-51
主題關鍵詞:監聽通訊監察監聽法通訊監察法制通訊自由權隱私權偵查法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
  • 點閱點閱:40
通訊自由權與隱私權是人民基本權體系中的重要一環,更是思想自由與人性尊嚴的具體化,應受到憲法的直接保障。然在當前通訊設備蓬勃發展的時代,犯罪的實施已逐漸不受時空環境的限制,犯罪人利用先進的通訊設備為犯罪的聯絡工具,進而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安定及人民福祉的案件屢見不鮮。由此可知,為有效防制犯罪,對於通訊工具予以適度的監察確有必要。偵查機關若能透過合法且受司法監督的通訊監察,事先掌握犯罪成員、手法與動態,將有助於防制犯罪的發生,符合社會大眾對維護治安和打擊犯罪的期待。惟此項偵查方法必然將侵犯人民之通訊自由權與隱私權,直接挑戰憲法保障人民基本權利的規範。職是之故,如何建構健全且完善的通訊監察法制並予以落實執行,使偵查機關不僅能夠善用科學偵查技術以有效防制犯罪,同時又能充份保障人民基本權利不受非法侵害,以符合憲法兼顧保障人民基本權利與社會公益之本旨,實屬偵查法制上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有鑑於此,本文認為研究分析法制先進的美國之相關立法,吸取美國法制規範的優點與實務運作經驗,應有助於我國通訊監察法制的更臻完善。
期刊論文
1.吳巡龍(20030100)。新法下緊急搜索之心證門檻、要件及違法搜索之證據排除。法學叢刊,48(1)=189,39-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邱華君。美國最高法院對竊聽的判例。新知譯粹,3(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介恆(1997)。通訊監察與秘密通訊自由。憲政時代,23(2),30-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祐治(19910725)。美國國家法典--外國情報監聽法。法務通訊,15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祐治(19910808)。美國國家法典--外國情報監聽法。法務通訊,15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祐治(19910801)。美國國家法典--外國情報監聽法。法務通訊,15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Kopecky, Susan L.(199312)。Dealing with intercepted communication: Title III of the Omnibus Crime Control and Safe Streets Act in Civil Litigation。Review of Litigation,2,441-442。  new window
8.Tonkovich, Emil A.(198605)。The Use of Title Ill Electronic Surveillance to Investigate Organized Crime's Hidden Interest in Gambling Casinos。The Journal of the Kansas Bar Association,13-14。  new window
9.陳祐治(199104)。美國國家法典第119章--有線與電子通訊之截取及截取口頭對話(三),1986年修正及增訂部分。法務通訊,15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秋明(19990100)。美國刑事程序中之證據排除法則簡介。律師雜誌,232,35-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麗卿(19870300)。論違法取得證據之排除。軍法專刊,33(3),25-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鍾若喬(2003)。從美國之立法例省思我國通訊監察之法制--以犯罪偵查為中心(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昆峰(2002)。網際網路與刑事偵查(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富郎(2000)。通訊監察法制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兆鵬(2003)。刑事訴訟講義。台北:瀚蘆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法務部(1992)。通訊監察法草案研究制定資料彙編。台北:法務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朝義(2000)。刑事證據法研究。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兆鵬(2000)。論無預警強制處分權之實質原因。搜索扣押與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台北:王兆鵬。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