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運動選材的發展與展望
書刊名:中華體育季刊
作者:周資眾 引用關係方進隆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7
卷期:21:2=81
頁次:頁75-81
主題關鍵詞:運動選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8)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
  • 點閱點閱:38
運動員科學選材是育才乃至運動員成才的第一步。國際體壇有五年成型,八年成材,十年成器的規律,培養一位奧運金牌選手,平均要約八至十年週期訓練;因此,筆者認為要提昇我國競技運動水準,尋找一套適合國情且實用性高的選材方法是當務之急。本文係以文獻探討的方式,將我國運動選材之研究始末回顧與評述,根據目前世界各國運動選材發展趨勢,展望我國運動選材的未來,並提出強化我國競技實力的策略,使我國競技運動早日邁向先進國家之林。
期刊論文
1.洪嘉文(20060900)。建置學校優秀運動人才培育體系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0(3)=78,54-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界山、藍坤田(20060600)。提升我國運科專業素質與功能:以「日本運動科學中心」為例。國民體育季刊,35(2)=149,18-26+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俊忠(20040700)。運動競技科技與運動成績。科學月刊,35(7)=415,528-5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5)。挑戰2008黃金計畫。國民體育季刊,147,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Wu, C. H.(1992)。Talent identification in China。New Studies in Athletics,7(3),37-39。  new window
6.許樹淵(20060300)。我國競技運動制度的現況與展望。國民體育季刊,148,5-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榮松(20060300)。培育優秀原住民學生運動人才計畫概況。國民體育季刊,35(1)=148,39-43+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Heath, B. H.、Carter. J. J.(1967)。A modified somatotype method。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27,57-74。  new window
9.陳全壽(20060300)。我國的體育政策。國民體育季刊,35(1)=148,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方瑞民(1982)。如何發掘富有潛能之優秀運動員。國民體育季刊,52,3-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5)。競技運動與運動科學。國民體育季刊,146,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教育部(2003)。培育優秀原住民學生運動人才計畫。學校體育,77,4-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Kozel, J.(1996)。Talent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Germany。Coaching Focus,31(Spring),12-13。  new window
14.Peltoa, E.(1992)。Talent identification。Sport Psychology Bulletin,3(5),10-11。  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陳全壽(1997)。運動訓練的理論與實際--運動選才與育才。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Sheldon, W. H.(1940)。The varieties of human physique。New York:Harper & Brothers。  new window
2.Bompa, T. O.(1999)。Priodizati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new window
3.劉獻武、林文、胡亦海、何健、王賀立、王金(1991)。運動選材學。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教育部(1999)。培育原住民學生田徑人才選、訓、賽五年計畫。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曾倩(1989)。少年運動員科學選材。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aur, J.(1986)。Talent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sport : An Interim Evaluation。Balcones:Australian Institute of Sport。  new window
7.高大安(2004)。備戰奧運會的科技工作。兩岸運動科學硏討會手冊。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定雄(2001)。運動訓練的問題。2001年國際運動教練科學硏討會手冊。臺中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至滿(1990)。體型分類法。中華百科全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江界山(2004)。強大訓練負荷引致的疲勞創傷與恢復。兩岸運動訓練硏討會手冊。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田麥久(1988)。試論1986-1988年亞運會、奧運會競技項目的等級配置。科學論文選。中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力硏(2000)。人類種族與體育運動。兩岸運動科學硏討會報告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