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懷舊與記憶的接合--析論汪其楣劇作中的敘述視野
書刊名:藝術評論
作者:劉維瑛
作者(外文):Liu, Wei-Ying
出版日期:2007
卷期:17
頁次:頁145-162
主題關鍵詞:汪其楣地域政治敘述視野懷舊意諩複製新娘一年三季招君內傳--女書之一舞者阿月Wang Chi-meiNarrative perspectiveGeopoliticsNostalgiaA-yueh the dancerLiving history of Wong Marry-king by her female witch friendA year, three seasonsThe bride and her doubl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
  • 點閱點閱:75
期刊論文
1.汪俊彥(2004)。汪其楣─落實在地關懷的劇作家。文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依雲(1998)。純白婚妙與豔紅鍛巾─《複製新娘》的雙重抉擇。表演藝術,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亦筠。舞者阿月─我們早該聆聽彼此的故事。天下雜誌,3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005)。藝術MSN─舞者阿月。典藏今藝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汪其楣(2004)。她舞、我憶,我們的歌─關於《舞者阿月》。表演藝術,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何寄澎(2000)。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汪其楣(2000)。一年三季。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汪其楣(200409)。舞者阿月:臺灣舞蹈家蔡瑞月的生命傳奇。臺北:遠流出版事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汪其楣(2000)。複製新娘:The Bride and her double。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Benjamin, Walter、Arendt, Hannah、張旭東、王斑(1998)。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香港牛津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奧爾巴哈、吳麟綬、周新建、高豔婷(2002)。摹仿論--西方文學中所描繪的現實。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汪其楣(2004)。招君內傳─女書之一。招君內傳─女書之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91)。家、地方與認同。家、地方與認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邱貴芬(20030000)。落後的時間與台灣歷史敘述--試探現代主義時期女作家創作裡另類時間的救贖可能。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紀蕙(1997)。斷裂與延續:臺灣舞臺上文化記憶的展演。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臺北: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