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共空權思想之演變
書刊名:中華戰略學刊
作者:李安曜
出版日期:2007
卷期:96:秋
頁次:頁88-137
主題關鍵詞:中共空權空權思想中國特色的軍事變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9
  • 點閱點閱:28
一、近代戰爭史中,空中武力的發揮,已成為戰爭成敗的關鍵,在沒有空中優勢的情況下,幾乎不可能獲得最後勝利。空中力量屬技術性極高的武裝力量,是藉由科技裝備進行國家「空權」的能力,亦是該國科技、工業能力、軍事、經濟、國民素質等綜合國力的展現。 二、1991年波灣戰爭後,軍事革命浪潮蓆捲世界各國。美國進行各項軍事革新,中共亦從事各項軍事建設,俾求屹立於國際舞臺。近年中共正努力因應社會劇變、全球安全環境變遷,從事軍事事務變革。 三、面對中共持續提升綜合國力與軍事力量之際,吾人應密切注意中共戰略的演變,並掌握其軍事改革的進程與成效,及早尋求以智取勝之道。
期刊論文
1.周慧盈(20050201)。「中國和平崛起論」全盤大檢討。新聞大舞台,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安曜(20070200)。解放軍戰爭思想與其「中國特色的軍事事務革命」。空軍學術雙月刊,596,88-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安景、王忠民(20050500)。透視中共航太發展及對我防衛作戰之影響。空軍學術月刊,582,3-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邱坤玄(200511)。美國對中國崛起的認知與美「中」互動。展望與探索,3(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沈明室、吳建德。中共21世紀軍事戰略與亞太區域安全。2001年亞太區域安全與兩岸軍力發展公共論壇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麗香(2006)。解放軍的政治影響力--解放軍參與外交政策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翁明賢(2001)。突圍:國家安全的新視野。臺北:時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大光(200111)。太空戰。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鳳震、田安平(200402)。空天戰場與中國空軍。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牛力、邱桂金(200401)。國防與軍隊建設的科學指南: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軍事思想研究。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空軍戰略論編審委員會、魏斌(19720402)。空軍戰略論。台北:空軍總司令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Douhet, Giulio、曹毅風、華人杰(1986)。制空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空軍作戰要綱編審小組(1999)。空軍作戰要綱。台北:空軍總司令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閔增富(2006)。空軍軍事思想概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葛東升(2006)。國家安全戰略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文孝(1993)。中共空軍史。臺北:中國之翼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董文先(2005)。現代空軍論(續編)。北京市:藍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編審室(1989)。中國大百科全書第2冊(軍事類)。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文榮(2004)。中國軍隊第三次現代化論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Beaufre, Andre、鈕先鍾(1996)。戰略緖論。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糜振玉(2004)。戰爭與戰略理論探研。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鄧小平(1993)。鄧小平關於新時期軍隊建設論述選編。北京:八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賈俊明(2002)。太空作戰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靳希民(2003)。外國軍事名。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閔增富、胡建明、張加禮(2005)。解讀「制空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傅慰孤(2006)。高維戰略--看台澎防衛作戰新思維。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彭繼超(2005)。國家戰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紀實。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華強、奚紀榮、孟慶龍(2006)。中國空軍百年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章儉、管有勛(2004)。15場空中戰爭:20世紀中葉以來典型空中作戰評介。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效良(1993)。中國軍事百科全書戰爭戰略分冊。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明貴(2005)。TOPIOO國際關係用語熱門榜。台北:書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國防大學科研部(2004)。軍事變革中的新概念:解讀200條新軍事術語。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林虎(2001)。保衛祖國領空的戰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林宗達(2002)。赤龍之爪:中共軍事革新之陸海空三軍暨二砲部隊。台北:黎明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李恩波、李學峰(2005)。世界空戰發展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李樹山(1998)。世界空軍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孟樵(2001)。探索中共21世紀的軍力:邁向打贏高技術戰爭之路。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200412)。2004年中國的國防。北京: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中國國務院(2006)。2006年中國的國防。北京: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平松茂雄、楊鴻儒(1999)。中國的軍事力。臺北:凱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Elleman, Bruce、李厚壯(2002)。近代中國的軍事與戰爭。台北:時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Lane, C. Dennison、Weisenbloom, Mark、Liu, Dimon、尹元隆(1998)。中共軍事現代化。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薛國安、王海(200401)。世界新軍事變革熱點問題解答。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張明睿(2003)。解放軍戰略決策的辯證。臺北:黎明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江澤民(2003)。論國防和軍隊建設。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翁明賢(2003)。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新北市:創世文化事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林宗達(20020501)。中共軍事革新之信息戰與太空戰。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王緝思(2001)。冷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世界地位。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林中斌(2005)。以智取勝:國防兩岸事務。臺北:全球防衛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錢其琛(200401)。外交十記。香港: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Burles, Mark、Shulsky, Abram N.、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中共動武方式。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鈕先鍾(2003)。中國戰略思想新論。台北:麥田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國防大學軍事學院(2004)。國軍軍語辭典。台北:國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鈕先鍾(1998)。戰略研究入門。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蔡明彥(2005)。中共軍力現代化的發展與挑戰--從武獲政策分析。臺北市:鼎茂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黃碩風(2006)。大國較量:世界主要國家綜合國力國際比較。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閻學通、孫學峰(2005)。中國崛起及其戰略。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Nye, Joseph S. Jr.、蔡東傑(2002)。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臺北:左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倪世雄(2003)。當代國際關係理論。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鈕先鍾(1988)。戰略研究與戰略思想。軍事譯粹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張萬年(1999)。當代世界軍事與中國國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鄭申俠、劉源(2006)。國防和軍隊建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學習提要。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鄧小平、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委員會(1993)。鄧小平文選。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黃兆平(20070120)。中共獵殺衛星 台海試射以來最挑釁行為,台北:中央通訊社。,http://news.yam.com/cna/china/200701/20070120859703.html, 2007/05/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國柱,賈永,曹祝(20030820)。人民軍隊建設和發展的科學指南--沿著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指引的道路闊步前進,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464/9959/914255.html, 2007/0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錦濤。胡錦濤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座談會的講話,http://news.eastdayxom/epublish/big5/paper148/20031227/class014800003/hwz1064266.htm, 2007/0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溫家寶。把目光投向中國,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1061/ 2241298.html, 2007/01/28。  new window
5.(20020912)。推進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強大思想武器,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464/7220/697320.html, 2007/0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特」在哪兒?,http://www.people.com.cn/GB/news/1023/2778393.html, 2007/0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思想,http://maobo.7x.com.cn/gushi/junshi/renminzhanzheng.html, 2007/01/28。  new window
8.鄭必堅(2003)。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亞洲的未來--在2003年博鼈亞洲論壇的講演,http://www.crf.org.cn/peacefulrise/zhengbijian.htm 2007/0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