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青少年排球舉球員科學選材探討
書刊名:淡江體育
作者:黃明義梁伊傑黃宏裕倪雅華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7
卷期:10
頁次:頁195-203
主題關鍵詞:排球舉球員選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5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馬金鳳(2001)。論排球優秀二傳手的選材。湖北體育科技,20(20),50-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Reiil, T.(1981)。Consideration in endurance training。Sports fitness and sports injury,16,79-90。  new window
3.Viitasalo, J. T.、Ahila, M.、Montonen, H.、Rahkila, P.、Rajala, O.、Rusko, H.、Rusko, H.(1987)。Endurance requirement in volleyball。Canadian Journal of Applies Sports Science,12,194-201。  new window
4.胡文雄(1991)。如何訓練舉球員。大專體育,1(4),36-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竹茂(1994)。現代競技排球發展趨勢與展望。大專排球研究論集,1,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圖南(2002)。排球運動員選材初探。大專排球研究論集,8,183-1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蔡蜜西(19970200)。運動員科學選材的方法。臺灣體育,89,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許樹淵(19931200)。1992年奧運會排球賽技術效率分析。中華體育季刊,7(3)=27,80-8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程嘉彥(2002)。建立運動選手選才制度:以建立青少年體能商(Physical Fitness Quotient)常模為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鄭子敬(2005)。啟蒙時期之排球運動員選材分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中國體育院校教材(1998)。排球。北京市: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然(2000)。怎樣成為優秀二傳手。南京:河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俞繼英(2000)。奧林匹克--排球。北京市: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樹淵(1997)。運動科學導論。臺北市:偉彬體育研究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曾凡輝、王路德、邢文華(1992)。運動員科學選材。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