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臺灣詩刊學之文本閱讀方法論--以《創世紀》、《笠》與七○代新興詩刊為例
書刊名:臺灣詩學學刊
作者:解昆樺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6
卷期:8
頁次:頁43-85
主題關鍵詞:詩刊學編輯美學傳播史現代主義現實主義文本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47
期刊論文
1.紀弦(196608)。給趙天儀先生的一封公開信。笠,14,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亨泰(19640600)。古剎的竹掃。笠,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上秦(1973)。探索與回顧─寫在龍族評論專號前面。龍族,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梅芳(2005)。華麗文本的躁鬱及其狂歡─評夏宇主導的《現在詩2》。笠詩刊,250,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丁威仁(2001)。耽溺於時間的臨界─新世紀的新文學願景。笠詩刊,22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64)。本社啟示。笠詩刊,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弦(1976)。現代詩論對傳統純粹觀念之應用及其轉變:以葉維廉、洛夫詩論為主的考察。長廊詩刊,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弦(197412)。論詩之純粹性--兼論葉維廉詩論及其作品。大地詩刊,11,52-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古添洪(1973)。試論葉維廉賦格集。大地詩刊,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陽光小集編輯委員會(1982)。在陽光下挺進--詩壇需要「不純」的詩雜誌。陽光小集,10,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桓夫(1975)。詩的編排。《笠》詩刊,70,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99)。精編細校,綻放詩的美感。創世紀,1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蕭蕭(1996)。五○年代新詩論戰述評。臺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臺北:文訊雜誌社。107-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解昆樺(2005)。七○年代臺中《後浪詩刊》與《詩人季刊》初探。臺中。3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劉小楓(1996)。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現代性與現代中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洛夫(1975)。洛夫自選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Williams, Raymond(2003)。關鍵字。關鍵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解昆樺(2006)。現代主義風潮下的伏流:六○年代臺灣詩壇對中國古典傳統的重估與表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