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新民報》「曙光」專欄之文學現象考察(1930-1932)
書刊名:臺灣詩學學刊
作者:謝欣岑
出版日期:2008
卷期:12
頁次:頁205-242
主題關鍵詞:臺灣新民報曙光新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
  • 點閱點閱:66
期刊論文
1.鄭慧如(20000900)。隱藏與揭露--論臺灣新詩在文化認同中的世代屬性。臺灣詩學季刊,32,7-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羊子喬(20001000)。戰前的臺灣新詩。國文天地,16(5)=185,16-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台灣新民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阮美慧(2000)。〈跨越語言一代詩人的形成及其時代的氛圍〉。《笠》,215 期,頁129-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千武主持座談(1988)。〈論臺灣新詩的獨特性與未來開展〉。《笠》,148 期,頁122-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政彥(1990)。〈日據時期新詩中臺灣人民形象初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6 期,頁62-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葉笛(1995)。〈臺灣新詩的萌芽和發展——日據時代二○年代詩壇的鳥瞰〉。《臺南市立文化中心季刊》,10,頁73-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乃慈(2001)。〈論日據時期「風車」詩社的「政治潛意識」〉。《笠詩刊》,221 期,頁132-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向陽(2003)。〈文學雜誌與臺灣新文學發展——以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雜誌為觀察場域〉。《文訊》,第213 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文訊雜誌社、封德屏(1996)。臺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臺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臺北:文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沛淇(2003)。日治時期新詩之現代性符號探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健珍(2005)。《日據時期臺灣新詩中的反抗與耽美意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古繼堂(199701)。臺灣新詩發展史。臺北:文史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羊子喬、陳千武(1982)。望鄉。台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千武、羊子喬(1982)。亂都之戀。臺北:遠景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羊子喬、陳千武(1982)。森林的彼方。台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羊子喬、陳千武(1982)。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十)廣闊的海。台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賴和紀念館(1994)。賴和研究資料彙編。彰化縣: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千武(1997)。台灣新詩論集。高雄市: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施懿琳(1996)。楊守愚作品選集:詩歌之部。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