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比德說」在陶淵明〈飲酒〉組詩的審美深化
書刊名:國文學報. 高師大
作者:蘇珊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u, Shan-yu
出版日期:2008
卷期:8
頁次:頁39-69
主題關鍵詞:飲酒詩比德說陶淵明Drinks wine the group poemMoral analogy theoryTao yuan-m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47
期刊論文
1.周均平(200309)。“比德”“比情”“暢神”---論漢代自然審美觀的發展和突破。文藝研究,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志清(1995)。心物冥--中的莊、禪精神--陶潜王維比較論。東北師大學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淑貞(19990800)。陶淵明「飲酒」詩試探。中國文化月刊,233,112-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包根弟(19860600)。論陶淵明的道家思想與佛家思想。輔仁國文學報,2,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沈約(1980)。宋書。臺北:鼎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嘉瑩(2000)。陶淵明飮酒詩講錄。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勇(1976)。陶淵明集校箋(附年譜囊訂)。臺北: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古直(1980)。陶靖節詩箋(附年譜)。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陶澍(1980)。集注陶靖節集(附年譜考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玫儀、鄭騫(1982)。南山佳氣--陶淵明詩文選集。臺北:幼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唐滿先(1985)。陶淵明集淺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孫鈞錫(1986)。陶淵明集校注。河南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羅宗强(1991)。玄學與魏晋士人心態。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阮廷瑜(1996)。陶淵明詩論暨有關資料分輯。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童超(2001)。豪華落盡見真淳--陶淵明。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丁福保(1960)。陶淵明詩箋。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方祖桑(1988)。陶潛詩箋注校正論評。臺北:臺灣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陶潛、李公煥(1991)。箋註陶淵明集。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怡良(199303)。陶淵明之人品與詩品。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澤厚(1981)。美的歷程。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興華(1993)。中國美學論稿。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新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朱光潛(1993)。詩論。臺北:正中: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國維、徐調孚(19820900)。人間詞話。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陶淵明、王叔岷(1975)。陶淵明詩箋證稿。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房玄齡、楊家駱(1980)。晉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袁行霈(1997)。陶淵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鄧安生(1995)。陶淵明新探。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錢鍾書(1988)。談藝錄。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宗白華(1981)。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鍾優民(1991)。陶學史話。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童慶炳(1994)。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葉朗(1996)。中國美學史。臺北:文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