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結束後的開始 : NCC成立歷程與釋憲後的修法議題
書刊名:廣播與電視
作者:陳彥龍熊杰
作者(外文):Chen, Yann-longHsiung, James C.
出版日期:2008
卷期:28
頁次:頁29-69
主題關鍵詞:大法官解釋第六一三號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組織法獨立機關J.Y. Interpretation No.613Nation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Nation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organic actIndependent agenc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4)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5
  • 點閱點閱:65
期刊論文
1.劉靜怡(20061000)。釋字第六一三號解釋後的獨立機關:NCC傳奇簡評。月旦法學,137,25-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汪平雲(20061000)。照妖鏡與魔戒傳奇--釋字第六一三號解釋的深度解讀。月旦法學,137,75-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廖元豪(20061000)。釋字六一三後,獨立機關還剩多少空間。臺灣本土法學雜誌,87,87-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蘇永欽(20060900)。沒有方法的解釋只是一個政治決定--簡評司法院第六一三號解釋。月旦法學,136,6-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魏玓(20061200)。公共廣電的管制問題:並試論我國公共廣電集團與NCC之 (可能) 關係。中華傳播學刊,10,3-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石世豪(20060900)。趕不上歷史腳步的憲法釋義--簡評大法官釋字第六一三號解釋。月旦法學,136,21-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孔中(20060900)。怪哉!以鞏固行政權為職志的六一三號解釋。月旦法學,136,28-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翁秀琪(2006)。公共廣電制度的活水源頭:經費設計。傳媒透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何吉森(2004)。因應數位科技匯流之我國廣播電視政策--廣播電視法合併修正案評析。傳播管理學刊,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新民(2006)。試論NCC組織法的違憲性問題。台灣本土法學,82,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魏玓(2006)。監理之外:初探NCC在媒體產業輔導與媒體文化發展的角色。廣播與電視,26,29-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蘇永欽(2007)。NCC元年對台灣的深刻意義--不只是結束的開始,同時也是嶄新未來的奠基。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劉幼琍(1994)。傳播科技衝擊下的傳播法規與傳播管理機構。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柏立(2004)。因應技術匯流發展,相關法規之修訂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金益(2003)。我國傳播、通信及資訊機關組織與作用法統合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煌雄、黃勤鎮(2005)。我國影音媒體政策及其執行績效總體檢。臺北市:監察院。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熊杰(1995)。電子媒介基本法專題研究計劃報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理律法律事務所(2001)。電信、資訊及傳播跨業整合監管機構組織之研究。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中華民國廣電協會(2004)。台灣廣播產業危機與轉機。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行政院(2006)。獨立機關與行政院關係運作說明(20060505修正),http://reform.rdec.gov.tw/public/Data/655175102.doc。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行政院(2005)。獨立機關建制原則,http://reform.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56101065571.doc。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公視基金會(2005)。共廣電與文化創意、數位電視發展兩年計畫,http://www.pts.org.tw/~web02/newmedia/。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石世豪(2006)。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第二十一次委員會議第一案決議 一部不同意見書及協同意見書,http://www.ncc.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世昌(2006)。有線電視亂象頻仍新聞局長:全是 NCC無能,http://www.ttnn.com/cna/news.cfm/060706/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行政院研考會(2004)。行政院組織新架構,http://reform.rdec.gov.tw/ct.asp?xItem=589&CtNode=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行政院(2006)。獨立機關與行政院關係運作說明(20060803再修正草案,http://reform.rdec.gov.tw/public/Data/6118105671.doc。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志宏(2006)。釋字第六一三號解釋與獨立機關的未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政府改造委員會(2002)。獨立機關的建制理念與原則,http://www.president.gov.tw/2_special/innovation/t6-5-1.html, 201008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行政院(2006)。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組織法釋憲聲請書,http://www.ey.。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徐毓莉(2006)。無線電頻率執掌 NCC:交部應尊重權限劃分,http://www.epochtimes.com/b5/6/9/14/n1454234.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韓青秀(2006)。電信學者全辭,「NCC成跛腳組織」。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6)。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第130次委員會議紀錄,http://www.ncc.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6)。「第一次通訊傳播匯流管制法令之加速整備」法案修法清單及各包裹法規總說明、條文對照表,http://www.ncc.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馮昭(2006)。NCC:通訊傳播互跨經營採網台分離政策,http://www.cna.com.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依秀(2006)。NCC分階段研擬數位匯流法案,http://blog.yam.com/nccwatch/article/71696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7)。NCC要求中廣繳回寶島網、音樂網頻率,並符合媒體反壟斷等條件,方許可其股權轉讓及負責人變更案,http://www.ncc.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7)。95年通訊傳播績效報告,http://www.ncc.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7)。解釋憲法申請書,http://www.ncc.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6)。NCC對於司法院第六一三號解釋的聲明,http://www.ncc.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行政院新聞局(2006)。回應經濟日報有關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稱行政院新聞局爭奪有線電視基金主導權之報導,http://info.gio.gov.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行政院新聞局(1997)。廣播電視白皮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6)。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全體委員決定關鍵時刻忍辱負重(含附件),http://www.ncc.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6)。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第83次委員會議紀錄,http://www.ncc.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祖舜(2005)。廣電基金新聞局:依法續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余麗姿(2006)。有線電視基金NCC新聞局爭主導,http://udn.com/NEWS/main.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林庭瑤(2005)。聲聲理性投票還是政治角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6)。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第107次委員會議紀錄,http://www.ncc.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6)。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第12次委員會議紀錄,http://www.ncc.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電信總局(2005)。通訊傳播委員會之籌設緣由,http://www.dgt.gov.tw/chinese/ncc/cause/ncc-cause.s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電信總局(2003)。中華民國無線電頻率分配表,http://www.dgt.gov.tw/chinese/Frequency-management/7.1/preface.s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楊嘉慧(2005)。新聞局:正聲漢聲復興電臺無黨政軍退出問題,http://www.cna.com.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行政院新聞局(2006)。未來「文化觀光部」之下建議成立次級機關「國家影視局」之理由論述,http://info.gio.gov.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行政院新聞局(2006)。行政院新聞局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依「輔導」與「監理」分立原則,各本權責釐清業務,http://info.gio.gov.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行政院新聞局(2006)。鄭文燦:新聞局與通傳會應該各自分別在輔導及監理的立場,努力負責地共同維護有線電視的良好發展,http://info.gio.gov.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6)。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第98次委員會議紀錄,http://www.ncc.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石世豪(2006)。只因NCC不聽話,http://www.ttnn.com/cna/news.cfm/060710/176。  new window
38.Goff, David H.(2003)。Regulatory change in the convergence era: the economic significance of the UK Communications Act 2003,http://www.cmrcccrm.ca/english/cem-ulaval/goff.pdf。  new window
39.Hooper, R.(2004)。Report from the Chairman of the Content Board, Ofcom Annual Report 2003-04,http://www.ofcom.org.uk/about/accoun/reports_plans/annrep20034/chaircb/#content。  new window
40.Ofcom(2004)。Ofcom’s regulatory relationship with the BBC,http://www.ofcom.org.uk/about/accoun/bbc/#conten。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幼琍(2004)。電信、媒體與網路的整合與匯流。電訊傳播。臺北:雙葉書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