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匯流時代我國公共廣電體系之研究
作者:陳彥龍
作者(外文):Yann-Long Chen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研究所(含博士班)
指導教授:熊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公共廣電服務台灣公共廣電集團數位匯流公共電視法公共傳媒服務Public Television Actdigital convergenceTaiwan Broadcasting System(TBS)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PSB)Public Service Media/Communi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82
我國廣電制度的發展,是先有商業電視,後有公共電視。台灣公共電視(簡稱公視)之倡議始於1980年,歷經18年立法與建台歷程,1998年7月1日公視正式開播之時,台灣已擁有上百個商業電視頻道。2000年台灣政黨輪替,民進黨政府推動黨政軍三退條款,以及華視公共化政策,2006年7月公視結合華視,合組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簡稱公廣集團)。2007年起,公廣集團再加上客家台、原民台、宏觀台,成為年運作經費超過20億的公共廣電服務體系。
公視擴大公共服務規模,《公共電視法》(簡稱公視法)卻未同步修正,公廣集團各台因法制定位不明,公共經費不足,加上整併帶來的組織文化衝突,問題橫生。2008年政黨再次輪替,國民黨全面執政,連番風暴再讓公視深陷政治干預陰影,公視的獨立自主與公眾問責機制,也成為公視法增修的重要議題。
另一方面,我國公共廣電制度,亦面臨數位時代的轉型。從創新服務角度來看,數位匯流使得傳統公共廣電服務,得以跨足電信產業,打破類比時代體系階層與地理時空限制,形成所謂「公共傳媒服務」的新型態。本文目的,即是透過「公共廣電服務」理論原型之探討,以及世界進步國家公視制度的比較分析,來評估我國公共電視體制定位,及其數位時代的整體發展形貌。
公共廣電服務能有效運作,必須依賴穩定的經費設計,且不受商業或政治影響。我國公廣集團除華視外,各台經費主要來自政府經費支應,在國家財政困難或國會衝突時,經費容易遭到凍結或刪除。為了降低政治干預,增加公視獨立自主性,本文建議應改善公廣基金會的收入結構,減少政府經費所佔經費比例,增加非政府的自願性捐助。政府機構更應認知公視屬於全體國民,以「臂距之遙」原則,作為公視組織法制設計之理念。
政府機構所制定的廣電政策、媒體制度與法律規範,對於公共電視發展,有決定性影響。本研究倡議,新聞局裁撤後,行政院文化部與通傳會應共同攜手,成為輔弼我國公視發展的關鍵行動者。相關作為包括文化內容扶植、影視特種基金設置、廣電法中的文化創意保護規定等,都是文化與傳播政策制定過程中,不可忽略的設計。
本文主張,匯流時代的公共廣電體系法制工作,必須分階段循序進行。近程應先釐清公廣集團各台定位,將華視、客家台、宏觀台納入《公共電視法》之中,並朝向單一董事會治理規劃。中、遠程而言,擬自主營運的原民台、中央社、央廣、以及其他公營電台,則可依據數位公視平台的角色分工,相互結盟,形成夥伴關係,共同提供有別於商業體系之傳媒服務,以發揮公共傳媒之綜效。
The development of broadcasting system in Taiwan was first initiated by the commercial television and later followed by the public television. The 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PTS) was first proposed in 1980. After eighteen years of legislation and formation, on July 1, 1998, the PTS foundation officially launched its broadcasting services and since then, there are over hundreds of commercial television channels available in Taiwan. Due to the rotation of ruling parties in Taiwan occurring in 2000, the ruling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 government then enforced an amendment to the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Law relating to the exclusion of political influence from the broadcast media. Later, with the publicizing policy for the Chinese Television System (CTS), on July 1, 2006, the Taiwan Broadcasting System (TBS) was formed, composed of PTS and CTS. Since 2007, with the joining of the Hakka Television, Taiwan Indigenous Television and Taiwan Macroview Television, the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PSB) came to existence, with an annual operation funding of over 2 billion NTD.
Despite the expansion in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s, the Public Television Act remained intact without any revision. Not surprisingly, the television stations under PSB confronted problems due to ambiguity in their legal positioning, shortage of public funding, as well as organizational cultural conflicts arisen from the consolidation. In 2008, a second ruling party rotation took place and the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KMT) came into power. This continuous disturbance further made PTS entrapped into the gloom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consequently, PTS’s independent operation without interference and public accountability system have become the major issues for PTA amendment.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advent of the digital era, the Taiwanese public broadcasting system has confronted many reforms. From an innovative service perspective, digital convergence overcome status, geographical and time limitations that existed in the analog system. This advancement permitted the traditional PSB services to set foot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and a new Public Service Media/Communication was formed. By employing the PSB theoretical model and conducting comparative analyses for existing public broadcasting systems in advanced nations, this research intends to evaluate our nation’s public television’s institutional position and its overall development outlook in the digital era.
The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PSB must rely on stable funding support and be freed from commercial and political intervention. TBS, with the exception of CTS, all depended on government budget to support their operation. In times of nation’s financial difficulty or congressional conflict, such funding became vulnerable for budget freeze or cut. In order to reduc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enhance independency, this study suggests PSB Foundation ought to modify its existing income structure, i.e. to reduce its proportion of government support while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voluntary contributions. Yet, Government agencies must also acknowledge that PTS belongs to the entire body of citizens and should draw on the arm’s-length principle as the basis for designing the public television constitution.
The broadcasting policies, institu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stipulated by our government agencies have a vital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PTS. This research proposes that after the abrogation of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GIO), the Department of Culture Affairs, Executive Yuan and the Nation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NCC) should work together hand in hand to assist and act as the key initia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s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s. The relevant actions could include efforts towards nurturing cultural related substances, instituting a film and television special fund, making amendment to the Broadcasting Act on regulations related to cultural creativity protection, etc. for these designs and considerations are essential for the formulation of cultural and communications policy.
This research advocates that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system must proceed gradually in stages. In the short range, the positioning of each television stations under the PBS must be determined and clarified. Additionally, the Chinese Television System, Hakka Television, and Taiwan Macroview Television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 the Public Television Act and aim for a common board of directors’ governance system. With respect to the intermediate and long run, the Taiwan Indigenous Television, Central News Agency, 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 and other government-own radio stations could form alliances with each other based on their unique roles in the digital public broadcasting platform. This alliance can collectively provide non-commercial broadcasting service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can bring forth greatest synergy effort for public media.。
BBC中文網(2011年4月 13日)。〈BBC國際部的經費「不應當被裁減」〉。上網日期:2011年4月15日,取自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uk/2011/04/110413_world-service.shtml
公共電視策略研發部(2007)。《追求共好—新世紀全球公共廣電服務》,台北:麗文文化。
公視基金會(2010年6月3日)。〈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向公民社會承諾之回應〉。上網日期:2010年6月4日,取自http://web.pts.org.tw/php/newsletter/view.php?MODE=&NAENO=1&NEENO=2147
公視基金會(2010)。《公視2010年度報告》。上網日期:2011年6月15日。取自http://info.pts.org.tw/open/operate.html
公視基金會(2009)。《公視2009年度報告》。上網日期:2010年11月20日。取自http://info.pts.org.tw/open/operate.html
公視基金會(2001年12月19日)。〈公視對宏觀頻道的說明〉。上網日期:2010年7月26日。取自http://web.pts.org.tw/php/newsletter/view.php?NAENO=1&NEENO=1553
公視基金會(2009年1月23日)。〈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向公民社會承諾之回應〉。上網日期:2009年1月25日,取自http://web.pts.org.tw/php/newsletter/view.php?MODE=&NAENO=1&NEENO=1852&LISTALL=1&SEARCH=&REVIEW=&MONTH
公視基金會(2008),《2008公視基金會年度報告》。上網日期:2009年11月5日。取自http://web.pts.org.tw/php/html_pub/pub_infor/a_bus/data/pts_year_rep/2008report-ok.pdf
公視基金會(2008年12月10日)。〈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聲明〉。上網日期:2008年12月11日,取自http://www.pts.org.tw/php/newsletter/view.php?NAENO=1&NEENO=1807
公視基金會(2008年12月9日)。〈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聲明〉,上網日期:2008年12月10日。取自http://web.pts.org.tw/php/newsletter/view.php?NAENO=1&NEENO=1807
公視基金會(2007年10月)。〈2007年上半年公廣集團公共價值評量結果〉。上網日期:2009年2月10日。取自http://info.pts.org.tw/open/data/2007value.pdf
公視基金會(2006年7月3日)。〈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正式成立,孫翠鳳、張玉嬿、王曉書等人共同響應「新電視運動」〉。上網日期:2007年2月28日,取自http://www.pts.org.tw/
公視基金會(2005),〈公共廣電與文化創意、數位電視發展兩年計畫〉。上網日期:2005年11月15日。取自http://www.pts.org.tw/~web02/newmedia/
公視基金會(2001年2月26日)。《公共電視三年績效評估暨未來展望專案報告》。台北:公視基金會。
公視基金會(2001)。《公視2001年度報告》。上網日期:2010年5月22日。取自http://info.pts.org.tw/open/operate.html
文建會(2009年10月)。《創意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行動計畫》,取自http://www.ey.gov.tw/public/Data/912816311971.pdf
文建會(2004)。《文化白皮書》。取自http://web.cca.gov.tw/intro/2004white_book/
文建會(2003)。《文化創意產業手冊》。台北:文建會。
中央社(2009年12月16日)。〈周守訓:公視製播宏觀電視節目應與僑委會加強溝通〉。取自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46331
中國時報(2008年12月14日)。〈社論:在朝當思在野時〉。上網日期:2008年12月15日。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2006)。《文化及觀光部基本論述之研究》,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2002年11月27日)。〈數位電視廣播北區多頻道播映系統計劃-92年1~12月〉,取自web.pts.org.tw/~web01/dhtv/Documents/92_north.doc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2001年10月18日)。〈「數位電視聯合辦公室」工作計劃書〉,取自http://www.attnt.org.tw/upload/901018.doc
王元廷(2005)。〈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會裁撤或轉型之研析-廣播電視法第十四條之一、公共電視法之修正及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條例之廢止〉。立法院法制研究報告。
王菲菲(2007)。〈序--追求美好的力量〉,《追求共好—新世紀全球公共廣電服務》,台北:麗文文化。
王靖婷(2005)。《紐西蘭電視政策的轉型:1989-2005》。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躍生(2000)。《新制度主義》,台北:揚智文化
方念萱(2008年7月4日)。〈公廣價值與收視率的拉扯〉,2008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專題座談:「公廣集團評鑑得靠收視率?」。
以撒克‧阿復(2009)。〈原住民族電視台vs.公廣價值?!原視法與原住民族獨立自主電視台之建構〉,「2009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2009年11月12-13日。
石世豪、蔡志宏、莊春發、程宗明(2001)。《數位化時代無線電視之定位與發展》,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
石世豪(2004)。〈傳播法規與政策〉。翁秀琪主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下冊)》,巨流。頁567-592。
石世豪(2000)。《我國廣播電視體制法治化之研究》。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石世豪(1997)。〈我國公共媒體法制化初探—試以功能性觀點解析公共電視法條文〉。《台大法學論叢》,27(1):87-132。new window
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
丘昌泰(1995)。《公共政策—當代政策科學理論之研究》。台北:巨流。
江宜樺(2000)。〈自由主義哲學傳統之回顧〉。謝復生、盛杏湲(編),《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頁75-96。
江青燕(2010年2月)。〈第2梯次數位無線電視執照開放規劃〉。《NCC NEWS月刊》。3(10):21~22。
江春男(2008年12月11日)。〈司馬觀點:國民黨吃定公視〉。《蘋果日報》。上網日期:2008年12月15日。取自http://tw.nextmedia.com/
江祥綾(2007年6月29日)。〈解決華視虧損,公廣爭取6億元〉,《聯合報》。上網日期:2007年6月30日,取自http://udn.com/NEWS/main.html
江聰明(2002年10月16日)。〈兩台總經理,都支持民營化〉,《聯合報》。上網日期:2002年10月18日,取自http://udn.com/NEWS/main.html
池淑靜(2004年12月20日)。〈92年度數位創意影音人才培訓計畫學員赴韓參訪隨團考察報告〉。上網日期:2008年7月28日,取自http://info.gio.gov.tw/mp.asp?mp=1
交通部電信總局(2002)。《電信自由化政策白皮書》,台北:交通部電信總局。
朱元鴻(2000)。〈文化工業—因繁榮而即將作廢的類概念〉。《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台灣產業研究第三期),台北:遠流,初版,頁11-45。new window
朱婉清(1985)。《電視聯播時代──內容與分析》。台北:幼獅。new window
朱堅章、黃紀、陳忠慶譯(1978)。《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台北:幼獅。(原書Isaak, Alan C. [1969]. 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ology of political inquiry. Homewood, 111.: The Dorsey Press.)
行政院研考會(2010)。〈行政院組織改造推動方向與影響〉,上網日期:2010年5月2日,取自http://www.rdec.gov.tw/mp14.htm
行政院研考會(2010年3月8日)。〈行政院新聞局業務調整情形〉,上網日期:2010年5月2日,取自http://www.rdec.gov.tw/mp14.htm
行政院研考會(2010年2月3日)。〈行政院組織新架構〉,上網日期:2010年3月20日,取自http://www.rdec.gov.tw/mp14.htm
行政院研考會(2009年4月)。〈打造精簡、彈性、有效能的政府—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說明〉,上網日期:2009年5月2日,取自http://www.rdec.gov.tw/public/Data/941510551671.pdf
行政院新聞局(2010年7月8日)。〈吳院長聽取「數位匯流發展方案」報告〉。上網日期:2010年7月15日。取自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67338&ctNode=3852&mp=1
行政院新聞局(2010年1月21日)。〈公視未提供進一步資料,新聞局不排除法律行動〉上網日期:2010年1月23日,取自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58355&ctNode=3670&mp=5
行政院新聞局(2009年10月)。《行政院新聞局電視內容、電影及流行音樂3產業發展旗艦計畫》,取自http://info.gio.gov.tw/public/Data/031713572471.doc
行政院新聞局(2009年5月22日)。〈華視民股收買計畫審議完成,收買價格確定〉。上網日期:2009年5月25日。取自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48314&ctNode=3802&mp=1
行政院新聞局(2008年12月19日)〈針對新聞局經公視董事長同意前往瞭解公視現金運用情形,以協助解決公視現金需求,遭公視「請出」事,新聞局說明如下〉,上網日期:2008年12月20日。取自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44448&ctNode=4630&mp=1
行政院新聞局(2006年11月6日)。〈回應經濟日報有關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稱行政院新聞局爭奪有線電視基金主導權之報導〉。上網日期:2006年11月8日,取自http://info.gio.gov.tw
行政院新聞局(2006年3月22日)。〈未來「文化觀光部」之下建議成立次級機關「國家影視局」之理由論述〉。上網日期:2006年3月24日,取自http://info.gio.gov.tw
行政院新聞局(2005)。〈「傳播改革七法」之精神與內涵〉,未出版。
行政院新聞局(2005年3月)。《中華民國電視年鑑:2003-2004》。台北: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2004年11月11日)。〈推動數位電視導入時程及配套措施〉,上網日期:2004年11月22日。取自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20100&ctNode=1948
行政院新聞局(2004年8月27日)。《無線電視發展方案》。台北: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2004)。〈公共廣播電視發展的目標與策略〉。上網日期:2005年12月15日。取自http://info.gio.gov.tw/mp.asp?mp=5
行政院新聞局(2003)。《2003廣播電視白皮書》。台北: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2001年2月5日)。〈蘇局長期許廣電基金會扮演廣電秩序改革的推手〉,上網日期:2010年9月2日。取自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21881&ctNode=919
行政院新聞局(2000a)。《2000廣播電視白皮書》。台北: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2000b)。《行政院新聞局媒體結構改造方向及政策說明》。上網日期:2001年12月25日。取自http://www.gio.gov.tw/info/newmedia/restructure.htm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8年12月)。《97年度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報告》。上網日期:2009年7月28日,取自http://www.hakka.gov.tw/dl.asp?fileName=922415151571.pdf
谷玲玲、劉幼琍、李秀珠、劉孔中(2010)。《我國公共電視體制之政策定位與治理研究》。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報告。
谷玲玲、劉幼琍、李秀珠、劉孔中(2010年1月20日)。〈修改公共電視法,歹戲別再拖棚〉。上網日期:2010年1月21日。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
自由時報(2010年1月22日)。〈社論:拿開干預公共電視的黑手〉,上網日期:2010年1月23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李天鐸(2007)。《全球競爭時代台灣影視媒體發展的策略與政策規劃》,台北:行政院新聞局委託研究專案。
李坤城、羅融(2001)。〈吳豐山:政治力再介入,我就不幹〉。《新台灣新聞週刊》。上網日期:2010年2月1日,取自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7535
李?炕]2006)。《台灣數位無線電視共同傳輸公司的建構內涵與發展類型:一個新制度論觀點的探究》。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宗(2010年6月2日)。〈公視爭議,江啟臣:鄭同僚失格〉,《中央社》。上網日期:2010年6月2日,取自http://www.cna.com.tw/
李秀珠、陳忠勝(2002)。〈政府政策與台灣有線電視數位化之研究〉,《廣播與電視》,18:22。new window
李秀珠、趙子宏(2001)。《電視數位化後頻道之使用及管理》。新聞局委託專案研究報告。
李祖舜(2008年12月19日)。〈藍委批:公視龍頭是綠打手〉,《聯合報》。上網日期:2008年12月20日。取自http://udn.com/NEWS/main.html
李祖舜(2008年7月28日)。〈預算未解凍,公視快沒錢用〉,《聯合報》。上網日期:2008年7月29日,取自http://udn.com/NEWS/main.html
李彥甫(1999)。〈我國無線頻譜規劃新版出爐〉。《通訊雜誌》。第64期。上網日期:2006年7月12日。取自http://www.cqinc.com.tw/grandsoft/cm/064/asr642.htm
李柏光、林猛譯(1999)。《論民主》,台北:聯經。(原書:Dahl, Robert A. [1998]. On Democrac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李順德(2004年4月29日)。〈台視華視,將走向民營化〉,《聯合報》。上網日期:2003年7月6日,取自http://udn.com/NEWS/main.html
李順德(2003年7月5日)。〈新聞局評估,傾向台視公共化〉,《聯合報》。上網日期:2003年7月6日,取自http://udn.com/NEWS/main.html
李福懿(2010年10月)。〈我國無線電視數位轉換計畫簡介〉。《NCC NEWS月刊》。4(6):1~3。
李瞻(1984)。〈當前我國電視問題〉。《新聞學研究》。34:1-68。new window
李瞻(2009)。〈台灣傳媒與民主變革的交光互影:媒介政治經濟學的悖論〉,《台灣傳媒再解構》,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編。台北:巨流圖書。
宋華琳(2005),〈美國廣播管制中的公共利益標準〉,取自http://culturelaw.ccnt.com.cn/index2.php?col=9&file=1370
宋鎮照(1995)。《發展政治經濟學》,台北:五南圖書。
吳克能(2005)。《多元文化主義下的加拿大廣電政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吳豐山(2010年7月7日)。〈如果公視是良心事業〉,《中國時報》。上網日期:2010年7月8日,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
吳豐山(2009年8月14日)。〈增加公視經費,慎選領導幹才〉,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公視修法論壇。上網日期:2009年8月20日。取自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2/article.php?storyid=315
吳豐山(2004年8月8日)。〈新的台灣經驗〉,《中國時報》,E6版。
何吉森(2004)。〈因應數位科技匯流之我國廣播電視政策─廣播電視法合併修正案評析〉。《科技法律透析》,16(3):21-31。new window
何景榮譯 (2002)。《新制度主義政治學》,台北:韋伯文化。(原書Lane, Jan-Erik, and Ersson, Svante. [2000]. The New Institutional Politics: Performance and Outcomes. London: Routledge.)
林子強(2005)。〈數位傳播全球化策略之探討─以韓國文化產業為例〉,2005現代化、全球化與跨文化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國際跨文化研究協會(IAICS)及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
林子儀(1999)。〈言論自由之理論基礎〉,《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台北:元照出版。頁1-59。new window
林文斌、吳慶烜(2009)。〈文化政策與文化支出:文化產業化經濟論述的反思〉,上網日期:2010年2月21日,取自http://ir.chna.edu.tw/bitstream/310902800/22359/1/98cul_1-1.pdf
林金玉(2011年2月14日)。〈英國威爾斯語電視服務S4C預算爭議落幕〉。上網日期:2011年3月10日。取自http://web.pts.org.tw/~rnd/p2/2011/02/S4C%20Bugget.pdf
林金玉(2011年1月28日)。〈英國族群電視服務BBC ALBA之公共服務評鑑〉。上網日期:2011年3月10日。取自http://rnd.pts.org.tw/p2/2011/01/BBC%20ALBA%20Public%20Value.pdf
林金玉(2009年8月)。〈愛爾蘭語電視台TG4的奮起〉。上網日期:2010年4月5日。取自http://web.pts.org.tw/~rnd/p2/2009/08/TG4.pdf
林金玉(2008年10月17日)。〈來自蘇格蘭高地的原音放送--BBC ALBA〉。上網日期:2010年4月5日。取自http://web.pts.org.tw/~rnd/p2/2008/0810/Scotland11.pdf
林秀燕(2005)。〈淺談政府捐助財團法人之監督〉,《主計月刊》。591:78~86。
林東泰(1997)。《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初版。new window
林佳龍(1989)。〈侍從威權體制下的台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一期,頁117-143。new window
林桓(2003)。〈電信、傳播及資訊媒介匯流下法制發展方向之芻議〉,《電信法制新紀元》,台北:元照,頁195~220。
林修全、黃國樑(2009年10月23日)。〈黃玉振:客家基本法,爭平權非爭特權〉,《聯合晚報》。上網日期:2009年10月25日。取自http://udn.com/NEWS/main.html
林照真(2008年7月4日)。〈收視率調查本質與機制反省〉,2008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專題座談:「公廣集團評鑑得靠收視率?」。
林照真(2006),《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歷程之探析與批判》,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林諭林、高有智、朱梅芳(2007年12月13日)。〈公視華視高層異動,又傳黑手〉,《中國時報》。上網日期:2007年12月14日。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
林鍾沂、柯義龍、陳志瑋譯(2003)。《現代國家的政策過程》,台北:韋伯。(原書:Hill, Michael. [1998]. The policy process in the modern state, 3rd. Prentice Hall.)
林麗雲、王靖婷(2006)。〈迷途而知返?紐西蘭的公共廣電與文化創意產業〉,《中華傳播學刊》,10:155-192。new window
林麗雲(2005)。〈威權主義國家與電視:台灣與南韓之比較〉。《新聞學研究》,85:1-30。new window
林麗雲(2003)。〈坐而言,起而行:「無盟」的實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0:145-169。new window
林麗雲(2001)。〈公共領域與公共媒體-英國政經學者的反思及援引做為台灣媒體改造的借鏡〉,《當代雜誌》。164:頁68-85。
季平(2011年1月27日)。〈BBC國際部大裁員,中文廣播3月底取消〉。上網日期:2011年4月15日。取自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278352
卓沅蓁(2010)。〈以數位無線電視共同傳輸平台政策研究檢視數位轉換策略:新制度論的觀點〉。中華傳播學會2010年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邱家宜(2008年10月3日)。〈海角七號 然後呢?呼籲政府召開「全國影視產業發展會議」〉,上網日期:2008年10月5日。取自http://www.feja.org.tw/
周業謙、周光淦譯(2005)。《社會學辭典》。台北:貓頭鷹。(原書Jary, David & Jary, Julia [1995] The Harper Collins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Hongkong: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Ltd.)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專任教師(1992年10月20日)。〈一封公開信:我們期望公共電視能夠實至名歸〉。上網日期:2008年11月5日。取自http://www.jour.nccu.edu.tw/wp-content/pdf/70pdf/3-01-02.pdf
姚文智(2005年12月28日)。〈媒改受阻誰之過?積極佈局台灣媒體〉,《中國時報》。上網日期:2005年12月29日。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
柯義龍、王光旭,(2009),〈非營利的監督與課責:廣電基金的運作經驗與其意涵〉,《治理的憲政意涵及其理論基礎》,台北:麗文。
紀淑芳(2007)。〈公視、華視「貧賤夫妻百事哀」〉,《財訊》,300:128-130。
施正鋒(2007)。〈原住民族的文化權〉。中國人權協會主辦「2007年原住民族人權保障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台北,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際會議廳。new window
胡元輝(2011)。〈獨立與問責關係的辯證—從「臂距之遙」原則探討公視董事會成員選任機制〉,「2011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新竹。
胡元輝(2011年3月10日)。〈擺盪在進步與反動中的公視法修正案〉,《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1年3月15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胡元輝(2010年7月16日)。本研究訪談逐字稿。
胡元輝(2007b)。《媒體與改造—重建台灣的關鍵工程》。台北:商周出版。
胡元輝(2007a)。〈追求美好的力量〉。《追求共好—新世紀全球公共廣電服務》,公共電視策略研發部。台北:麗文文化,頁8-10。
胡育祥、陳逸淳譯(2006)。《大眾媒體的實在》。台北:左岸。(原書Luhmann, N. [2004]. Die realit?鱸 der massenmedien.)
姜新立(1999)。《分析馬克思:馬克思主義理論典範的反思》。台北:五南,二版。new window
客家電視員工(2008年12月19日)。〈客家電視台要公共化連署聲明〉。上網日期:2009年4月1日。取自http://savetbs.wikidot.com/hakkatv
俞可平(2003),〈全球治理引論〉。李惠斌、薛曉源(編),《全球化與公民社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頁65-88。
段卉(2008)。〈試析國營、公營和私營廣播電視體制對廣播電視節目生產和播出內容的影響〉。上網日期:2009年3月25日。取自http://bbs.sunstu.com/redirect.php?tid=27268&goto=lastpost
洪平峰(1999)。〈二十一世紀電視事業發展政策之研究—系統理論觀點的台灣實例研究〉。《二十一世紀兩岸廣播電視發展趨勢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世新大學。頁27-35。
洪清一(2011年4月13日)。〈原民台應回歸原文會〉,《中國時報》。上網日期:2011年4月15日。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
洪鎌德(2004)。《當代主義》。台北:揚智文化。new window
洪瓊娟(2009)。〈廣電開放政策的回顧與前瞻〉,《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巨流。頁23-42。new window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2006)。《香港公共廣播服務研究報告》,上網日期:2008年7月1日,取自http://www.legco.gov.hk/yr05-06/chinese/panels/itb/papers/itb-rpt061009-c.pdf
秦琍琍、黃瓊儀、陳彥龍、張蕙蘭(2009)。〈組織認定、企業論述、與組織文化的變革─從語藝的觀點檢視公廣集團的整併過程〉。中華傳播學會2009年會,新竹玄奘大學。new window
秦琍琍(2008)。〈數位時代下的台灣公共媒體─從社會企業的角度檢視公廣集團的困境與挑戰〉,「2008年數位語境的兩岸三地新聞文化探討」研討會,香港。
高希均、林祖嘉、李誠、周行一(2002)。《經濟學的新世界》。台北:天下文化。
高吟文(2002)。《我國國際衛星傳播政策初探:以宏觀電視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 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宣揚(2002)。《魯曼社會系統理論與現代性》,台北:五南。
孫維三(2010)。〈尼可拉斯‧魯曼的系統傳播概念與應用:旺旺中時集團vs. NCC風波的案例〉,《新聞學 研究》。104:31-65。new window
孫維三(2006)。〈觀察媒體的觀察:尼克拉斯.魯曼的《大眾媒體的實在 》〉,《新聞學研究》,89:181-187。new window
夏鑄九、王志弘譯(2000)。《網絡社會之崛起》,修訂再版,台北:唐山出版社。(原書:Castells, M.[2000].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2nd ed.))
夏鑄九(1997)。〈再理論公共空間〉,《城市與設計學報》,2:63-76。new window
塗瑞華譯(2000)。《傳播媒介與資訊社會》。台北:亞太。〈原書Straubhaar J. & LaRose, R. [1996]. Communications Media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Boston: Wadsworth〉
展江(2004年12月2日)。〈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與傳媒〉。上網日期:2005年10月3日,取自http://www.people.com.cn/BIG5/14677/22100/41466/41467/3028032.html
倪達仁譯(1995),《政治學》,台北:雙葉書廊。(原書:Ranny, Austin. [1982] Gove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NJ : Prentice-Hall. )
徐揮彥(2009)。〈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障及促進文化表現多樣性公約」對文化權及傳播權之影響:以2007年歐體視聽媒體服務指令為中心〉,《新聞學研究》,98:93-137。new window
翁秀琪、陳百齡、陳炳宏、郭力昕、莊國榮、馮建三、程宗明、蘇瓜藤等(2001)。《無線電視公共化可行性評估報告》,新聞局委託研究。new window
翁秀琪(2008)。〈公共媒體如何問責:以台灣的公廣集團為例〉,《新聞學研究》,96:187-211。new window
翁秀琪(1991)。〈我國公共電視立法應有之精神—從比較法觀點論我國公共電視應具備之理念、形式與功能〉,《新聞學研究》,44:23-41。new window
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2010)。〈公視法修正條文納入原住民族電視專屬頻道本會意見〉。(未出版)
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公視原民台準台長非原住民,原民會擔心原住民族主體不易維持〉。上網日期:2006年8月8日。取自http://www.apc.gov.tw/official/news/newsdetail.aspx?no=1019
陶五柳(1994)。《陳水扁震撼》。台北:大村文化。
賀德芬(2001)。〈從使命到策略〉,「新視野-公共電視的發展與未來研討會」,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主辦。上網日期:2005年10月3日,取自http://web.pts.org.tw/~web01/rd_invitation/doc/A/03.doc
華視(2007)。〈華視公共化一年報告〉。上網日期:2008年7月25日,取自http://www.cts.com.tw/about_cts/cts/CTS-TBS.pdf
華視產業工會(2011年3月23日)。〈華視產業工會「公共電視法」修法聲明〉。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公共電視法修正草案公聽會資料。
理律法律事務所(2001)。《電信、資訊及傳播跨業整合監管機構組織之研究》,交通部電信總局委託研究報告。
陳水扁(2000)。《新世紀新出路—陳水扁國家藍圖6:教育文化傳播》,頁119-173。
陳文俊譯(2005)。《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雙葉書廊。(原書:Babbie, Earl. 2004.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0th Edi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
陳心怡(2004)。〈林佳龍:中廣不還財於民,永遠都會有連宋的敗選〉。《新新聞》,上網日期:2005年,2月28日,取自http://www.new7.com.tw/journal/904/904-052.html
陳立峰(2007)。《公廣集團新聞平台整併成效分析》。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申青(2010年4月28日)。本研究訪談逐字稿。
陳世敏(2009年12月10日)。〈公共廣播電視法修法的意見〉,上網日期:2009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twmedia.org/modules/news/
陳世敏(2003)。〈天命與慧命〉,《中華傳播學刊》。4:69-75。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new window
陳志平(2006年12月23日)。〈小野批公視:把華視搞得四不像〉,《聯合報》,A13版。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1)。《最新大眾傳播理論(上冊)》。台北:韋伯。(原書McQuail D. [200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4th ed.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陳坤森(1993)。〈新制度主義與政治制度的構思—代議序〉,《當代民主政治與類型》。台北:桂冠圖書,頁1-67。
陳信聰(2010年1月7日)。〈公視董監事們,請用專業跟公共價值來說服我〉,上網日期:2010年1月10日。取自http://talk.news.pts.org.tw/
陳信聰(2009)。〈公視與立院開戰?!〉,《目擊者》,第68期:28-31。
陳信聰(2007)。〈美國審計局大聲疾呼:政府應提供公視經費〉。《公視研究季刊》,第八期。上網日期:2008年1月18日。取自http://www.pts.org.tw/
陳依秀(2006年12月20日)。〈NCC分階段研擬數位匯流法案〉,《工商時報》。上網日期:2007年6月4日。取自http://blog.yam.com/nccwatch/article/7169649
陳宛茜(2009年6月5日)。〈創意台灣,發揚文化軟實力〉,《聯合報》,A14版。
陳炳宏(2010年7月15日)。本研究訪談逐字稿。
陳炳宏(2009)。〈電視服務產業的流變:政經勢力的消與長〉,《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巨流。頁43-76。new window
陳炳宏(2003年6月23日)。〈客家電視台,黨政軍止步〉。《聯合報》。上網日期:2003年6月25日,取自http://udn.com/NEWS/main.html
陳炳宏、鄭麗琪(2003)。〈台灣電視產業市場結構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新聞學研究》第75期,頁37-71。new window
陳春山(2007年8月16日)。〈小國靠柔性國力崛起〉,《蘋果日報》,上網日期:2009年12月20日,取自http://tw.nextmedia.com/
陳春山(2007年8月2日)。〈化解台灣媒體的層層危機〉,《蘋果日報》,上網日期:2009年12月20日,取自http://tw.nextmedia.com/
陳春山(2006年10月18日)。〈華視的定位與未來〉。上網日期:2006年12月28日,取自http://www.pts.org.tw/~web01/PTS/chief_speech_15.htm
陳彥廷(2011年5月13日)。〈宏觀電視回歸政府?林樂群:不適合採標案運作〉。《新頭殼newtalk》。上網日期:2011年5月14日,取自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14340
陳彥龍、熊杰(2008)。〈結束後的開始:NCC成立歷程與釋憲後的修法議題〉。《廣播與電視》,28:29~69。new window
陳彥龍、劉幼琍(2006)。〈邁向公廣集團:數位時代我國特定族群專屬電視頻之法制研議〉,《中華傳播學刊》,10:109~153。new window
陳彥龍(2001)。《無線電視與台灣的民主化:民間全民電視台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俍任(2010年4月4日)。〈NCC悄悄砍公視1億補助〉,《聯合報》。上網日期:2010年4月5日,取自http://udn.com/NEWS/main.html
陳家剛(2004)。〈前言:全球化時代的新制度主義〉,薛曉源、陳家剛(編),《全球化與新制度主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1-16。
陳師孟、林忠正、朱敬一、張清溪、施俊吉、劉錦添(1991)。《解構黨國資本主義—論台灣官僚事業之民營化》。台北市:澄社,初版。new window
陳盈帆(2009)。《數位多頻道時代下公共廣電的挑戰與轉機─以南韓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安譯(1999)。《全球傳播與國際關係》,台北:揚智文化。(原書:Frederick, H. H. [1993]. Global 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adsworth.)
陳弱水(2003)。〈中國歷史上「公」的觀念及其現代變形----一個類型的與整體的考察〉,《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7:頁87-144。new window
陳菁雯、葉銘元、許文伯譯(1998)。《政治學方法論》,台北:韋伯文化。(原書Marsh, David & Stoker, Gerry. [1995]. 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 London: MacMillan Press)。
陳雪雲(1991)。《我國新聞媒體建構社會現實之研究──以社會運動報導為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清河(2008年9月19日)。〈南部設台,那東部呢?〉,《中國時報》。上網日期:2008年9月21日。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
陳清河(2008年12月)。《公廣集團朝南部發展政策及規劃》。行政院新聞局委託研究。
陳清河(2004)。〈科技、政治與弱勢傳播--以台灣原住民族之廣電媒體近用為例〉,《台灣民主季刊》。1(4):109~138。new window
陳清河、陳彥龍(2010)。《原住民族廣電政策法規建構暨原民電視台獨立設置可行性之研究》。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委託研究。
陳慶立(2009年8月)。(韓國修改「傳媒三法」的意義〉。上網日期:2009年10月25日,取自http://web.pts.org.tw/~rnd/p2/2009/08/Korea%20Law%20Revice.pdf
陳慶立(2009年6月)。〈NHK的國際廣播〉。上網日期:2009年9月20日,取自http://rnd.pts.org.tw/p2/2009/06/NHK%20Overseas%20Broacasting.pdf
陳慶立(2009年3月)。(KBS集團整合運作初探〉。上網日期:2009年5月22日,取自http://web.pts.org.tw/~rnd/p2/2009/03/KBS.pdf
陳慶立(2008年8月27日)。(韓國主要電視台與國際影視節簡介〉。上網日期:2009年5月22日,取自http://web.pts.org.tw/~rnd/p2/2008/0808/k2.pdf
魚夫(2005年9月16日)。〈公共化,也需程序正義〉,《中國時報》。上網日期:2005年9月17日。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
馮建三、翁秀琪、羅世宏、魏玓、程宗明(2008)。《數位匯流後之傳播內容監理政策研析--美英加法韓中比較》,NCC委託研究報告。
馮建三、景崇剛(2000)。《行政院新聞局無線電視台總體政策及結構改造專案小組結案報告》。行政院新聞局委託研究,取自http://www3.nccu.edu.tw/~jsfeng/ptv2000.doc。
馮建三(2010年1月14日)。〈撥開公視爭議迷霧〉,《中國時報》。上網日期:2010年1月15日。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
馮建三(2009)。〈公共傳媒的政治規劃、經濟安排與社會監督〉,《月旦法學》,7月,179期:21-42。
馮建三(2008年12月12日)。〈環境任務大不同,公視法早該修了〉,《聯合報》。上網日期:2010年1月10日。取自http://udn.com/NEWS/main.html
馮建三(2008)。〈文化與經濟:台韓文化產業之比較〉。收於彭慧鶯(編)《蕃薯與泡菜:亞洲雙龍台韓經驗比較》,頁212-39,台北:財團法人亞太文化交流基金會。
馮建三(2006)。〈台灣公共電視的建構與擴大,1990-2006:學院知識分子、社會遊說與政治威權的角色與互動〉。《傳播與社會學刊》,第一期:47-67。new window
馮建三(2005)。〈廣電媒體公共化的深層意涵〉,《中央社世界年鑑(2005)年版》,取自http://www7.www.gov.tw/todaytw/2005/TWtaiwan/ch09/2-9-1-0.html
馮建三(2004年5月1日)。〈讓廣基合併於公視〉,《聯合報》,A15版。
馮建三(2003)。〈傳播政治經濟學在台灣的發展〉,《新聞學研究》,75:103-140。new window
馮建三(2002)。〈人權、傳播權與新聞自由〉,《國家政策季刊》,1(2):117-142。台北:行政院研究考核發展委員會。
馮建三(2000)。《行政院新聞局無線電視台總體政策及結構改造專案小組結案報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馮建三(1998)。《大媒體Ⅱ,媒體社會運動》。台北:遠流。new window
馮建三(1993)。〈公共電視〉。鄭瑞城(編),《解構廣電媒體》。台北市:澄社。頁317-409。new window
馮建三譯(1999)。《資訊社會理論》。台北:遠流出版社。(原書Webster, Frank. [1995] 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Routledge.)。
馮建三譯(1992)。《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台北:遠流。(原書Williams, R. [1975]. 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馮廣超、馮應謙(2005)。〈世界公共電視的生存及其爭議〉,《中國傳媒報告》。4(1):63-73。
馮賢賢(2010年9月24日)。〈墜落懸崖的公視〉。《蘋果日報》。上網日期:2010年9月26日。取自http://tw.nextmedia.com/
馮賢賢(2008年2月15日)。〈公視的公共價值〉,《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08年2月1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葉文正(2005年9月21日)。〈華視工會,抗議公共化粗糙〉,《自由時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葉啟政(2003)。〈傳播媒體科技庇蔭下的天命〉,《中華傳播學刊》。4:3-67。new window
葉憶如(2003年5月10日)。〈電視台年代虧大了,去年稅後賠逾9億,中視虧7億,老三台光環盡失〉。《聯合晚報》。上網日期:2003年5月11日,取自http://udn.com/NEWS/main.html
張文輝(2001年6月6日)。〈修法太艱辛,吳豐山感慨落淚〉。《聯合報》。上網日期:2001年7月20日,取自http://udn.com/NEWS/main.html
張文輝(1998年7月1日)。〈公共電視,今天開播。歷經七年籌備、公視法數度「改版」,公視開播,象徵我國電視事業進入新里程〉,《聯合報》,14版。
張宏源(2007)。〈解析台灣數位電視之發展及相關問題〉。《傳播管理學刊》,7(2):. 43-65。new window
張雪玉(2009)。《數位視訊地面廣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Terrestrial)標準化的意涵及其在台灣轉換實踐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錦華(1998)。〈多文化主義與原住民傳播權益--以澳洲的原住民媒體政策為例〉,《台大新聞論壇》5:37-60。
張錦華(1997)。《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台北:正中,初版。new window
張錦華(1994)。《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文化。new window
張謙(2006年11月3日)。〈歐洲理事會與歐盟的廣播電視政策法規〉,上網日期:2007年5月21日,取自http://www.66wen.com/05wx/xinwen/xinwen/20061103/48948.html
黃心慈(2000年11月19日)。〈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成立〉。《中時晚報》。上網日期:2001年5月22日,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
黃世鑫(2009年1月7日)。〈公視基金會第四屆董事會之運作紀錄彙整表〉。上網日期:2009年2月20日,取自http://info.pts.org.tw/open/data/director/2009/2009dir4_record.pdf
黃光玉、陳志成(2010年8月)。〈公廣集團公共價值評量體系2009年調查研究報告〉,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委託。
黃宗樂(2003)。〈數位匯流趨勢下之競爭法與競爭政策〉,《電信法制新紀元》,台北:元照。頁79~92。
黃金益(2003)。《我國傳播、通信及資訊機關組織與作用法統合之研究》,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新生 (2001)。〈公共電視突破之道-淺論「扶老攜幼」觀點 〉,「新視野-公共電視的發展與未來研討會」,台北。上網日期:2002年6月17日。取自:http://www.pts.org.tw/~web01/rd_invitation/index.htm
黃新生譯(1992)。《媒介分析方法》。台北:遠流,初版。(原書:Berger,A. A. [1991]. Media analysis techniques. Calif: Sage)。
黃維助、陳尹宗(2008年12月20日)。〈派員查帳?新聞局、公視互嗆〉。《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08年12月22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黃煌雄、黃勤鎮(2005)。《我國影音媒體政策及其之行績效總體檢》。台北:監察院。new window
黃葳威(1997)。〈回饋與媒介接近使用權、訊息呈現及疑慮消除〉,《走向電視觀眾:回饋理念與實證》。台北:時英。
黃德福、張佑宗(1996)。〈邁向政黨競爭體系?民主鞏固與台灣地區政黨政治的變遷〉。《台灣的民主化:回顧、檢討及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陳文俊編,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叢書(1),頁251-273。
黃齡玉(2003)。〈考察日本、韓國有線廣播電視、公共電視發展現況〉。上網日期:2005年7月28日,取自http://www.eycc.ey.gov.tw/public/Attachment/7102615154871.doc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11年2月16日)。〈NCC公佈5家無線電視台節目製播比例數位頻道重播率過高〉,上網日期2011年2月17日,取自http://www.ncc.gov.tw/chinese/index.aspx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7年5月9日)。〈「第二梯次數位無線電視執照開放計畫方案」聽證會會議紀錄〉。上網日期:2007年10月3日,取自http://www.ncc.gov.tw/chinese/index.aspx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6年5月26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第62次委員會議紀錄〉。上網日期:2008年7月26日,取自http://www.ncc.gov.tw/chinese/index.aspx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6年3月15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第12次委員會議紀錄〉。上網日期:2006年5月22日,取自http://www.ncc.gov.tw/chinese/index.aspx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2007)。《發達國家廣播影視管理體制和管理手段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
郭正亮(1988)。《國民黨政權在台灣的轉化:1945-1988》。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至楨(2008年6月27日)。〈公視10年專題,精彩訪談〉,《中國時報》。上網日期:2008年6月28日。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
郭穗(2011年4月21日)。〈管碧玲:客家台納入公視集團 原民台獨立經營〉,《自立晚報》,上網日期:2011年4月23日。取自http://www.idn.com.tw/
梁定澎(2010年1月19日)。〈爭議中,再檢討公視定位〉。《中國時報》。上網日期:2010年1月22日,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
梁寧等譯(2002)。《美國大眾傳播法:判例評析》,清華大學出版社。(原書:Donald M. Gillmor, Jerome A. Barron, & Todd F. Simon. [1998]. Mass Communication Law : Cases and Comment. (6th ed.) Wadsworth Publishing.)
莊克仁(2009年1月11日)。〈公視預算尖峰對話,去特權需要有適法監督〉,《聯合報》。上網日期:2009年1月12日。取自http://udn.com/NEWS/main.html
莊克仁(1984年12月)。〈美國公共電視之發展〉,《新聞學研究》。34:95-106。new window
莊伯仲、賴祥蔚(2005年11月23日)。〈平議廣電基金法源刪除事件〉,《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莊春發(2009年12月24日)。〈第二梯次無線電視執照釋照所面臨之各項議題〉。「如何面對第二梯次數位無線電視釋照研討會」,台灣通訊傳播產業協進會主辦。
莊麗莉譯(1995)。〈文化、傳播與政治經濟學〉,《當代》。114:32-51。(Golding, P. & Murdock, G. [1991].,Culture, communications,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Curran, J. and M. Gurevitch (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London: Edward Arnold.)
動腦雜誌編輯部(2003年7月)。〈無線低空盤旋,有線展翅翱翔〉,《動腦》,327:31-43。
曹琬凌(2004年11月11日)。〈BBC憲章審查,目標改革董事會〉。上網日期2010年7月20日,取自http://rnd.pts.org.tw/p2/2004/041111a.htm
曹琬淩、彭玉賢、林珍瑋(2008)。〈公共廣電問責體系初探:以台灣公廣集團公共價值評量指標建構為例〉,《新聞學研究》,96:129-186。new window
曹衛東、王曉玨、劉北城、宋偉傑譯(1999)。《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上海:學林出版社。(原書Habermas, J?卣gen. [1962]. Strukturwandel Der Offentlichkeit (German Edition))
程宗明(2010)。〈公視無線廣播電視數位化之迷惑前景--從制度革新變成制度棄兒〉。中華傳播學會2010年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程宗明(2010年7月16日)。本研究訪談逐字稿。
程宗明(2009)。〈立委提案破壞公視監理體系〉,《目擊者》,68:32-33。
程宗明(2008年3月25日)。〈公共問責精神,首先來自執行者的公開心態〉。上網日期:2008 年3月26日,取自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9&forum=6
程宗明(2007)。〈從公視法到公共廣電法之提升建構—一個實務者的規劃報告〉。中華傳播學會2007年會專題座談【再思考公共廣電集團的法制化與建制化】。new window
程宗明(2007年11月27日)。本研究訪談逐字稿。
程宗明(2005)。〈公共廣播電視集團是否為「集團」?一個描述性或分析性概念之爭議〉,《傳播與管理研究》,5(1):1-26。台北:銘傳大學。new window
程宗明(2003年12月16日)。〈迎接廣電新法治時代到來--寫於聯合國世界廣電高峰會前夕〉,《台灣日報》,9版。
程宗明(2003)。《批判台灣的電視政策,2000-2002:無線電視台公共化與數位化之思辯》。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程宗明、卓沅蓁(2007)。〈從國際政策水準看台灣數位發展策略:論數位傳輸平台建設在當代國家競爭發展的意義〉,中正大學數位傳播國際研討會,嘉義縣民雄。
彭心儀、王郁琦、周韻采(2007)。《規劃頻率拍賣與回收制度之研究》。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彭心儀、簡維克(2003)。〈數位匯流趨勢下之通訊產業外資比例限制〉,《電信法制新紀元》,台北:元照,p.415~444。
彭心儀(2004)。〈視聽服務貿易自由化下之文化政策爭議〉,《台大法學論叢》,33(4): 37-100。new window
彭心儀(2001)。〈以法律機制減距數位落差之迷思:檢視電信法制下之普及服務規範與數位環境之著作權保護擴大趨勢〉,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網路與社會研討會。
彭玉賢(2005年9月)。〈韓國公共電視考察報告〉。上網日期:2008年2月28日。取自http://info.pts.org.tw/open/paper/2005/pa2005_014.html
彭芸(2004)。《匯流時代的電視產業及觀眾》。台北:五南。new window
彭芸(1994)。《各國廣電政策初探》。台北:廣電基金。
媒體改造學社(2010年10月5日)。〈對當前公視爭議的看法與呼籲〉,上網日期:2010年10月7日,取自http://twmedia.org/
媒體改造學社(2010年4月6日)。〈反對NCC「有線廣播電視法修正草案」砍斷公共媒體部分財源〉,上網日期:2010年4月7日,取自http://twmedia.org/
媒體改造學社、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2009年12月23日)。〈籲公視新舊董事公開對話,以推動修法、建立制度為先〉,上網日期:2009年12月25日,取自http://www.twmedia.org/index.php
媒體改造學社、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2009年12月21日)。〈儘速修正公視法,徹底解決人事與治理紛爭〉,上網日期:2009年12月25日,取自http://www.twmedia.org/index.php
媒體改造學社(2009年12月14日)。〈政黨必須完全退出媒體,沒有妥協空間,政府影視基金補助媒體,才無控制疑慮〉,上網日期:2009年12月15日,取自http://twmedia.org/
媒體改造學社、中華電視產業工會、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2009年10月23日)。〈華視公共化、捍衛工作權,電視產業向前走〉,上網日期:2009年10月25日,取自http://www.mediawatch.org.tw/node/1230
媒體改造學社、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2009年10月5日)。〈新聞局「公共電視法」暨「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修正諮詢座談會書面共同意見〉,上網日期:2009年10月25日,取自http://www.mediawatch.org.tw/node/1217
湯志傑(2004)。〈藉公共領域建立自主性(上):對西方公/私區分語意及結構之探討〉,《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卷10:頁121-184。new window
傅鏗、姚欣榮譯(1997)。《自由主義》。台北:桂冠。(原書: Gray, John. [1986]. Liberalism.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須文蔚(2005年10月30日)。〈別鬧了新聞局:TVBS資本結構適法性爭議評析〉。上網日期:2005年11月2日,取自http://blog.chinatimes.com/winway/archive/2005/10/30/22593.html。
須文蔚、藍麗娟(1997):〈廣播電視事業外資限制法規研究〉,《經社法制論叢》。第21期。頁133-168。new window
焦仁和(1999):〈中心議題研討及僑情分區座談記錄〉,《八十八年僑務委員會全體僑務委員會議實錄》。僑務委員會編印。
曾國峰(2008)。〈公視自籌款經費短缺對節目產製的影響〉,《廣播與電視》。29:29-62。new window
曾瑋(2004)。〈數位無線廣播電視政策之研究:公共利益的實踐過程〉,《經社法制論叢》,34:337~372。
策發部(2005年10月)。〈各國公共電視海外頻道,如何經營?現況如何?〉。《公視研究季刊》。2:6-10。
溫俊瑜(2003)。《從廣播執照核換發談廣播電台之管理》,國立政治大學廣電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景雯、王寓中、湯佳玲(2010年8月23日)。〈中廣未交回音樂網、寶島網,設客家電台 馬支票未兌現〉《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0年8月24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楊宗興(2011年3月25日)。〈公視預算變0,林麗雲:公視修法「倒退嚕」〉,《新頭殼newtalk》,上網日期:2011年3月26日,取自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13070
楊祖珺譯(1997)。《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台北:遠流。(原書:O'Sullivan, Tim, John Hartley, Danny Saunders, Martin Montgomery & John Fiske [1994]. 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楊意菁(2004)。〈民意與公共性:批判解讀台灣電視談話節目〉,《新聞學研究》,79:1-47。new window
楊嘉慧(2005年12月27日)。〈新聞局:正聲漢聲復興電台無黨政軍退出問題〉,《中央社》。取自http://www.cna.com.tw/
塗能榮(2005)。《數位電視發展趨勢與推廣策略之研究-以台灣五家無線電視台為例》。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所碩士論文。
管中祥(2004)。〈閱聽人的傳播權〉,成露茜、羅曉南(編),《媒體識讀:一個批判的開始》。台北:正中書局,頁201-211。new window
管中祥(1997)。《我國有線電視發展歷程中的國家角色》。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管中祥、羅世宏(2007年11月29日)。〈荒謬的公視董事提審〉。《中國時報》,A19版。
管中祥、魏玓(2000)。〈媒體改造,捨我其誰?社會、媒體,與「傳播學生鬥陣」〉,上網日期:2003年3月25日。取自http://lcdn.rimg.tw/scstw/b8e1dc50.doc
管婺媛(2010年7月1日)。〈工會退席抗議,公視董事會流會,洪秀柱批鄭同僚「坐領高薪」〉。《中國時報》,上網日期:2010年7月2日。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
管碧玲(2009年8月14日)。〈管碧玲:恨鐵不成鋼,民進黨籲公視發展核心價值〉。取自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2/article.php?storyid=305
舞賽.古拉斯(2010年4月1日)。〈論台灣原住民傳播近用權,以原住民族電視專屬頻道為例 〉。2010年世界公民人權高峰會。上網日期2010年7月28日,取自 http://www.worldcitizens.org.tw/awc2010/ch/F/F_d_detail.php?view_id=22106
趙怡、褚瑞婷(2009)。〈台灣「軟實力」不能再輕忽──從「通傳產業」談起〉,《國政分析》。上網日期:2009年5月17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3/5921
趙怡、陳嘉彰,(2004年8月4日)。〈政府「公共媒體集團」政策評析〉,上網日期:2004年12月15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3/EC-B-093-033.htm
趙旭東、齊心、王兵、馬戎、閻書昌譯(2003)。《社會學》,第4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原書Giddens, A. [2001]. Sociology. (4th ed.) Cambridge: Blackwell.)
趙剛(1998)。〈不確定性、公眾、與民主:杜威對自由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批判〉,《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殷海光基金會》。台北市:桂冠,初版一刷,頁222-223。
監察院(2011年1月13日)。〈行政院新聞局坐視公視與客視、原視、宏觀電視製播節目紛爭,監察院糾正〉。上網日期:2011年1月18日。取自http://www.cy.gov.tw/index.asp
監察院(2009年12月10日)。〈新聞局辦理公視基金會第四屆董監事增聘之行政作業缺失,監察院通過糾正新聞局〉。上網日期:2009年12月11日。取自http://www.cy.gov.tw/index.asp
僑務委員會(2011年3月10日)。〈當前僑務施政報告〉。報告人:吳英毅。取自http://www.ocac.gov.tw/
僑務委員會(2010年4月7日)。〈99年度「宏觀影音頻道業務」相關預算凍結案專案報告〉。上網日期:2011年2月8日。取自http://www.ocac.gov.tw/
僑務委員會(2010年3月8日)。〈當前僑務施政報告〉。報告人:吳英毅。取自http://www.ocac.gov.tw/
僑務委員會(2007年3月)。〈當前僑務施政報告〉。報告人:張富美。取自http://www.ocac.gov.tw/
僑務委員會(2003年)。〈僑務委員會九十二年度僑民服務白皮書〉。取自http://www.ocac.gov.tw/
熊杰(1995),《電子媒介基本法專題研究計劃報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蔡欣怡(2007年8月)。〈南韓KBS電視台計畫調漲收視費背後之爭議〉。上網日期:2007年9月25日,取自http://web.pts.org.tw/~rnd/p2/2007/200708KBS%20fee.pdf
蔡念中(2003)。《數位寬頻產業研究》,台北:五南。
蔡英文(1999)。〈公民德性、市民社會與主權國家:現代市民社會論述之探討〉,《政治科學論叢》,10:頁83-112。new window
澄社(1993)。《解構廣電媒體》,鄭瑞城主編,台北:澄社出版。
鄧添來(2009年11月26日)。〈數位轉換在台灣〉,「2009年數位轉換與跨媒體平台趨勢國際研討會」,公共電視主辦,台北市。
劉力仁、黃維助(2009年11月25日)。〈NCC決定:無線數位電視釋7照,全採高畫質〉。《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09年11月28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劉力仁(2009年9月24日)。〈廣電商用頻道拍賣,擬訂最高金額〉。《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09年9月2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劉孔中(2009年10月)。《從資通訊產業之整體發展需求檢討政府部門之設計與職掌劃分》。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
劉孔中(2001)。〈數位網路產業之競爭政策與競爭規範〉,《台大法學論叢》,30(6):頁195-226。new window
劉幼琍、謝進男(2007年1月16日)。〈「第二梯次數位電視頻率開放案」決議之不同意見書〉。上網日期:2010年3月25日,取自http://www.ncc.gov.tw/chinese/index.aspx
劉幼琍(2010年7月14日)。本研究訪談逐字稿。
劉幼琍(2009年8月14日)。〈擦亮品牌,公視價值爭取認同〉。「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公視修法論壇」。上網日期:2009年9月25日。取自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2/article.php?com_mode=flat&com_order=1&storyid=308
劉幼琍(2005)。〈通訊傳播作用法專家草案--廣電匯流議題之研究與法條研擬〉。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委託。
劉幼琍(2004)。〈電信、媒體與網路的整合與匯流〉,《電訊傳播》,台北:雙葉書廊,頁371~420。
劉幼琍(1999)。〈特定族群對廣電媒體的需求及收視聽行為:以客家人與原住民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8:337-386。
劉幼琍(1994)。《傳播科技衝擊下的傳播法規與傳播管理機構》,台北:行政院國科會委託。
劉柏立(2004),《因應技術匯流發展,相關法規之修訂研究》,交通部委託研究報告。
劉坤億(2003)。〈英國柴契爾政府改革背景與理念的探索〉,《行政暨政策學報》,36:81-118。new window
劉進興(2010年1月11日)。〈公視董事長爭議前因後果分析:公視事件威權復辟與第二次民主運動〉,個人通訊【電子郵件】。
劉瑞華譯(1995)。《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台北:時報文化。(原書North, Douglass C. [1981].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W. W. Norton.)
劉瑞華譯(1994),《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台北:時報文化。(原書North, Douglass C. [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劉曉芬(2006),〈歷史制度主義觀點的教育政策分析--以高職轉型綜合高中為例〉,《教育政策論壇》,第9卷,第2期,頁1-21。new window
蔣淑貞、馮建三譯(2006)。《文化政策》,台北市:巨流。(原書Miller, T & Yudice, G. [2002]. Cultural policy. USA: SAGE.)
鄭同僚(2010年1月3日)。〈針對2009年12月24日公視基金會盧非易、趙雅麗、程宗明、陳勝福、陳世敏、周建輝、林淇瀁等七位董事大賢,提出董事長不適任暨解聘案,共四大項23項主張,此案雖尚未能於公視董事會上成案討論,為正視聽,本人對此正式公開回應如附〉。上網日期:2010年1月22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bettybluelin/article?mid=8212&prev=-1&next=8204
鄭自隆(2005年12月26日)。〈數位時代,公視化落伍了〉《聯合報》,A15版。
鄭明達(1999)。《地方國家初探—相關論述的比較分析》。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美華(2008)。〈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與政府治理模式的轉型-政府與文化關係的再思考〉。《公共行政學報》。27:111-159。new window
鄭為元(1999),〈發展型「國家」或發展型國家「理論」的終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4:1-68。new window
鄭淑敏(1999年12月1日)。〈正視AC尼爾森對台灣電視亂象的影響:中視董事長鄭淑敏的呼籲〉,《聯合晚報》,第7版(半版廣告)。
鄭國泰(2007)。《管制治理:理論與實務分析》,高雄市:麗文文化。
賴文惠(2008年9月)。〈公共電視董監事會2008年韓國廣電機構參訪報告〉。上網日期:2009年5月22日,取自http://web.pts.org.tw/~rnd/p2/2008/0810/K12.pdf
盧世祥(2010年10月1日)。〈操控媒體的黑手〉。《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0年1月22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盧非易(2007)。〈歐盟影視政策發展之研究〉。上網日期:2009年12月5日,取自http://commdb.nccu.edu.tw/age/industrydiscuss/file/21.pdf
盧景海(1997)。《我國公共電視經費來源之研究》。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豪君(2003)。〈因應數位匯流資訊通信法制革新之研究〉,《電信法制新紀元》,台北:元照。頁149~194。
聯合報(2010年1月23日)。〈社論:公視大鬥法,辱沒了「公共」二字〉。上網日期:2010年1月24日。取自http://udn.com/NEWS/main.html
聯合報(2007年6月20日)。〈華視公共化,須政府奧援〉,「許華視一個未來:華視公共化週年回顧與前瞻座談會」,2007年6月14日,A20版。
魏玓(2008)。〈公共廣電機構治理初探:原則、課題與機制〉,《廣播與電視》。第29期,頁1-27。new window
魏玓(2006),〈公共廣電的管制問題----並試論我國公共廣電集團與NCC之(可能)關係〉,《中華傳播學刊》,10:3-25。new window
魏玓(2004年9月1日)。〈關於傳播學術與運動的一些反思—從「公共化魔人」談起〉。上網日期:2010年7月11日。取自http://blog.roodo.com/scstw/d2584c9d.doc
魏玓(1998)。〈全球的傳播,全球的權力:國際傳播理論的再思考與再建構〉,《當代》,136:104-119;137:89-99。(原文:Sparks, Colin. [1998]. Global communications, global powers.)。
魏玓(1999)。〈全球化脈絡下的閱聽人研究----理論的檢視與批判〉,《新聞學研究》,60:93-114。new window
謝文、林靖堂(2008年3月),〈公廣集團資源分配問題與收視率再思考-專訪公視總經理馮賢賢〉。《目擊者雜誌》。
謝嶽譯(2004)。《富媒體,窮民主》,新華出版社。(原書McChesney, R. W. [1999]. Rich media, poor democracy: Communication politics in dubious times.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謝棟樑譯(2000)。《政策研究方法論》。台北:弘智。(原書Majchrzak, A. [1984]. Methods for policy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Sage.)
薛景富(2004)。《研訂無線電視公共化執行條例(草案)暨修訂公共電視法研究報告》。行政院新聞局委任計畫書。
閻帆(2009年10月15日)。〈英國Channel 4頻道黃金時段編排策略簡析〉。上網日期:2011年1月25日,取自http://www.xwtd.cn/news/20091015/n21843387.html
鍾裕淵(2009年8月14日)。〈多元與包容性,公廣集團價值所在〉。「傳媒與教育」電子報NO.37。上網日期:2009年12月15日,取自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2/article.php?storyid=307
簡淑如(2004)。《台灣公共電視體系建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簡淑如(2003)。〈商業無線電視公共化推動策略之研究〉,《行政院新聞局九十二年度一就報告彙編》。台北:新聞局。
瞿海源(1994)。〈這樣的公共電視不是公共的—健全公視組織效能、成立自主公視工會來拯救公共電視〉,上網日期:1995年1月12日。取自http://www.ios.sinica.edu.tw/hyc/index.php?p=columnID&id=1048
羅世宏(2009)。〈台灣傳媒行政管制體系的解構與重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陳世敏主編,《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巨流圖書。new window
羅世宏(2008年7月30日)。〈政治干預公視,立委創下惡例〉。《蘋果日報》。上網日期:2008年7月31日。取自http://tw.nextmedia.com/
羅世宏(2008年2月14日)。〈監督公廣集團〉。上網日期:2008年2月15日。取自http://www.nccwatch.org.tw/
羅世宏(2003)。〈廣電媒體產權再管制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0:1-48。new window
羅慧雯(2004年12月)。〈拒繳NHK收視費者遽增,NHK面臨空前信賴危機〉,上網日期:2005年2月28日,取自http://rnd.pts.org.tw/p2/2005/050110.htm
邊明道、陳心懿譯(2005)。《傳播政策基本原理─電子媒體管制的原理與過程》。台北:揚智文化。(原著Napoli, P. M.[2001]. Foundations of communications policy: Principles and process in the regulation of electronic media. Cresskill, New Jersey: Hampton.)
關尚仁(2010)。《「公共廣電與文化創意及數位電視發展計畫」效益評估報告》,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
關尚仁、鄭如雯(1998)。〈公共電視社會行銷初探研究〉。《廣播與電視》,3(4):45-69。new window
蘇啟禎(2006年12月)。〈流浪到華視〉。《大會報告》,23。取自http://web.pts.org.tw/php/html_pub/pubfile/file/PUBFILE_CONTENT/445/no.23.pdf
蘇蘅(2000)。〈消費者vs.公民:普及服務與近用權規範相關議題〉,千禧傳播法治的回顧與前瞻--傳播與法律系列研討會(八),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暨發展中心。
Adorno, Theodor W. (1991).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Edited by J.M. Bernstein. London: Routledge.
Anawalt, H. C. (1983-1984). The right to communicate. Denver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Policy. 13: 219-236.
Anderson, Eugene N. and Anderson, Pauline R. (1967).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Change in Continental Europ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Althusser, Louis.(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London: New Left Books.
Arendt, Hannah(1958). The Human Condition. Seco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Baldwin, Robert and Cave, Martin (1999). Understanding regul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nerjee, Indrajit & Seneviratne, Kalinga. (2005).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a Best Practices Sourcebook. Paris: Unesco.
BBC Trust (2011). BBC Trust-Expenses Report: October 2010 – March 2011.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bbc.co.uk/bbctrust/assets/files/pdf/about/trustees/report_oct10_apr11.pdf
BBC Trust (2007). Public Value Test (PVT): Guidance on the conduct of the PVT.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bbc.co.uk/bbctrust/assets/files/pdf/regulatory_framework/pvt/pvt_guidance.pdf
BBC World Service (2010). Annual Report 2009-2010.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bbc.co.uk/worldservice/institutional/2010/07/100705_annual_review_2010_pdfs.shtml
Bertalanffy, Ludwig von. (1968). General System Theory: 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 New York: George Braziller.
Blumer, J. G. & Hoffmann-Riem, W. (1992). New Roles for Public Service Television. Television and Public Interest. Jay G. Blumer(ed.). London: Sage.
Brunner, O. (1943). Staatund Herrshaft. Bruenn.
Carter, T. Barton, Franklin, Marc & Wright, Jay. (1999). The First Amendment and the Fifth Estate (5th Edition). Westbury, N.Y.: Foundation Press.
DCMS (2006). Copy of Royal Charter for the Continuance of 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bbccharterreview.org.uk/pdf_documents/Cm6925_BBCRoyalCharterFinal.pdf
Creech, Kenneth (2002). Electronic media law and regulation. 4th ed., Boston, Mass.: Focal Press.
Croley Steven P. (2003). “Regulation and Public Interests, The Possibility of Good Regulatory Government”, Berkeley Olin Program in Law &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92.
Coase, R. H. (1959). 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 1-40.
DCMS (2006). The Royal Charter for the continuance of 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bbccharterreview.org.uk/pdf_documents/Cm6925_BBCRoyalCharterFinal.pdf
Dewey, John (1923). 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 New York: Henry Holt.
Dowling, M., Lechner C., & Thielmann, B., (1998), Convergence—Innovation and Change of Market Structures between Televisions and Online Servi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a Management, 8(4), 31-35.
DSG (2002). Media with a purpose: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in the digital era. The Report of the. Digital Strategy Group of the European Broadcasting Union.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ebu.ch/CMSimages/en/DSG_final_report_E_tcm6-5090.pdf
Dye, Thomas R. (1972).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NJ:Prentice-Hall.
Easton, D. (1953). The Political System: An Inquiry into the State of Political Science. Knopf, Inc.
Eckstein, H. (1963). A Perspective on Comparative Politics, Past and Pressent. In H. Eckstein and D. E. Apter (eds), Comparative Politics: A Reader. London: Free Press of Glencoe.
European Union (2008).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activities: "Television without Frontiers" (TVWF) Directive. Last updated: 2008.9.9. [Online]. Available: http://europa.eu/legislation_summaries/audiovisual_and_media/l24101_en.htm
European Commission. (1997). Green Paper on the Convergence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s, Media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tor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Regulation Towards an Information Society Approach. Green Paper on the Regulation Implications. Brussel
FCC (2002). Spectrum Policy Task Force Report. ET Docket No. 02-135, November 2002, Washington, DC: US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Fowler, M. S. and Brenner, D. L. (1982). A Marketplace Approach to Broadcast Regulation. Taxas Law Review, 60(2:207-57).
Friedrich, Carl J. & Brzezinski, Zbigniew Kazimierz. (1965). 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and Autocracy. (2nd ed.).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riedman, Milton. (1966). Capitalism and Freedo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arry, P. M. (1994). Scrambling for protections: The new media and the first amendment.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Garnham, N. (2005). From cultural to creative industries: An analysis of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approach to arts and media policy mak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11 (1): 15–29.
Graham, A. & Davies, G. (1999). Broadcasting, Society and Policy in the Multimedia Age. Luton: University of Luton Press.
Giddens, Anthony.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off, D. H. (2004). Regulatory Change in the Convergence Era: The Economic Significance of The UK. Communications Act 2003. Confere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th World Media Economics Conference, May 12-15, 2004, Montr?縱l, Canada.
Graham, A. & Davies, G. (1999). Broadcasting, Society and Policy in the Multimedia Age. Luton: University of Luton Press.
Gray, John. (1993). Beyond the New Right: Markets, government and the common environment. London: Routledge.
Habermas, Jurgen (1962/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Hall, P. A., and Taylor, R. C. 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ies. 44: 936-957.
Hayek, F.A. (1944). The Road to Serfdo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zlett, Thomas W. (1998). Assigning Property Rights to Radio Spectrum Users : Why Did FCC License Auctions Take 67 Years?, The 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eld, David., McGrew, Anthony G., Goldblatt, David & Perraton, Jonathan. (1999). Global Transformation: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Cambridge: Polity.
Hesmondhalgh, D. (2005). Media and cultural policy as public policy: The case of the British labour govern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11 (1): 95–109.
Hoffmann-Riem, W. (1996). Regulating Media: The Licensing and Supervision of Broadcasting in Six Countries. The Guilford Press.
Hooper, Richard (2004). Report from the Chairman of the Content Board.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ofcom.org.uk/about/accoun/reports_plans/annrep20034/chaircb/
Hooper, Richard.(2005). Content regulation in the multiplatform multichannel digital age. Seminar in Hong Kong hosted by the Hong Kong Broadcasting Authority and the Office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s Authority on Monday 29 August
Jakubowicz, Karol. (2006).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or a new beginning in the 21st century. Retrieved March 20, 2010, from http://yle.fi/ripe/Keynotes/Jakubowicz_KeynotePaper.pdf
Jenkins, W. I. (1978). Policy analysis: A political and organisational perspective. London: M. Robertson.
KBS(2010). Annual Report 2009-2010.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kbs.co.kr/openkbs/report/download/2010kbs_annual_report_eng.pdf
KCC (2010). Annual report 2008. [Online] Available: http://eng.kcc.go.kr/user/ehpMain.do
KISDI(2010). 2010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Outlook of Korea.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kisdi.re.kr/kisdi/upload/attach/Outlook%202010.pdf
Kops, Manfred (2006). Manfred Kops Globalizing Media Markets. Benefits and Costs, Winners and Losers. Institute for Broadcasting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Cologne.
Kops, Manfred (2001). What is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and How Should it be Financed. Institute for Broadcasting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Cologne.
Kuhn, T. (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orean Broadcasting Commission (2004). Korean broadcasting outlook: a guide to KBC and Korean Broadcasting Industry.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kbc.go.kr/english/common/korean.asp, last reviewed/updated on 1st APRIL 2004.
Kung-Shankleman, Luck (2000). Inside the BBC and CNN: Managing Media Organizations.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Lane, Jan-Erik. (1997). Introduction: Public Sector Reform: Only Deregulation, Privat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in Jan-Erik Lane (ed.). Public Sector Reform: Rationale, Trends and Problems. pp.1-16. London: Sage.
Lasswell, H. (1948).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In L. Bryson (Ed.), 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 New York: Harper & Row.
Le Jeune, Martin.(2009). To Inform, Educate and Entertain? British broadcasting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entre for Policy Studies.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cps.org.uk/
Levinson, P. (1999). Digital McLuhan: A Guide to the Information Millennium. London: Routledge.
Lindlof, Thomas R. (1995). Qualita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London: Sage.
Littlejohn, Stephen W. (2002). 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CA: Wadsworth
Mafumi MURASE(2009). Public Broadcasting in Japan. 18th JAMCO Onlin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jamco.or.jp/2009_symposium/en/002/index.html
March, James G. and Olsen, Johan P. (1984).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8: 734-749.
March, James G. and Olsen, Johan P. (1996).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s on political institutions. Governance. 9:247-264.
MBC(2009). 2009 Annual Report.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mbc-va.com/media_center/downloads/MBC_2009_Annual_Report.pdf
McKinsey & Company (1999).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ers around the World: A McKinsey Report for the BBC. London: McKinsey & Company.
McLuhan, M.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 York: Mentor.
McQuail, D. (200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4th ed.). London: Sage.
Media Awareness Network (2010). Cultural policies : Canadian Content Rules.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media-awareness.ca/english/issues/cultural_policies/canadian_content_rules.cfm
Mendel, Toby (2005). A Model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Law.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article19.org/data/files/pdfs/standards/modelpsblaw.pdf
Moss, David A. & Fein, Michael R. (2003). Radio Regulation Revisited: Coase, the FCC,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Journal of Policy History, 15(4:389-416).
Murdock G..& Golding P., (2004). Dismantling the digital divide: rethinking the dynamics of participation and exclusion. Toward a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e. Lanham. Calabrese, A. & Sparks(eds). Maryland: Roman & Littlefield, pp.244-260.
Murdock, G.(1997). Base Notes: The Conditions of Cultural Practice, in Ferguson, M. and Golding, P. (1997), Cultural Studies in Question. London: Sage
Napoli, P.M. (2008). Bridging media policy and cultural policy.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Law & Society. 37(4): 311-330.
Napoli, P. M.(2001). Foundations of communications policy: Principles and process in the regulation of electronic media. Cresskill, New Jersey: Hampton.
NHK(2010). Annual Report 2009-2010.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3.nhk.or.jp/nhkworld/chinese/aboutus/nhk_annual_report_chinese.pdf
Nissen, Christian (2006). Public Service Media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Group of Specialists on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MC-S-PSB). 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
Norris, Paul & Pauling, Brian (2008). The Digital Future & Public Broadcasting.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nzonair.govt.nz/media/4598/the%20digital%20future%202008.pdf
Norihiro, TANAKA (2009). International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in East Asia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nhk.or.jp/bunken/english/pdf/090228-04.pdf
NZOA(2009). 2009 Annual Report.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nzonair.govt.nz/media/37891/ar%2008-09.pdf
NZOA (2003). The future of public broadcasting: The experience in six countries.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nzonair.govt.nz/news_detail.php?pid=855&sid=800
Ofcom. (2008). Ofcom’s Second Public Service Review Retrieved April 11, 2008.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ofcom.org.uk/consult/condocs/psb2_1/
Ofcom (2004). What do we mean by PSB?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ofcom.org.uk/consult/condocs/psb/psb/meaning/
O'Donnell, Guillermo. (1973). Modernization and Bureaucratic-Authoritarian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al, Leslie A. (1992).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Ontario, Canada: Nelson.
Parsons, Talcott & White, Winston. (1978). The Mass Media & the Structure of American Society. Literary Taste. Culter & Mass Communication. Vol.2 Cambridge: Chadwyck-Healey.
Parsons, Talcott. (1951). The Social Syste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Peacock, A. (1986).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Financing the BBC. London: HMSO
Picard, Robert G. (1989). Media Economics. 1ST.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Reidel, Manfred. (1984). Between Tradition and Revolution: The Hegelian Transformation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entschler, Ruth. (2002). The Entrepreneurial Arts Leaders: Cultural Policy, Change and Reinvention, Brisban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Robertson, Roland (1992).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Rumphorst, W. (2003). Model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Law.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ebu.ch/departments/legal/pdf/leg_p_model_law_psb.pdf
Schiller, H. (1991). Not yet the post-imperialist era.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8: 13-28.
Shannon, C.E. & Weaver, W. (1949).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Urbana, Illino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Smith, J. A. (2000). Preface. In Bradford, Gary, and Wallach Bradford, G., M. Gary, and G. Wallach, eds.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Policy perspectives for individuals, institutions, and communities. New York: New Press. ix–xi.
van Cuilenburg, Jan and McQuail, Denis (2003). Media Policy Paradigm Shifts: Towards a New Communication: Policy Paradigm.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 18, No. 2, 181-207.
VOA(2010). Voice of America: The Largest U.S. International Broadcaster. [Online] Available: http://media.voanews.com/documents/VOAFactSheet_04_10.pdf
Wallerstein, Immanuel (2004). World-Systems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Waters, M. (1995). Globalization. London: Routledge.
Werbach, Kevin (2002). Open Spectrum: The New Wireless Paradigm.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erbach.com/docs/new_wireless_paradigm.htm
Wilkins, Dean (2011). An Exploration of Channel 4.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suite101.com/content/an-exploration-of-channel-4-a329165
Williams, R. (1975). 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Wiio, Juhani (2004). From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o a Knowledge-value Society: Public service digital television as a player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of the future. Paper presented during the RIPE@2004 conference, Copenhagen and Arhus.
World Radio and Television Council. (2002). Public Broadcasting: Why? How? [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cmrtv.org/documents/radio-publique-en.htm
Young, I. M.(1990). 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Justics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ri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Zaragoza, R.R., Bodorff, R.J. and Emord, J.W. (1988). The Public Interest Concept Transformed: The Trusteeship Model Gives Way to a Marketplace Approach. Public Interest and the Business of Broadcasting: The Broadcast Industry Looks at Itself. Powell, J. and Gair, W.(eds.).Quorum Book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