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佛教「供佛齋天」儀式的療育意涵探討
書刊名:新世紀宗教研究
作者:釋永東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hih, Yung Dong
出版日期:2008
卷期:7:2
頁次:頁1-55
主題關鍵詞:拜天公供佛齋天金光明懺法金光明經療育Worship the heavenHeavenly offeringThe Golden Light RepentanceThe Suvarnaprabhāsottama-sūtraTherap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9
期刊論文
1.歡喜僧(19900221)。供佛齋天。覺世旬刊,1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宮澤寬次(1997)。金光明經現疏記の懺悔思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6(1),208-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荒木良道(1979)。懺悔について:金光明經を中心として。大正大學大學院研究論集,3,394-4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藤谷厚生(1993)。金光明經にもとづく懺悔滅業の儀禮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1(2),25-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于光華(2007)。水陸法會研究--以佛光山水陸法會為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宜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慧俐(1996)。敦煌佛經感應記研究--以普賢菩薩說證明經、金光明經、金剛經為研究 範圍(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鳴宇(2002)。宋代天台教學における論爭史の研究:『金光明經』の研究史を中心に(博士論文)。駒澤大學,日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余秀敏(2002)。台灣佛教大齋天法會之研究--田野調查和伊理亞德式的詮釋(碩士論文)。玄奘人文社會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鳴宇(2003)。宋代天台教學の研究--金光明經の研究史を中心として。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佛陀耶舍共竺佛(1987)。長阿含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法智(1987)。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鳩摩羅什(1987)。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鳩摩羅什(1987)。妙法蓮華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就合(1987)。大方等大集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曇無讖(1987)。金光明經。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寶貴合(1987)。合部金光明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義淨(1987)。金光明最勝王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那連提黎那舍(1987)。施燈功德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翟曇般若流支(1987)。正法念處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龍樹菩薩、鳩摩羅什(1987)。大智度論。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智顗(1987)。金光明經玄義。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吉藏(1987)。金光明經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智顫(1987)。請觀音經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釋元照(1987)。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灌頂(1987)。國清百錄。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釋行霆。諸天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省悟。律苑事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弘贊。供諸天科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佛光山寺(1999)。金光明經齋天科儀。高雄:裕隆佛教文物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佛光山普賢寺(1987)。華山齋天科儀。高雄:裕隆佛教文物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無著道忠(1997)。禪林象器箋。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王雲五(1985)。雲笈七籤。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任繼愈(1998)。宗教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星雲(1995)。儀制。佛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星雲(1999)。佛教常識。高雄:佛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守元(1999)。玉皇經。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廣慈(1989)。供佛齋天科儀。台北:金賞資訊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金岡秀友(1980)。金光明經の研究。東京:大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遵式(1987)。金光明懺法補助儀。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知禮(1987)。金光明最勝懺儀。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覺岸(1987)。續釋氏稽古略。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宗曉。金光明照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馮修齊(2004)。晨鐘暮鼓--佛教禮儀。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釋星雲、慈怡(198812)。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智顗(1987)。金光明經文句。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志磐(1987)。神煥篇。佛祖統記。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止湖(2003)。懺悔功德--《金光明經》。法海慈航:佛教典籍•法系宗派。上海:上海古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任繼愈(1985)。《金光明經》的衛世護法和懺悔思想。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柳啟戎(1977)。齋天儀規「金光明經齋天科儀」。佛教修學要典。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田村圓澄(2002)。『金光明經』(佛•天王•鬼神:『金光明經』の受持者ほか)。古代國家と佛教經典。東京:吉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吉田實盛(1991)。金光明經典の漢譯と儀禮:天台宗での受容を中心として。鹽入良道先生追悼論文集:天台思想と東アジア文化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馬淵和夫(1974)。『懺悔滅罪金光明經傳』について。國語國文學論集。東京:風間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阿財(1996)。敦煌寫卷《懺悔滅罪金光明經傳》初探。慶祝潘石禪先生九秩華誕敦煌學特刊。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