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金門話中反映的僑鄉文化
書刊名:東華中國文學研究
作者:謝佳玲
出版日期:2008
卷期:6
頁次:頁101-129
主題關鍵詞:金門話僑鄉文化南洋文化語言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7
海島金門自古由於土地貧脊、戰禍頻繁,人民生活困苦。早年由於島上出海容易,因此許多鄉人紛紛離鄉出洋謀生,尤以南洋爲多。鄉人出洋有所成就後,或衣錦還鄉,帶回僑居地的語言、文化風俗;或寄僑匯造福親族、鋪橋、興學、建洋樓,也因此在當地形成特殊的僑鄉文化。這樣的文化特色除了表現在建築、日常飲食、服飾、習俗外,在文學作品及地方語言中亦屢見此文化現象的展現。本文即以金門話爲研究對象,採取文化語言學的觀點,分別就南洋文化直接輸入當地的文化現象及落番時空情境下於地方自然生成的文化產物兩方面,來探討金門話在語音、語彙、語義中所展現的這種僑鄉文化現象。一方面可以看到語言因文化接觸而產生的影響,一方面亦可從語義的內涵理解當時的文化情境。
期刊論文
1.江柏煒(20011200)。「落番」與歸鄉--近代金門的海外移民及僑鄉文化。金門,7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柏煒(2003)。出洋客的故事--一頁動人的史詩。金門季刊,72,1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漢光(1968)。金門語研究。福建文獻,3,58-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樹清(20041200)。原鄉與異鄉--金門的南洋移民與僑鄉文化。金門宗族文化,1,57-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火木。東南亞海外僑社對僑民教育發展之貢獻--以金門縣僑社為例(1912-2004年)。「海外華人與僑民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屏生。金城方言的語音系統。中華民國聲韻學會第12次年會暨第3屆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清華大學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文識(2003)。金門諺語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江柏煒(2004)。閩粵僑鄉的社會與文化變遷。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2002)。金門華僑誌。金門縣: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金門縣文獻委員會(1960)。金門縣志。金門:金門縣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洪乾祐(1999)。金門話考釋。北縣:稻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洪乾祐(2004)。金門話研究。北市:文史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屏生(2006)。台灣漢語方言的語音和詞彙--論述篇。台南市:開朗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在全(2006)。泉州文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振良(2003)。金門方音語詞彙編。金門縣:金門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天厚、林麗寬(1996)。金門俗諺採擷。北縣:稻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樹清(1996)。金門族群發展。北縣:稻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樹清(2004)。消失的戰地:金門世界文化遺產顯影。新新聞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居然、王復泰(1987)。馬來亞語.漢語辭典。北市:名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歐陽柏燕(2005)。砲彈擊落一個夢。北市: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顏立水(1998)。金門與同安。北縣:稻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蘇新春(1997)。漢語詞義學。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楊樹清(2001)。金門田野檔案。北縣:稻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金門縣政府(1991)。金門縣志。金門:金門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羅常培(198909)。語言與文化。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如龍(1997)。福建方言。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顏炳洳(20060727)。東洲好車鼓,http://www.kmdn.gov.tw/show_night.asp?night_id=2006_7_27_20_15_48。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連茂(2006)。明清以來閩南海外移民家庭結構淺析:以族譜資料為例。泉州文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