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蓑衣拓本的裝裱探討
書刊名:書畫藝術學刊
作者:許兆宏
作者(外文):Xu, Zhao-hong
出版日期:2009
卷期:6
頁次:頁315-332
主題關鍵詞:拓片蓑衣拓本冊頁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
  • 點閱點閱:35
將石碑拓片裝裱成冊頁的形式舊稱「蓑衣裱」,其製作是以冊頁版面的尺寸配合拓片的文字大小、每行字數…等,經過事前的估算、編排後,才將拓片裁切裝裱成冊,所以現今見到的不少碑帖,其版面中的文字其實是裁切後的字條相互拼接組合而來,而非石碑原有的文字格式。拓片可以複製文字、圖像,在印刷術尚未發達前是做爲知識傳播的一種工具,隨著書法藝術的興盛,拓片技術成了複製名家法書的最佳方式,也讓學習書法之人見到最近似真跡的範本,而將碑帖拓片裝裱成拓本,在觀賞閱讀、習字臨摹上不僅具有方便及實用的功能,經裝裱後在保存上也更加容易、外觀質感也更加提升。蓑衣裱的拓本在現今書畫裝裱上已較少使用,但此種裝裱形式過去仍留存不少字帖,這些字帖經過長時間的變化後,在保存狀況上也會產生諸多問題,若能瞭解其裝裱方式及製作的相關問題,仍可應用於文物保存修復領域中。
圖書
1.馬子云(1988)。金石傳拓技法。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Carter, T. F.、胡志偉(1968)。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及其西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佩珠(2003)。傳拓技藝概說。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書華(1962)。中國印刷發展史。香港:新業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范曄(1990)。後漢書。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彥遠(2005)。法書要錄。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管永星(2001)。中國碑帖真偽鑒別。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震方(1982)。碑帖敍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葉昌熾(1998)。語石。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康建國(2005)。中國書畫裝裱技法。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周嘉胄、田君(2003)。裝潢志。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康有為(199901)。廣藝舟雙楫。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廖新田(19930000)。清代碑學書法研究。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馬子雲、施安昌(1993)。碑帖鑒定。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何碧琪(2003)。《淳化閣帖》傳世版本系統研究。袐閣皇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