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語音之僵化現象與教學對策--以高級華語程度之印尼、俄羅斯、韓國人士為例
書刊名:臺灣華語文教學
作者:何沐容
出版日期:2008
卷期:2008:1=4
頁次:頁21-30
主題關鍵詞:語音教學僵化現象中介語負遷移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
期刊論文
1.林奕高、王功平(2005)。印尼留學生習得漢語塞音和塞擦音實驗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2005(4),59-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吉蓮(2006)。對韓國大學生語音初級階段教學的難點分析。吉林華橋外國語報,2,74-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君華(1997)。俄漢元音對比的新嘗試。中國俄語教學(季刊),1,54-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宋時黃(2003)。針對韓國學生華語語音教學之網站課程設計。第三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何善芬(2002)。英漢語言比較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玉婷(2006)。印尼語漢語語音比較及漢語語音教學。河北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夏洋(2005)。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語言遷移現象研究。黑龍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柯遜添(1999)。國語正音特殊教本。台北:國語日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葉德明(2002)。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基礎。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葉德明(2005)。華語語音學--上篇:語音理論。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Ellis, Rod(1994)。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8.劉珣(2002)。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簡論。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