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海危機中武裝衝突法之運用與探討
書刊名:軍事社會科學專刊
作者:蔡國堂
出版日期:2008
卷期:5
頁次:頁189-232
主題關鍵詞:武裝衝突法戰爭法聯合國憲章日內瓦公約海牙法公約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
  • 點閱點閱:24
期刊論文
1.羅俊宏(20051200)。中共對臺「三戰」策略運用之研析。復興崗學報,85,45-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虎華(2005)。國際人道法的定義。中共政治大學學報,23(2),141-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子明、司利芳(2000)。軍事鬥爭準備中的法律問題研討會學術觀點綜述。西安政治學院學報,13(6),6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章念慈(2005)。不斷變化之中、美、臺三角關係。中共評論,2(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甚長(1998)。後冷戰時期中共對臺壓力之選擇及其戰略思維之研究。復興崗學報,18(7),34-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耿等(2004)。亞太地區武裝衝突法研討會綜述。西安政治學院學報,17(4),71-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韓毓傑(2004)。現代化國軍應有的法律素養。國防管理學報,25(1),69-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洪陸訓(20060100)。中共的「法律戰」與《反分裂國家法》。展望與探索,4(1),63-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潘進章(20041001)。共軍開展「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之戰略涵義。中華戰略學刊,93(秋),154-1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俞正山(2001)。實施武裝衝突法:保障『軍事需要』,實現『人道要求』。西安政治學院學報,14(6),56-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俞正山(200108)。武裝衝突法。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08)。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 ps Republic of China。  new window
3.Atkeson, Edward B.(200801)。China: The Stirring Dragon Army。  new window
4.荀恆標。現代戰爭中的法律戰。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福坤(1993)。軍法學辭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瑞忠。舆論戰、心理戰、法律戰300問。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般雄(2000)。新干渉主義。北京:新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Better, Ingrid(2000)。The Law of War。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new window
9.梅汝墩(2005)。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Gutman, Roy、Rieff, David、席代岳(2002)。戰爭的罪行。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Shearer, I. A.、陳錦華(1999)。國際法。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鐵崖(1995)。國際法。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俞寬賜(2005)。國際法新論。臺北:啓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蔡國堂(2007)。中共『遵守性』法律戰可能運用方式。第二戰場--透視中共法律戰的真相。黎明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國堂(2007)。中共保護性法律戰可能運用方式。第二戰場--透視中共法律戰的真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一鳴(2004)。虐俘事件之新聞危機處理。美軍推翻海珊後政權重建之政治作戰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國堂(2007)。中共制裁性法律戰可能運用方式。第二戰場--透視中共法律戰的真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