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自信心與運動表現--以個人的職業乒乓球生涯為例
書刊名:文化體育學刊
作者:孫千嵐 引用關係林清和
作者(外文):Sun, Chien-lanLin, Ching-ho
出版日期:2007
卷期:5
頁次:頁131-138
主題關鍵詞:腦波α波乒乓球自信心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
  • 點閱點閱:49
本文的目的旨在說明(一)自信心的培養對優秀運動員的幫助(二)敘述腦波α波對運動員在克服比賽壓力或在比賽中如何突破逆境的方法與益處。本文是以自己為女子乒乓球運動員(年齡:24歲、球齡:15年、打法:刀板,兩面弧圈)的經歷和學習所獲得的知識、經驗予以分享。文中主要是敘述自己在選手生涯遇到的問題去尋找自己的盲點,因而瞭解要知道自己的極限才能突破困境(對自我探索的認識)接著發現自己的固執而導致許多次的失敗,後來便體會到此路不通,就要懂得變通的道理,而為追求更卓越的運動成就,去探討頂尖選手的特質進而發現腦波α波狀態時運動神經亦特別佳,便尋找方法訓練自己如何在比賽時處於α波狀態,然後學習思想能量開發中的三指法來幫助自己突破一直以來的心理障礙。爾後的比賽每當遇到壓力大的比賽或是在比賽中遇到逆境時都會運用三指法來恢復情緒,而逆轉局勢和保持優勢就不再是難以克服的心理障礙了。
期刊論文
1.Orlick,Terry、劉一民(19900900)。運動員的穩定性與自信心。中華體育季刊,4(2)=14,22-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碧琴(19910300)。自信心與運動表現。中華體育季刊,4(4)=16,21-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明華、Bernd, J.、Jose, S.(1996)。如何取得另一面的力量。台北縣:世茂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容曉歌(2003)。自信過一生。台北市:普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鳳儀、Bernd, J.、Jose, S.(1998)。希爾瓦定律。台北市:希代書版集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埵拱、志賀一雅(1995)。腦力提高術。台北市: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埵拱、志賀一雅、生命媒體研究會(1996)。潛能開發革命--開拓新世紀的生命媒體。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彭真、Burt, G.、Jose, S.(1997)。心靈動力--西瓦心靈術。台北縣:世茂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易唯(2006)。讓頭腦跳舞吧。台北縣:有名堂文化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魏珠恩、春山茂雄(2002)。翁巧革命。台北市:創意力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清和(2001)。教練心理學。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清和(2005)。心身優勢活出精華。三重市: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