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政治波普藝術之毛澤東樣板畫脈絡解析--以王廣義《大批判》系列為例
書刊名:成藝學刊
作者:張玉音
作者(外文):Chang, Yu-yin
出版日期:2009
卷期:3
頁次:頁47-82
主題關鍵詞:政治波普王廣義毛澤東樣板畫中國當代藝術Political PopWang, Guang-yiMao, Ze-dongPropaganda from the time of Mao, Ze-dong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37
期刊論文
1.王受之、磐年(19940800)。中國大陸現代美術史。藝術家,39(2)=231,434-4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受之、磬年(19930200)。中國大陸現代美術史。藝術家,36(2)=213,330-3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永芬(20060900)。大批判--社會主義的視覺經驗 論王廣義作品。藝術家,63(3)=376,442-4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孫立銓(19961100)。美術創作中的「臺灣版圖」--談臺灣的政治性藝術。炎黃藝術,82,88-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名潞(20080100)。斷裂的重現--從國際和本土意義「85新潮」。典藏今藝術,184,104-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Merewether, Charles、典藏今藝術編輯部(20040600)。關於社會主義視覺經驗--王廣義訪談錄。典藏今藝術,141,70-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栗憲庭(2000)。重要的不是藝術。南京:江蘇美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履生(2000)。新中國美術圖史(1949-1966)。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鵬令(1999)。鄧後中國--問題與對策。台北:時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教學改革小組(1959)。中國現代文學史參考資料。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惺嶽(2002)。中國油畫百年史--二十世紀最悲壯的藝術史詩。台北:藝術家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夏志清(1974)。一九五八年的大陸文學。台北:純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名潞(2006)。牆:中國當代藝術的歷史與邊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名潞(1991)。中國當代美術史1985-198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學稼(1953)。由文學革命到革文學的命。香港:亞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小島朋之、翁家慧(2001)。「中國」現代史:中共建國五十年的驗證與展望。台北:五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Smith, Edward Lucie、陳麥(1988)。1945年以後的現代視覺藝術。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Kant, Immanuel、宗白華、韋卓民(1986)。判斷力批判。臺北:滄浪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徐瑜(1986)。中共文藝政策析論。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高名潞(2001)。世紀烏托邦:大陸前衛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毛澤東(1991)。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Bürger, Peter、蔡佩君、徐明松(1998)。前衛藝術理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鄭竹園(1992)。大陸政經巨變與中國前途。臺北:五南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明賢、嚴善錞(2000)。新中國美術圖史,1966-1976。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逸(1989)。學生真正的訴求--反對貪污。天安門大論戰。台北:故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秋雲(1966)。談胡先生的「五把刀子」。胡風文藝思想批評彙集。北京:北京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