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華歷史教學》與當代臺灣歷史教改:以教科書為中心的討論
書刊名:歷史教育
作者:莊德仁
出版日期:2009
卷期:15
頁次:頁251-278
主題關鍵詞:核心能力教改課綱清華歷史教學教科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4
臺灣自民國七十六年解嚴以來,解放改革的浪潮影響到歷史教育:其改變以往師範體系壟斷教職,與國立編譯館一版獨大的部編本教科書,繼而出現一綱多本的教科書與核心能力納入歷史課綱等諸新現象。而強調歷史學科教育的獨特性、介紹當代英國歷史教育改革理論、重視與中國和歐美地區的交流、關心且領導臺灣歷史教改、鼓勵勸誘臺灣歷史教師參與的《清華歷史教學》,於民國八十一年創刊,原是針對暑期中學教師進修班主辦的刊物,但在教改期間,其主要負責人是課綱的起草與召集人,也是新教科書的作者,透過其官方與民間的奧援,影響著歷史教改的發展。然造成現今臺灣歷史教育改革未臻完善,筆者認為有以下四種可能:現今臺灣大考歷史考試評量方向的搖擺,與不符歷史核心能力;教育改革理念分歧,且相應配套與宣傳理念的措施不足;一綱多本體制讓改革與政經力量結合,卻減弱其正當性;一綱多本教科書的改革,根本不是臺灣歷史教育問題的癥結。造成上述現象,與教改肇始自對傳統的部編本教科書的不滿,故直接促成多元選擇教科書的出現有密切相關。此也讓標榜介紹歷史教學新理論與教學法的《清華歷史教學》,轉而成為從事改造歷史教科書新面貌的執行者,此種錯置,遂造成上述四種現象。
期刊論文
1.陳冠華(19990900)。英國歷史教育改革理念之歷史科的內容。清華歷史教學,10,24-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樑楷(1996)。教育改革應以學科本質為重。清華歷史教學,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蔚群(20041100)。考試能否檢驗教學的成果?。清華歷史教學,15,97-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元(1999)。新歷史教科書的理念與實際。清華歷史教學,1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元(2004)。做點課堂教學實驗。清華歷史教學,15,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元(2007)。如何在一學期內教完中國歷史。清華歷史教學,18,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艾什比、劉城(19931200)。歷史課堂的史料教學。清華歷史教學,2,109-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元、駱月絹(19960800)。十一歲兒童歷史認知能力初探。清華歷史教學,5,4-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元(20050500)。加強歷史教學深度的一些想法。清華歷史教學,16,6-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孟玲(19960800)。知識與實際:英國歷史教學改革的成果與問題淺析。清華歷史教學,5,50-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元(1993)。清華歷史教學發刊辭。清華歷史教學,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彼得、周孟玲(19940600)。兒童學習歷史的進程。清華歷史教學,3,5-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葉小兵(1993)。簡介英國對學生歷史意識的最新研究。清華歷史教學,2,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葉小兵(1997)。對歷史教科書作用的反思。清華歷史教學,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元(1996)。懷念狄更遜先生─兼談歷史教育的研究。清華歷史教學,17,138-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冠華(1996)。從一份歷史科聯考試題引起的一些感想。清華歷史教學,7,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馮一下(1996)。普通高考歷史命題改革述評。清華歷史教學,7,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元(2005)。老師談教學─歷史教學篇讀後。清華歷史教學,15,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杜正勝(1995)。歷史教學的解放。清華歷史教學,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孝悌(1999)。我對高中歷史教科書的一些想法。清華歷史教學,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元(1993)。多讀一點書 少考一點試。清華歷史教學,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弘祺(2005)。一綱多本:教育政策與問題的反思之一。當代,220,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周樑楷(1996)。歷史思維與教學目標:高中「世界文化(歷史篇)」課程大綱的擬定。清華歷史教學,5,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元(1996)。歷史教學需要轉型。清華歷史教學,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單兆榮(2001)。教科書只是工具。清華歷史教學,1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Hug, Wolfgang(1999)。《世界歷史概況》一本處於理論和實踐交叉點的歷史教科書。清華歷史教學,9,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張元(1997)。國中歷史「宋遼夏關係」的教學設計。清華歷史教學,8,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周孟玲(1997)。需要有公開明確的評量目標。清華歷史教學,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劉淑真(1999)。高中歷史「明朝社會與經濟」一節的講授。清華歷史教學,9,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蔡蔚群(2005)。沒有學生的歷史課。清華歷史教學,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張元(1994)。教無止境。清華歷史教學,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張元(2002)。我們需要教學方法的調查。清華歷史教學,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周樑楷(1993)。慎思明辨、融會貫通:歷史科測驗目標與命題注意事項。清華歷史教學,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葉小兵(1996)。美國的歷史科國家標準中對歷史思維的說明。清華歷史教學,5,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