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理國張勝溫《梵像卷》羅漢畫研究
書刊名: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
作者:李玉珉
作者(外文):Lee, Yu-min
出版日期:2010
卷期:29
頁次:頁113-156+271
主題關鍵詞:梵像卷十六羅漢大理國南宋四川影響張玄Handscroll of Buddhist imagesSixteen arhatsDali KingdomSouthern SongInfluence of SichuanZhang Xu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6
  • 點閱點閱:168
本文旨在探究大理國張勝溫《梵像卷》「十六羅漢」的風格特徵和稿本來源,並根據其配置和構圖,管窺大理國佛教信仰的一些特質。  仔細比較《梵像卷》「十六羅漢」和五代至南宋羅漢畫風格的特徵,筆者認為,南宋杭州、寧波一帶的羅漢畫影響《梵像卷》「十六羅漢」的可能性應微乎其微。又因《梵像卷》「十六羅漢」的畫面表現與蘇軾在海南收得張玄《十八大阿羅漢》後所作的贊語頗為契合,故推測《梵像卷》的「十六羅漢」很可能是依據蜀地畫家張玄的稿本繪製而成。又因《梵像卷》中的「十六羅漢」、「南无釋迦佛會」和「祖師圖」為一有機組合,這段畫作以「南无釋迦佛會」為中心,以昭穆雁翼的結構,一方面顯示雲南祖師亦似羅漢一般,在世間護持佛道,宣揚正法;另一方面則在表現雲南佛教源遠流長,上承釋迦牟尼的佛教正統。
期刊論文
1.李玉珉(20050900)。〈梵像卷〉作者與年代考。故宮學術季刊,23(1),333-366+6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邱映曦(2005)。談網路拍賣市集之電子交易安全。資訊與電腦,72-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段玉明(1997)。大理國周邊關係。雲南社會科學,199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鈴木敬、魏美月(19911100)。中國繪畫史--大理國梵像卷。故宮文物月刊,9(8)=104,130-1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偉卿(1990)。大國梵像卷總體結構試析─張勝溫畫卷學習札記。雲南文史叢刊,1990(1)/199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玉珉(1992)。梵像卷釋迦佛會、羅漢祖師像之研究。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中國藝術文物討論會。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5-2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侯沖(2005)。南詔觀音佛王信仰的確立及其影響。新竹。85-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Matsumoto, Moritaka(1976)。Chang Sheng-wen's Long Roll of Buddhist Images: A Reconstruction and Iconology,Princeton。  new window
圖書
1.(唐)裴孝源(1993)。貞觀公私畫史。貞觀公私畫史。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奈良國立博物館(2009)。聖地寧波:日本仏教1300年の源流--すべてはここからやって来た。奈良:奈良國立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平林文雄(1978)。參天台五臺山記。參天台五臺山記.校本並に研究。東京:風間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崎富士彥(1985)。日本の美術:羅漢圖。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1990)。羅漢畫。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叔武(1986)。大理行記校注.雲志略校。昆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段金錄、張錫祿(2000)。大理歷代名碑。雲南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故宮博物院藏畫集編輯委員會(1978)。中國歷代繪畫:故宮博物院藏畫集(1)。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木芹(1990)。南詔野史會証。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僧伽提婆(1983)。增一阿含經。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歐陽修(1975)。新唐書。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徽宗(1983)。宣和畫譜。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郭若虛(1983)。圖畫見聞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釋玄奘(1983)。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鈴木敬、魏美月(1987)。中國繪畫史。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國立故宮博物院(1971)。秘殿珠林續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楊學政、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1999)。雲南宗教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98301)。入大乘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彥遠(1983)。歷代名畫記。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趙希鵠(1983)。洞天清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贊寧(1983)。宋高僧傳。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黃休復(1983)。益州名畫錄。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鄧椿(1983)。畫繼。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李霖燦(19820000)。南詔大理國新資料的綜合研究。臺北:故宮博物院。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蘇軾(1983)。東坡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書畫研究中心(2008)。宋畫全集(第七卷第一冊)。宋畫全集(第七卷第一冊)。杭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鈴木敬(1983)。中國繪畫總合圖錄(第3卷)。中國繪畫總合圖錄(第3卷)。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清)吳偉業(1983)。梅村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段成式(1993)。寺塔記,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清)丁觀鵬(1992)。法界源流圖,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北宋)司馬光(1983)。資治通鑑,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83)。佛說彌勒下生經,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宋)范仲淹(1983)。范文正別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83)。佛說彌勒大成佛經,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83)。舍利弗問經,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脫脫(1977)。李處耘附李繼和傳。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