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沿著虛線的細節--珍.康萍《凶線第六感》的「細節語言」
書刊名:電影欣賞學刊
作者:蔡林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sai, Lin-chin
出版日期:2009
卷期:27:4=140
頁次:頁153-164
主題關鍵詞:珍.康萍細節特寫類型電影Jane CampionDetailClose-upGenre fil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
  • 點閱點閱:51
期刊論文
1.廖咸浩(19941100)。藍色鋼琴女 : 《鋼琴師和她的情人》與《藍色情挑》中的音樂,情欲,自由與弱勢論述。中外文學,23(6)=270,41-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黃毓秀(19941100)。肉身中的女性再現:《鋼琴師和她的情人》。中外文學,23(6)=270,55-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慧如(2006)。邊緣現身:試分析《好色女孩》與《鋼琴師與她的情人》兩部影片中的族裔論述與策略。電影欣賞,24(4)=127,97-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沈曉茵(2005)。“Heat and Pleasure Down Under: Holy Smoke and Its Challenges。Tamkang Review: A Quarterly of 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s,35(3/4),61-85。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江怡菁(2006)。重新書寫亨利.詹姆斯的《仕女圖》: 珍.康萍之女性觀點及影像詮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蘇柏帆。能言之沈默:珍‧康萍 <鋼琴師與她的情人> 之心理分析觀點,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Andrew, Geoff(2005)。導演視野--遇見250位世界名著導演。台北市:麥田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蘭‧巴爾特、李幼蒸(2008)。寫作的零度。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ordwell, David、Thompson, Kristin、曾偉禎(2001)。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紀蕙(1994)。文學與藝術八論--互文、對位、文化詮釋、異質符號系統交集的設釋問題。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Eagleton, Terry、吳新發(1993)。文學理論導讀。臺北: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Stam, Robert、陳儒修、郭幼龍(2002)。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Crang, Mike、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2003)。文化地理學。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吉莉恩.蘿絲、王國強(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群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Giannetti, Louis(1997)。認識電影。認識電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建國(2006)。主客之間。文化的視覺系統Ⅱ:日常生活與大眾生活。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周蕾(2006)。幻影學門。文化的視覺系統Ⅱ:日常生活與大眾生活。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Cline, Rich。When the Myths Don Fit。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Mulvey, L.(1989)。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Visual and Other Pleasure--Language, discourse, society。London, UK:Bloomington:Macmilla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