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設計史與設計理論探討產品設計之減法思維
書刊名:樹德科技大學學報
作者:高義傑劉念德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Kao, Yi-chiehLiu, Nein-te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3:1
頁次:頁97-116
主題關鍵詞:減法思維簡約設計思維Minus thinkingSimpleDesign think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黃台生(20071200)。產品造形意象元素設計系統之研究--以行動影音產品為例。設計學報,12(4),59-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坤安(20061200)。造形複雜度認知與視覺記憶關係之探討。設計學報,11(4),99-109+1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世文、傅飛亮(2006)。文學藝術的本質:集體無意識和原型--論榮格的原型批評理論。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6(5),56-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銘煌、鄭仕弘(20041200)。原型理論與原型設計。設計學報,9(4),1-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彭亞麗(2004)。論「減法」設計。藝術百家,78,154-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穆寶寧、穆亞平、顧蓉、肖霖(2008)。中國傳統美學思想在極簡風格家具中的傳揚初探。西北林學院學報,23,192-1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薛青(2009)。產品形態簡約設計之初探。商場現代化,585,23-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佩玲(1999)。設計文化新啟蒙--日本設計美學初探。1999跨世紀人文科技國際設計學術交流研討會,199-2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Hsu, Chia-Wen、Liu, Nien-Te、Liu, Chia-Wei、Chen, Tzu-Yu(2009)。A Study of the Classification for Simplification Design of Products。IASDR 2009。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呂維(2005)。極簡主義思維下的產品設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中川聰、張旭晴(2006)。通用設計的教科書。臺北:龍溪國際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Meyer, James(2000)。Minimalism。London:Phaidon。  new window
3.Bhaskaran, Lakshmi、羅雅萱(2008)。當代設計演化論。臺北:原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平、潘琳(2001)。綠色設計。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原研哉、黃雅雯(2005)。設計中的設計。臺北市:龍溪國際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Gold, Rich、郭彥銘(2008)。夠了!創意。臺北:馬可孛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後藤武、深澤直人、佐佐木正人、黃友玫(2008)。不為設計而設計=最好的設計--生態學的設計論。台北市:漫遊者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Ferebee, Ann、吳玉成、趙夢琳(2002)。現代設計史:自維多利亞時期至今的設計風格。台北市:胡氏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Norman, Donald A.、卓耀宗(2007)。設計&日常生活:如何選擇安全好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受之(2001)。世界現代美術發展。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Sparke, Penny、Hodges, Felice、Coad, Emma Dent、Stone, Anne、Aldersey-Williams, Hugh、李玉龍、張建成(2000)。新設計史。台北:六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Rashid, Karim(2003)。The International Design Yearbook 2003。London: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new window
13.渡邊米英、麥盧寳全(2007)。無印良品的改革。台北:小知堂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Mcdonough, William、Braungart, Michael、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2008)。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臺北縣新店市:野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盧永毅、羅小未(1997)。工業設計史。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鈴木大拙、陶剛(1997)。禪與日本文化。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崇宏(2001)。設計理論與價值。台北:田園城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Maeda, John、黃秀媛(2007)。簡單的法則。台北:天下遠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Fischer, Volker(1989)。Design Now: Industry or Art?。München:Prestel-Verlag。  new window
20.皮朝綱(1995)。禪宗的美學。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受之(2002)。世界現代設計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莊靖、Sudjic, Deyan(2009)。被設計淹沒的世界。台北:漫遊者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Morrison, Jasper、Fukasawa, Naoto(2007)。Super Normal: Sensations of the Ordinary。London:Springer Verlag。  new window
24.Tan, Jackson、羅雅萱(2008)。無用設計--32位頂尖設計師的永續創意。臺北市: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余虹儀(2008)。愛X通用設計:充滿愛與關懷的設計概念。臺北市:網路與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李佩玲(2006)。觀美如霧:一種觀看的框架。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李佩玲、黃亞紀(2008)。日本的手感設計。臺北市:麥浩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官振萱(2007)。創意亞洲現場--探索十大設計師創意力。臺北市:天下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曹方、鄔烈炎(2001)。現代主義設計。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李佩鈴(2002)。和風賞花幕:日本設計美學的演繹。臺北:田園城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林銘煌(2005)。ALESSI 義大利設計精品的築夢工廠。臺北:桑格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藉耘(2008)。淺析外國美術史中的減法設計及其對現代設計的影響,http://www.bianjbu.net/post/1148.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