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適應變遷的集合住宅外牆構件設計研究--以開放建築理論爲例
書刊名:建築學報
作者:陳信安 引用關係李皇良
作者(外文):Chen, Shin-anLi, Huang-liang
出版日期:2011
卷期:75
頁次:頁23-41
主題關鍵詞:開放建築支架體填充體外牆集合住宅Open buildingSupportInfillOuter-wallHous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2
期刊論文
1.蔡述彰(19950300)。國內高層集合住宅預鑄混凝土外牆工法之現狀。空間雜誌特別增刊. 建築技術,8,195-2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順治(19960400)。從「NEXT 21」近未來型集合住宅思考臺灣未來的集合住宅設計方向。空間,81,67-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世孟(1991)。從居住履歷探討住宅類型之演變及規劃設計之課題。建築師雜誌,195,18-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Kendall, Stephen(1994)。Prospects for Open Building in the U.S. Housing Industry。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Urban Housing: Towards the 21 Century: Planning, Design, and Technology。Taipei:Tainan。  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林草英、林宗州(1995)。集合住宅系統化工法技術性規範分析整理--主結構體部份。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政憲(2000)。高層集合住宅建築生產合理化之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魏浩揚、杜功仁(2003)。室內可拆組隔間牆系統之研發。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魏浩揚、杜功仁(2006)。開放住宅立面整合系統原型足尺模型之建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逸詠(1998)。建築構法在綠建築技術中應用之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魏浩揚(2004)。開放式建築填充體關鍵技術之研發。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史文成(2008)。單元式金屬帷幕牆開放式接頭防水設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胥直強(1999)。建築構法系統整合模型之建立--以集合住宅為例(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麗珠(2002)。開放式界面之建築構造理論(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Herzog, Thomas、Krippner, Roland、Lang, Werner(2004)。Facade Construction Manual。Chronicle Books Ltc.。  new window
2.『NEXT21』編集委員會(2005)。NEXT21その設計スピリッツと居住實驗10年の全貌。大阪:大阪ガス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賈倍思(1995)。長效住宅--現代建宅新思維。臺北: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友鋒、王小璘(1993)。國民住宅空間標準之建立。臺北: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住環境の計畫編集委員會(1993)。多樣な住宅計畫プロセス。住環境の計畫2住宅を計畫する。日本:彰國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