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返回知覺經驗--論梅洛-龐蒂身體現象學中知覺的首要地位
書刊名:東海哲學研究集刊
作者:季曉峰
出版日期:2010
卷期:15
頁次:頁157-170
主題關鍵詞:知覺身體意識哲學客觀思維現象學Maurice Merleau-Pon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2
知覺作為我們與世界前認識接觸的基本經驗,它超越主客二分,融合意識的主動性與身體的被動性,直接奠定著一切意識活動的背景。梅洛–龐蒂的身體現象學的主題就是從傳統知識論返回原初的知覺現象。本文試圖從現象學角度全面分析知覺的含義,從而指出經典哲學中,無論是經驗主義還是理性主義,都把知覺現象當作是無意義的感覺材料,並還原為給定的客觀世界。採取認識論姿態使我們丟失了知覺世界,同時也遺忘了科學的根基和價值,進而本文論證了超越意識哲學的客觀思維返回知覺經驗的必要性。
圖書
1.莫里斯.梅洛-龐蒂、薑志輝(2003)。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Merleau-Ponty, Maurice、王東亮(2002)。知覺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學結論。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2004)。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Descartes, René、龐景仁(1986)。第一哲學沉思集。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莫里斯.梅洛-龐蒂、姜志輝(2003)。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威廉.詹姆士、龐景仁(1987)。徹底的經驗主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大春(2005)。感性的詩學:梅洛--龐蒂與法國哲學主流。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Bunnin, Nicholas、余紀元(2001)。西方哲學英漢對照辭典。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Spiegelberg, Herbert、王炳文、張金言(1995)。現象學運動。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Merleau-Ponty, Maurice、楊大春、張堯均(2005)。行為的結構。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Kant, Immanuel、鄧曉芒、楊祖陶(2004)。純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