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農民的話語權問題--用話語分析的方法透視
書刊名:傳播與社會學刊
作者:楊慧瓊
作者(外文):Young, Bodhi
出版日期:2007
卷期:4
頁次:頁51-74
主題關鍵詞:農民話語分析話語權農民工FarmersDiscourse analysisRight of expressionMigrant worker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4
圖書
1.李彬(2003)。符號透視:傳播內容的本體詮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Fairclough, N.、殷曉蓉(2003)。話語與社會變遷。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Foucault, Michel、劉北成、楊遠嬰(1998)。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約翰.彼得斯、何道寬(2003)。交流的無奈:傳播思想史。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丁末(2006)。從博客傳播看中國話語權的再分配--以新浪博客排行榜為個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慧星、李克欽(2007)。話語權的重構-論經濟全球化境遇中的意識形態弱化問題及其對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曉朋(2006)。尊重受眾話語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豔平、劉妙妙(2007)。關注基層社會和諧--當前農民「話語權」淺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永生(2003)。話語分析五十年:回顧與展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托伊恩•A•梵•迪克(2003)。作為話語的新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東升、姜曉寧(2006)。互聯網對公眾話語權的影響--一個基於公共領域理論的初步分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強(1993)。當代中國社會分層與流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敬波(2007)。淺談大眾傳媒之雙刃劍--話語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勤、丁潔(2006)。新聞傳播環境與話語權的關係探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璋慧(2006)。從博客看平民話語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祁林(2003)。以BBS為例論網路話語權的有限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祁媛、高劍甯、梁蘭(2006)。關於報紙中農民工報導的調查--兼析農民工話語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邱澤奇(2004)。當代中國社會分層狀況的變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周春霞(2005)。論農村弱勢群體的媒介話語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周海濤(2004)。農民話語權的表達與傳媒作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吳衛華(2006)。重塑話語權;網路時代電視媒體的發展策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吳曉明(2004)。媒介傳播中的話語權傾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祝敏青(2005)。多維言說空問中的話語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柴靜(2006)。話語權的另一半--調查性報導中的平衡原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馬慶株主編(1999)。漢語語法人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埃里希,弗羅姆(1987)。逃避自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敏直(2006)。西方客觀報導演變與話語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袁三標(2006)。從話語權視角看國家意識形態的現代性轉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高榕(2005)。試論弱勢群體媒介話語權的維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郝瀅(2005)。西方公共話語權及其在我國的發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曹國聖(2006)。從話語權視角看當代中國意識形態的走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傳俊、韓媛媛(2006)。論女性話語權的喪失與復得--解析阿特伍德的短篇小說(葛特露的反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張帆(2006)。誰剝奪了農民的電視話語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張明靖(2006)。政府新聞發佈與民眾知情權、話語權衝突與協調--以松花江污染事件為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張姍(2006)。公共新聞;角色定位與話語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張蘭(2006)。論BBS話語權與理性使用網路語言的引導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蔣欽揮(1999)。新聞角度與選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劉志順(2007)。女性話語權在廣告中的缺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廖藝萍(2006)。農民「話語權」與農村社會和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衛夙瑾(2004)。大眾傳媒與農民話語權--從農民工「跳樓秀」談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魏敏鋼(2006)。中國媒介資本的流向及其對弱勢群體話語權影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譚學純、趙莉(2006)。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語言教育對策和話語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闕祥才、桂勝(2007)。新農村建設視野下的農民話語權探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