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羽球雙打前三拍擊球戰術之探討
書刊名:嘉大體育健康休閒
作者:鄭賀珍 引用關係陳盛彬 引用關係林國欽黃全成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1:3
頁次:頁230-235
主題關鍵詞:羽球雙打發球接發球競賽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4
  • 點閱點閱:86
羽球雙打是一項講求技巧、速度、反應的運動項目,在短距離快球速的競賽中考驗著球員瞬間的擊球反應,為了要取得比賽的勝利,前三拍的擊球攻防更是比賽勝敗的關鍵,為了取得比賽的主控權,發球者只能藉由發球的節奏、落點、距離及發球的質量來控制對方,進而得到第三拍的攻擊機會。接發球則後發制人,利用準確的判斷以撲球、平推球、網前球做擊球配合的方式,來取得比賽的主導權。
期刊論文
1.涂國誠(20081200)。羽球雙打競賽時間結構及技術使用率的研究。運動教練科學,12,45-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強益(1994)。少年羽毛球運動員運動的耐力特點及其訓練。中國體育科技,30(2),19-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俊汕(20000800)。羽球雙打發球及接發球的理論與實際。大專體育,49,140-1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家昌(20040100)。羽球雙打短發球技術之探討。彰化師大體育學報,4,7-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田俊寧(2004)。羽毛球男子雙打發球方通過第三拍爭取主動的研究。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3(4),37-39+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溫卓謀(20001200)。不同發球前線索對羽球運動員回擊發球決策時間與擊球落點得分之影響。臺東師院學報,11(下),201-2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邱憲祥(20070300)。新修訂羽球規則對羽球運動的影響分析。中華體育季刊,21(1)=80,115-1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誠志、彭美麗、陶志翔、王文教、陳福壽、劉淑慧、北京體育科學學會(1994)。教練訓練指南。北京:北京體育科學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審定(1996)。國際羽球規則,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文教(1995)。中國體育教練崗位培訓教材--羽毛球,北京: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陸宜山、金廣江(1992)。羽毛球本知識講座(羽毛球、網球),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彭美麗、侯正慶(1998)。跟專家練羽毛球,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佳欣(2011)。男子羽球雙打比賽戰數分析--以2009 中華台北羽球公開賽前8 強為例,桃園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盧正崇、黃奕仁(2008)。羽球雙打前三拍技術之淺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