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趙宧光草篆書風--論晚明文人書寫的情意
書刊名:書畫藝術學刊
作者:蔡介騰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say, Jieh-terng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3
頁次:頁89-116
主題關鍵詞:書法晚明文人草篆意象趙宧光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1
晚明文人的書法表現出個性化的書寫,思想上的自由解放,將社會文化的衝擊矛盾轉變成恣意險奇的書風表達,個性解放思潮給書法帶來的強烈鮮明的表現形態。其中趙宧光的「草篆」是一鮮明的象徵,在以行草做為奇態表現的晚明時期,趙宧光的「草篆」有著時代性的矛盾表徵,既「慕古」,又有創新變格的意圖,表現於書寫上的自然逸態。由此來探討晚明文人書寫的情意,並藉此來檢視當代書寫的環境,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書寫的實用性減弱後,轉向藝術創作的聚焦不明等等。在這個進行式的過程中,不自覺反醒書寫表現方向,在西方文化的刺激,時代氛圍的感染,逐漸有許多新書藝的創作,而當代書法表現可否超脫傳統書寫模式,展現當代的氣息呢?
學位論文
1.崔祖菁(2009)。趙宧光書法及其書論研究(碩士論文)。南京藝術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董其昌。容台別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乾先、張在義(199208)。韓非子選譯。台北:錦繡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韓天衡(1999)。歷代印學論文選。西泠印社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傅山(1986)。霜紅龕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明] 皇甫錄著。皇明紀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大禮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左東嶺著(2010)。李贄與晚明文學思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瀚(1985)。風俗紀,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岱(1985)。自為墓誌銘,湖南:岳麓書社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樂。見聞雜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袁宏道撰(2011)。袁中郎尺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湯顯祖(2005)。湯顯祖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謀垔(2009)。續書史會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趙彥輝著(200512)。趙宧光資料整理與考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叢書集成續編。史部,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傅申(2008)。從陳淳到趙宧光的草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正成主編(2007)。中國書法全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趙宧光(200206)。寒山帚談‧〈用材〉,河北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朱和平等編(200912)。中國書畫史會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趙宧光(200206)。寒山帚談‧〈評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趙宧光(200206)。寒山帚談‧〈法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贄(201101)。焚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沈德符(201202)。萬曆野獲編,卷二六〈好事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董其昌(200206)。畫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董其昌(200206)。畫禪室隨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傅山(1986)。作自示兒孫 [山陽丁氏刊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屠隆(201111)。考槃餘事,卷三〈書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梁繡。評書帖。歷代書法論文選。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德旋。初月樓論書隨筆。歷代書法論文選。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