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非語言符號談中小學情感教育之建構
書刊名:靜宜人文社會學報
作者:崔淑慧王金國 引用關係劉濟良賈文彪
作者(外文):Cui, Shu-huiWang, Chin-kuoLiu, Ji-liangJia, Wen-biao
出版日期:2013
卷期:7:1
頁次:頁1-22
主題關鍵詞:情感教育非語言符號Emotional educationNon-verbal symbols情感情緒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3
期刊論文
1.朱小蔓(1999)。談和諧教育。深圳教育學院學報,6,23-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嘉祺(2005)。符號理論對情感教育的啟示。外國中小學教育,11,17-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啟斌(2002)。道德情感培育原則探新。上饒師範學院學報,5,75-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傅嬋(2003)。情緒智力與中小學生的情感教育。外國中小學教育,3,46-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韶剛(2002)。英國的PSHE情感教育模式評析。教育科學,1,23-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勵燁(2004)。從學生社會智力的發展談情感教學的實施。銅陵學院學報,1,17-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閻光才(2002)。教育的生命意識--由荒野文化與圜藝文化的悖論談起。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49-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羅良(2007)。情景教學的心理學診釋--評李吉林教育思想。教育研究,2,37-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羅彩蘇(2004)。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情感因素的調控策略。廣西教育學院學報,5,43-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胡佳(2006)。回歸精神的家園一當今中學校圜戶外空間設計營造的探討(博士論文)。中國美術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新陽(2008)。中小學情感教育缺位現狀與對策分析(碩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1994)。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北京市: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小蔓(1993)。情感德育論綱。南京市: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小蔓(2007)。情感教育論綱。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小蔓、梅仲蓀(1998)。兒童情感發展與教育。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傑群(2002)。非語言交際概論。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琦、劉儒德(2007)。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魚霞(1999)。情感教育。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雲貴彬(2006)。非語言交際與文化。北京市: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盧家媚(2001)。情感教學心理學。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龐學光(1992)。理性教育及其超越。天津市: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Feldman.R.S(2004)。普通心理學。北京市:人民郵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Langer, Susanne Katherina、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群(1986)。情感與形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邱明正(1993)。審美心理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朱光潛(1982)。朱光潛美學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吳淑惠(2012)。淺談情感教育之重要性,http://epaper.naer.edu.tw/index.php?edm no=35 & content no=943, 20120610。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