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先秦儒家論「情」思想之研究--以《論語》、〈性自命出〉、《孟子》、《荀子》為核心
作者:范家榮
作者(外文):FAN, CHIA-JU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陳福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先秦儒家〈性自命出〉性情情感情欲情緒Pre-Qin Confucians“Xing Zi Ming chu”QingNature and QingFeelingsDesireEmotion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本論文共分為七個章節:第一章緒論部分,主要在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確定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範圍,並介紹前人研究成果與反思。第二、三章著重在梳理先秦儒家之前、後期,包含《詩經》、《尚書》、《左傳》、《國語》、《論語》、〈孔子詩論〉、《易傳》、《孟子》、《荀子》、〈性自命出〉等先秦文獻中之「情」字義涵的內容、類型與其分析,本文認為「情」字義涵的發展實是多頭並進,且無比繁複的漫長歷程。第四章在探討先秦儒家對「性情」思想理論的理解。嘗試從以往以心性為主軸的分析、論述架構中,將「情」的位置凸顯出來,並且對於心性情之間的關聯性,加以說明與釐清。第五章在分析先秦儒家對「情欲」關係的理解。先是對情欲內容進行分類與描述,說明孔子、孟子、荀子、〈性自命出〉四者對於情欲之存有的肯定,其次再論述各家對治情欲的方式。第六章在分析先秦儒家對於喜怒哀樂四種主要情緒的理解。筆者嘗試以描述的方式呈現各家對於喜怒哀樂四種基本情緒的理解,以及各個情緒間不同著重的面向。第七章總結先秦儒家論「情」思想的特徵與各自間的差異之比較,以展示本文的研究成果,並指出其中不足之處,期待未來得以繼續深研。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even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is the foreword, explaining the motivation and goal of this study, establishing the method and scope, and introducing the results and reflections made by earlier scholars. The second and third sections sort out the contents, types and analyses of the word “Qing” in the Pre-Qin literatures, including Book of Poetry, Book of History, Zuo’s Annals, Discourses on the States, Analects, “Confucius on Poetry,” Book of Changes, Menzi, Xunzi, and “Xing Zi Ming chu”.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anings of “Qing” was diverse, complicated and long. The fourth section is an inquiry of the Pre-Qin Confucians’ understandings about “nature and Qing”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position of “Qing” among all the analyses and discourses concentrated on mind and nature and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ind, nature and feelings. The fifth section is an analysis of the Pre-Qin Confucians’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ased on “desire.” The first step is to categorize and describe the contents of desire, explaining the confirmation of desire by Confucius, Menzi, Xunzi and “Xing Zi Ming chu”. Then we will talk about how they dealt with desire. The sixth section inquires how the Pre-Qin Confucians understood happiness, anger, sorrow and joy, presenting how the different schools saw the four feelings and what aspects the four feelings focus on. The seventh section concludes with how the Pre-Qin Confucians discoursed on “Qing” and how their discourses differed from one another, which is to show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and point to the issues to be further explored in the future.
參考文獻

一、原典與原典註釋(依年代先後、姓名筆劃順序、國籍排列)

1.〔西漢〕孔安國 / 〔南宋〕金履祥:《尚書 十三卷 / 尚書表注 二卷》(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叢刊 第二~三種),臺北:中央圖書館,1991年。
2.〔西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3.〔西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4.〔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5.〔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6.〔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李學勤主編:《禮記正義 / 經解-喪服四制》,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7.〔東漢〕鄭玄箋注:《毛詩鄭箋》,臺北:學海出版社,2001年。
8.〔東漢〕趙岐注:《孟子趙注》,臺北:新興書局,1974年。
9.〔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10.〔魏〕王弼,〔晉〕韓伯康注,〔唐〕孔穎達疏:《周義正義.十卷》,臺北:廣文書局,1972年。
11.〔三國〕韋昭撰:《國語韋氏解》,臺北:世界書局,1968年。
12.〔梁〕皇侃撰,高尚渠校點:《論語義疏》,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13.〔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左傳正義-附校刊記》,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14.〔唐〕孔穎達正義:《宋單疏本尚書正義》,臺北:鼎文書局,1972年。
15.〔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考證》,臺北:世界書局,2000年。
16.〔北宋〕程頤,〔南宋〕朱熹:《易程傳、易本義》,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17.〔南宋〕朱熹:《詩經集註》,臺北:華正書局,1958年。
18.〔南宋〕朱熹集注,周鳳五導讀:《論語》,臺北:金楓出版社,1987年。
19.〔南宋〕朱熹集注:《四書集注》,臺北:世界書局,1970年。
20.〔南宋〕張栻:《孟子說》,收錄於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第19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21.〔元〕胡炳文:《四書通.孟子通》,收錄於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第20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22.〔元〕許謙:《讀四書叢說.讀孟子叢說(卷上)》,臺北:臺灣商務,1966年。
23.〔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24.〔清〕王念孫、王引之:《讀書雜志.荀子雜志(下冊)》,臺北:洪氏出版社,1976年。
25.〔清〕王先謙撰:《詩三家義集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26.〔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上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27.〔清〕李光地:《周易折中》,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
28.〔清〕阮元:《左傳(十三經注疏6)》,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29.〔清〕洪亮吉:《春秋左傳詁(上)》,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30.〔清〕段玉裁注、徐灝箋:《說文解字注箋》,臺北:廣文書局,1972年。
31.〔清〕俞樾:《群經平議》,收錄於 《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群經總義類.群經平議》,第17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32.〔清〕俞樾:《諸子平議》,臺北:世界書局,1973年。
33.〔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34.〔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35.〔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上)》,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36.〔清〕惠棟:《周易述.易微言下》,四川:巴蜀書社,1993年。
37.〔清〕劉文淇:《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臺南:平平出版社,1974年。
38.〔清〕康有為:《論語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39.〔清〕程樹德:《論語集釋(一)~(四)》,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40.〔清〕焦循、焦琥:《孟子正義(上冊)、(下冊)》,臺北:世界書局,1992年。
41.〔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42.〔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43.〔清〕蘇輿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44.于省吾:《諸子新證》,臺北:樂天出版社,1970年。
45.中國學會輯:《周秦諸子斠注十種》,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
46.王天海:《荀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47.王雲路、史光輝:《荀子直解》,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
48.王靜芝:《詩經通釋》,新莊:輔仁大學文學院,1981年。
49.北京大學哲學系注:《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
50.刑祖援、陳景新著:《古文孝經解讀》,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0年。
51.余培林:《詩經正詁》,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
52.吳怡:《新譯易經繫辭傳解義》,臺北:三民書局,2015年。
53.吳靜安撰:《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續(二)、(四)》,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54.吳璵註譯:《新譯尚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55.李零:《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56.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57.李夢生:《左傳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58.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學生書局,2000年。
59.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60.阮廷卓:《荀子斠證》,臺北:華南鑄字廠印刷,1959年。
61.來可泓:《國語直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62.季旭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63.尚學鋒、夏德靠譯注:《國語》,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64.屈萬里:《詩經釋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0年。
65.屈萬里註譯:《尚書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8年。
66.易中天注譯:《國語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
67.金啟華:《詩經全譯》,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
68.金景芳、呂紹綱:《周易全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69.南懷瑾、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70.徐元誥:《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71.涂宗流、劉祖信:《郭店楚簡先秦儒家佚書校釋》,臺北:萬卷樓,2001年。
72.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73.袁梅:《詩經譯注》,山東:齊魯書社,1985年。
74.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第一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75.高亨:《周易大傳今注》,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
76.高亨:《高亨著作集林.詩經今注(第三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77.張道勤直解:《書經直解》,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1997年。
78.張覺:《荀子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79.梁啟雄:《荀子柬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80.梁啟雄:《荀子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81.章詩同:《荀子簡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82.郭建勳注譯:《新譯易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83.陳偉:《郭店竹書別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84.陳偉等著:《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上)》,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6年。
85.陳鼓應、趙建偉:《周易注譯與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86.費振剛主編:《詩經詩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87.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88.黃錫全:《汗簡注釋》,臺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89.黃懷信:《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詩論》解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90.楊任之譯注:《尚書今譯今注》,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3年。
91.楊伯俊:《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92.楊伯俊:《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93.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上)、(下)》,臺北:源流文化事業書局,1982年。
94.楊柳橋:《荀子詁譯》,新竹:仰哲出版社,1987年。
95.楊朝明、宋立林等著:《新出簡帛文獻注釋論說》,臺北:臺灣書房,2008年。
96.董立章:《國語譯注辨析》,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3年。
97.熊公哲:《荀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98.劉師培:《荀子補釋》,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寧武南氏校印本,出版年不詳。
99.劉釗:《郭店楚簡校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0.鄧漢卿:《荀子繹評》,長沙:岳麓出版社,1994年。
101.駱瑞鶴:《荀子補正》,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年。
102.薛安勤、王連生注譯:《國語譯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103.謝大荒:《周易語解》,中和:大中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104.鍾泰:《荀子訂補》,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105.藍甲云:《周易通釋》,長沙:岳麓書社,2008年。
106.羅振玉:《增訂殷墟書契考釋(卷中)》,臺北:藝文印書館,出版年不詳。
107.〔英〕理雅各英譯、秦穎今譯:《周易》,長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
108.〔日〕竹添光鴻箋注:《毛詩會箋》,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年。
109.〔瑞典〕高本漢(Karlgren, Bernhard Johannes, 1889-1978)撰,陳舜政譯:《高本漢左傳注釋》,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9年。

二、專書研究(姓名筆劃順序、國籍排列)

1.《中國哲學》編輯部、國際儒聯學術委員會編:《郭店楚簡研究-中國哲學,第20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
2.《中國哲學》編委會編:《郭店簡與儒學研究-中國哲學,第21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3.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
4.丁原植:《楚簡儒家性情說研究》,臺北:萬卷樓,2002年。
5.王慶節:《道德感動與儒家示範倫理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6.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臺北:正中書局,1990年。
7.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三冊)》,臺北:正中書局,2005年。
8.何善蒙:《魏晉情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年。
9.余書麟:《中國儒家心理思想史(上)》,臺北:心理出版社,1994年。
10.李天虹:《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11.李明輝:《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12.李澤厚:《實用理性與樂感文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
13.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編:《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14.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15.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16.張立文等編:《性》,臺北:七略出版社,1997年。
17.梁濤:《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18.郭振香:《先秦儒家情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1年。
19.郭梨華:《出土文獻與先秦儒道哲學》,臺北:萬卷樓,2008年。
20.陳慧,廖名春,李銳:《天、人、性:讀郭店楚簡與上博竹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21.程兆熊:《儒家思想-性情之教》,臺北:明文書局,1986年。
22.黃意明:《道始於情:先秦儒家情感論》,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年。
23.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24.蒙培元:《中國哲學主體思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25.蒙培元:《心靈超越與境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26.蒙培元:《情感與理性》,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27.歐陽禎人:《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
28.賴區平,陳立勝編:《惻隱之心-多維視野中的儒家古典觀念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29.聶保平:《先秦儒家性情論》,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30.〔美〕江文思(James Behuniak Jr.)、〔美〕安樂哲(Roger T.Ames)編、梁溪譯:《孟子心性之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三、一般研究(依年代先後、姓名筆劃順序、國籍排列)

1.〔北宋〕李昉編纂,夏劍欽校點:《太平御覽(第四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北宋〕沈括著,張富祥譯注:《夢溪筆談》,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3.〔南宋〕王質:《詩總聞》,臺北:新文豐,1984年。
4.〔南宋〕張世南:《宦遊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5.〔南宋〕陳淳:《北溪字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6.〔南宋〕黎靖德編:《新校標點朱子語類.第一冊~第四冊》,臺北:世華出版社,1998年。
7.〔明〕王夫之:《船山全書(第六冊)》,長沙:嶽麓書社,1996年。
8.〔明〕王龍溪:《王龍溪語錄(卷八)》,臺北:廣文書局,1997年。
9.〔明〕顧炎武著,黃侃、張繼校勘:《原抄本日知錄(上)》,臺中:臺中市河北同鄉會,1958年。
10.〔清〕王筠:《文字蒙求》,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11.〔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鼎部第十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12.〔清〕阮元:《揅經室集(第三冊)》,一集卷八,「論語論仁論」,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3.〔清〕俞正燮:《癸已存稿.卷二》,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
14.〔清〕程瑤田:《通藝錄.論學小記》,收錄於 《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第9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5.〔清〕郝懿行:《郝懿行集(第一冊)》,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
16.〔清〕崔述:《讀風偶識》,臺北:學海,1992年。
17.〔清〕魏源:《魏源全集(第一冊)》,長沙:岳麓書社,2004年。
18.〔清〕羅焌:《諸子學述》,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19.丁原植:《郭店楚簡儒家佚籍四種釋析》,臺北:臺灣古籍,2004年。
20.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21.中國文物研究所編:《出土文獻研究(第六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22.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編:《孟子研究集》,臺北:臺灣書店,1963年。
23.方立天:《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上)》,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24.方孝博選注:《荀子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
25.毛子水:《荀子訓解補正》,臺北:華正書局,1980年。
26.王力:《中國語法理論(上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
27.王中江:《簡帛文明與古代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28.王仁祥:《人倫鑒識起源的學術史考察(魏晉以前)》,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
29.王利器,王貞民:《漢書古今人表疏證》,臺北:貫雅文化,1990年。
30.王邦雄:《韓非子的哲學》,臺北:東大出版社,1977年。
31.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的最後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
32.王淑俐:《青少年情緒的問題、研究與對策》,臺北:合記圖書出版社,1995年。
33.王博:《易傳通論》,北京:中國書店,2003年。
34.王博:《簡帛思想文獻論集》,臺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35.王襄:《王襄著作選集(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
36.王蕴智编著:《字學論集》,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4年。
37.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編,《考古學研究(六):慶祝高明先生八十壽辰暨從事考古研究五十年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
38.北京大學哲學系編:《中國哲學的詮釋與發展:張岱年先生九十壽慶紀念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39.伍曉明:《文本之『間』:從孔子到魯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40.朱心怡:《天之道與人之道-郭店楚簡儒道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41.池田知久:《池田知久簡帛研究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42.艾蘭、邢文編:《新出簡帛研究-新出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43.何淑靜:《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44.何淑靜:《荀子再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4年。
45.余冠英:《詩經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46.佚名著,桂第子譯注:《宣和書譜》,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
47.吳建偉:《上博戰國楚竹書(一)文字考辨》,濟南:齊魯書社,2013年。
48.吳森:《比較哲學與文化》,臺北:東大出版社,1993年。
49.李承律:《郭店楚簡儒教の研究》,東京都:汲古書院,2007年。
50.李明輝主編:《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年。
51.李建中主編、劉金波著:《中國古代文論範疇發生史-禮記卷:禮以潔情 樂以發和》,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
52.李家樹、吳長和:《漢字的演變和發展趨向》,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05年。
53.李學勤、謝桂華主編:《簡帛研究2001》,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54.李學勤:《古文字學初階》,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55.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1年。
56.李澤厚:《論語今讀》,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
57.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出版社,2014年。
58.沈建華:《饒宗頤新出土文獻論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59.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60.沈清松:《對比、外推與交談》,臺北:五南,2002年。
61.沉兼士:《沉兼士學術論文集.右文說在訓詁學上之沿革及其推闡》,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62.邢文編譯:《郭店老子與太一生水》,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63.周鳳五:《朋齋學術文集-戰國竹書卷》,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
64.林素英:《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65.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臺北:東大出版社,1987年。
66.邱德修:《上博楚簡(一)(二)字詞解詁》,臺北:台灣古籍,2005年。
67.金巨山:《諸子管見.荀子管見》,臺北:世界書局,1970年。
68.金春峰:《《周易》經傳梳理與郭店楚簡思想新釋》,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4年。
69.金景芳、呂紹綱、呂文郁:《孔子新傳》,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
70.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編:《長沙三國吳簡暨百年來簡帛發現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71.俞志慧:《君子儒與詩教:先秦儒家文學思想考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72.姜尚賢:《荀子思想體系》,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0年。
73.姜廣輝主編:《中國哲學.第24輯-經學今詮三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頁139。
74.段楚英:《詩經中的情歌》,武漢:武漢出版社,1994年。
75.胡毓寰:《孟子本義》,臺北:正中書局,1958年。
76.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外一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77.修海林:《古樂的浮沉-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歷史考察》,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7年。
78.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79.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
80.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81.唐君毅:《哲學概論(上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
82.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年。
83.晁福林:《上博簡〈詩論〉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84.時雪峰:《科技文獻信息檢索與利用》,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年。
85.涂可國:《儒學與人的發展》,濟南:齊魯書社,2011年。
86.涂宗流:《郭店楚簡平議》,香港: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2年。
87.袁廷棟:《哲學心理學》,臺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1985年。
88.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臺北:東大出版社,2016年。
89.高華平:《先秦諸子與楚國諸子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
90.高鴻縉:《中國字例(上冊)》,臺北:廣文書局,1964年。
91.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出土文獻研究視野與方法(第2輯)》,臺北,政大中文系,2011年。
92.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人道篇》,臺北:五南,1997年。
93.張立文:《中國哲學邏輯結構論(修訂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94.張奇偉:《亞聖精蘊:孟子哲學真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95.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96.張春興:《現代心理學》,臺北:臺灣東華書局,1995年。
97.張茂澤、鄭熊:《孔孟學述》,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
98.張舜徽:《周秦道論發微》,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99.曹建國:《楚簡與先秦《詩》學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
100.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01.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
102.梁濤編著:《孟子解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103.淺野裕一著,佐藤將之監譯:《戰國楚簡研究》,臺北:萬卷樓,2004年。
104.章太炎:《文始》,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
105.許兆昌:《先秦樂文化考》,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106.郭沂:《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7.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一卷》,《甲骨文字研究・釋龢言》,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
108.郭齊勇:《儒學與儒學史新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109.陰國恩、梁福成、白學軍:《普通心理學》,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8年。
110.陳大齊:《孟子待解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111.陳大齊:《荀子學說》,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89年。
112.陳大齊:《論語選粹今譯》,臺北:臺灣商務,1996年。
113.陳少明主編:《思史之間-《論語》的觀念史釋讀》,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
114.陳來:《仁學本體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115.陳來:《孔子.孟子.荀子:先秦儒學講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年。
116.陳來:《竹帛《五行》與簡帛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117.陳昭瑛:《荀子的美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118.陳昭瑛:《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119.陳桐生:《《孔子詩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120.陳訓章:《孟子管窺》,臺北:黎明文化,1984年。
121.陳寅恪:《陳寅恪先生論文集》,臺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
122.陳鼓應:《老莊新論(修訂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123.陳鼓應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
124.陳福濱:《兩漢儒家思想及其內在轉化》,臺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1994年。
125.陳福濱:《智與思-陳福濱哲學論文自選集》,新北市:輔大書坊,2016年。
126.陳福濱主編:《本世紀出土思想文獻與中國古典哲學研究論文集(上、下冊)》,臺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1999年。
127.陳福濱主編:《新出楚簡與儒家思想論文集》,臺北縣:輔大文學院,2002年。
128.陳劍:《戰國竹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29.傅佩榮:《傅佩榮解讀孟子》,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130.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131.傅偉勳:《從創造的詮譯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臺北:東大出版社,1990年。
132.傅斯年:《民族與古代中國史.性命古訓辯證》,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33.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
134.彭國翔:《儒家傳統的詮釋與思辨:從先秦儒學、宋明理學到現代新儒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
135.曾春海:《中國哲學史綱》,臺北:五南,2012年。
136.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137.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138.馮勝君:《郭店簡與上博簡對比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
139.馮觀富:《情緒心理學》,臺北:心理出版社,2005年。
140.黃玉順、楊永明、任文利主編:《人是情感的存在:蒙培元先生80壽辰學術研討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
141.黃俊傑:《孟子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出版社,1991年。
142.黃德寬、何琳儀、徐在國:《新出楚簡文字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
143.楊慧傑:《天人關係論-中國文化一個基本特徵的探討》,臺北:大林出版社,1981年。
144.楊澤波:《孟子性善論研究(修訂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145.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
146.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臺北:萬卷樓,1993年。
147.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148.廖名春:《《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
149.廖名春:《出土簡帛叢考》,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150.廖名春:《新出楚簡試論》,臺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151.廖名春編:《新出楚簡與儒學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2002年。
152.熊十力著,蕭萐父主編:《熊十力全集(第二卷)》,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53.蒙培元、任文利:《國學舉要.儒卷》,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54.裴學海:《孟子正義補正》,臺北:學海出版社,1978年。
155.劉信芳:《孔子詩論述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
156.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157.劉釗:《出土簡帛文字叢考》,臺北:臺灣古籍,2004年。
158.劉傳賓:《郭店竹簡文本研究綜論(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159.歐陽禎人:《郭店儒簡論略》,臺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3年。
160.蔔憲群、楊振紅主編:《簡帛研究2006》,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161.盧雪崑:《常道:回到孔子》,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
162.錢穆:《孔子與論語》,臺北:聯經出版社,1974年。
163.錢穆:《論語新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
164.駢宇騫、段書安:《本世紀以來出土簡帛概述(資料篇、論著目錄篇)》,臺北:萬卷樓,1999年。
165.鮑鵬山:《論語導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166.龍宇純:《荀子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7年。
167.濮茅左:《新出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7年。
168.謝維揚、朱淵清主編:《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
169.顏炳罡、彭戰果:《孔墨哲學之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170.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171.龐樸等:《古墓新知》,臺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2年。
172.龐樸等:《郭店楚簡與早期儒學》,臺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2年。
173.龐樸著,劉貽群編:《龐樸文集.憂樂圓融.第三卷》,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
174.嚴靈峰:《無求備齋荀子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175.〔美〕Earl Babbie著、李美華等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下)》,臺北:時英出版,1998年。
176.〔美〕Philip G. Zimbardo著,游恆山編譯:《心理學》,臺北:五南,1988年。
177.〔美〕史考特.薩繆森(Scott Samuelson):《在生命最深處遇見哲學》,臺北:商周出版,2016年。
178.〔美〕邁克爾.劉易斯(Lewis, M.),珍妮特.M. 哈維蘭-瓊斯(Haviland-Jones, J. M.),莉莎.費爾德曼.巴雷特(Barrett, L. F.)編著;南莎譯:《情緒心理學(第3版)》,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年。
179.〔日〕武內義雄:《中國哲學思想史》,新竹:仰哲出版社,1982年。

四、期刊論文(依姓名筆劃順序)

1.丁四新:〈世碩與王充的人性論思想研究-兼論《孟子.告子上》公都子所述告子及兩「或曰」的人性論問題〉,《文史哲》,第5期(總第296期),2006年,頁43-54。
2.丁四新:〈論郭店楚簡「情」的內涵〉,《現代哲學》,第4期,2003年,頁61-68。
3.王楷:〈治氣.養心.修德-早期儒家自然人性論背景下的工夫論進路〉,《哲學門(總第32輯)》,第16卷,第2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12月,頁119-132。
4.包遵信:〈讀荀子劄記(上)〉,《文史》,第5輯,1978年12月,頁205-224。
5.包遵信:〈讀荀子劄記(下)〉,《文史》,第6輯,1979年6月,頁217-235。
6.朱小娟:〈孟子「可欲之謂善」命題析論〉,《唐都學刊》,第33卷,第3期,2017年5月,頁54-57。
7.牟宗三:〈孔子的「仁」與「性與天道」〉,收錄於 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編:《近四十年來孔子研究論文選編》,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頁615-628。
8.何清穀:〈關於郭店楚簡的書寫時間問題〉,《西安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卷,第3期,2000年7月,頁62-63。
9.余開亮:〈《性自命出》的心性論和樂教美學〉,《孔子研究》,第1期,2010年,頁18-25。
10.吳光:〈探討性與天道-《郭店儒簡》的作者歸屬及其思想辨析〉,《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3期,2013年5月,頁32-36。
11.吳建偉:〈《性情論》與《性自命出》中的不同用字簡析〉,《中國文字研究》,第1輯(總第8輯),2007年,頁71-74。
12.呂學遠:〈郭店楚簡《性自命出》性情觀與《荀子》心性觀比較初探〉,《問學集》,2009年2月,頁60-81。
13.岑溢成:〈孟子告子篇之「情」與「才」論釋〉,《鵝湖月刊》,第5卷,第10期,1980年4月,頁4-8。
14.李天虹:〈性自命出與傳世先秦文獻「情」字解詁〉,《中國哲學史》,第3期,2001年,頁55-63。
15.李加武,吳婧婧:〈《性自命出》「情」義初探〉,《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總第157期),2014年,頁72-76。
16.李健勝:〈『子思之儒』著述辨正〉,《中原文化研究》,第1期,2018年,頁123-128。
17.李賢中:〈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省思〉,《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4期,2007年4月,頁7-24。
18.李學勤:〈《詩論》說《關雎》等七篇釋義〉,《齊魯學刊》,第2期(總167期),2002年,頁90-93。
19.李學勤:〈談《詩論》「詩亡隱志」章〉,《文藝研究》,第2期,2002年,頁31-33。
20.李學勤:〈釋《性情論》簡「逸蕩」〉,《故宮博物院刊》,第2期(總第100期),2002年,頁25-26。
21.周武彦:〈「樂」義三辨〉,《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第3期,1998年,頁1-4。
22.周鳳五、林素清:〈郭店竹簡編序復原研究〉,《古文字與古文獻(試刊號)》,1999年10月,頁55-58。
23.林月惠:〈劉蕺山論「喜怒哀樂」-兼論其在身心修養之意義〉,《法鼓人文學報創刊號》,2004年7月,頁61-87。
24.林素清:〈釋吝與文兼論楚簡的用字特徵〉,林素清:〈釋吝-兼釋楚簡的用字特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4本,第2分,臺北:中央研究院,2003年6月,頁293-305。
25.林葉連:〈試論〈邶風.燕燕〉的主旨〉,《人文社會學報》,第3期,2007年3月,頁169-184。
26.范贇:〈《性自命出》的思想及其對先秦儒家心性學說的推進〉,《社會科學論壇》,第17期,2010年,頁150-156、171。
27.孫邦金:〈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的天命觀與心性論〉,《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1期,2004年2月,頁13-17。
28.徐少華:〈郭店一號楚墓年代析論〉,《江漢考古》,第1期(總第94期),2005年,頁68-72。
29.徐正英:〈上博簡《詩論》作者復議〉,《中州學刊》,第6期(總第144期),2004年,頁76-81。
30.徐克謙:〈先秦儒家關於「欲」的理論〉,《中州學刊》,第5期(總第155期),2006年9月,頁166-170。
31.馬育良:〈《中庸》誠說與情理〉,《朱子學刊》,第一輯(總第十四輯),2004年,頁351-361。
32.高一品:〈郭店楚簡與儒學人性論〉,《學理論》,第9期,2017年,頁91-92。
33.高正:〈郭店竹書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定位-兼論屈原與郭店楚墓竹書的關係〉,《中國哲學史》,第2期,2000年,頁65-75。
34.張立文:〈儒學人文精神與現代社會〉,《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第33卷,第2期,2002年,頁1-6、12。
35.張玖青、曹建國:〈試論子遊與近出簡帛之關係〉,《古籍研究》,總第59卷,2013年2月,頁231-237。
36.張奇偉:〈「欲不可去」與「欲不可盡」-論荀子關於人之欲求價值觀〉,《人文雜誌》,第3期,2002年,頁39-46。
37.張昌平:〈也論郭店M1年代問題〉,《江漢考古》,第1期(總第122期),2012年,頁61-69。
38.張金梅:〈先秦傳世文獻「情」考辨〉,《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4期,2010年,頁124-128。
39.張茂澤:〈《性自命出》篇心性論大不同於《中庸》說〉,《人文雜誌》,第3期,2000年,頁111-115。
40.張培高:〈《中庸》的「性」是「善」的嗎?-與《性自命出》對比研究〉,《蘭州學刊》,2013年4月,頁26-33。
41.張崇禮:〈郭店楚簡《語叢二》解詁〉,簡帛研究網站,2007年7月21日。http://www.jianbo.sdu.edu.cn/info/1011/1846.htm
42.梁立勇:〈「小人不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