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現代競技運動科學選材發展趨勢
書刊名:嘉大體育健康休閒
作者:蘇耿賦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3
卷期:12:2
頁次:頁225-235
主題關鍵詞:競技運動選才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7
  • 點閱點閱:217
科技的進步相對地也帶動了體育的蓬勃發展,各項競技運動成绩顯著的進步,因此彼此的競爭也非常的激烈與緊張,所以想要在目前各種國際性大賽中脫穎而出並且一舉成名,從小培育優秀苗子或者具有運動天分的人才是首要的工作,本文從現在競技體育與訓練的角度來探索運動員科學選才發展的趨勢及重要性,並瞭解科學化選材是協助發掘優秀人才的最好方法,具備有良好條件的人才,經有系統有目標性的嚴格訓練,方能在以後的世界體育舞臺上爭取到優異的成绩,所以,立體選才將會是成就優秀運動員的第一步,更是運動技競項目中締造優異成绩最主要的因素。
期刊論文
1.王中興(19940300)。談投擲運動員的選才和成績預測。政大體育,6,193-2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金蓮、方瑞民(1979)。幼兒體適能測驗研究。亞洲體育,2(2),118-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萬福(1971)。運動選手的性格。體育論著選集,3,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黛芬(19920700)。籃球運動員選材之依據。臺灣省學校體育,2(4)=10,14-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沈協龍(19960400)。關於運動員選材身高預測的方式及其影響因素。大專體育,25,78-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政雄(1971)。由體格與瞬發力觀察學生之發育及發達過程。體育論著選集,2,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賢堅(1972)。運動員基本運動能力比的差異比較。體育論著選集,4,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資眾(19971200)。運動員的科學選才與育才。國民體育季刊,26(4)=115,105-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蔡崇濱(19920500)。少年排球運動員選材之探討。臺灣省學校體育,2(3)=9,18-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豐瑞、唐廷俊、陳五洲、李允中(19990600)。模糊多準則損益權衡分析法應用於射箭運動員選材之研究。模糊系統學刊,5(1),53-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永文(19971200)。羽球運動科學選材。中華體育季刊,11(3)=43,72-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曾凡輝、張文輝(1986)。兒童少年田徑運動員的選材。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論文摘要選編。上海: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28-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程日利(1972)。由身高體重估計及價值運動能力。62年大專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俊五(1985)。國外運動員選材標準的研究方法。國家體委體育科學研究所論文選編第二輯。北京:國家體委體育科學研究所。291-2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在頤(1973)。探討本省十至十五歲學童身體生長發育及適應能力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58-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金盈(1995)。中共田徑運動員選材之研究所(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徐本力(1990)。運動訓練學。濟南市:山東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誠志(1992)。教練員訓練指南。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金原勇(1981)。陸上競技のコーチング。日本:大修館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本力(2001)。21世紀中國競技體育。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賀立、王金燦、胡亦海、曹策禮(1990)。運動選材學。武漢:武漢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董國珍(1992)。運動訓練與選材。瀋陽市:遼寧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葉國治、何仲滔、張義宏(1992)。運動員科學選材指南。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謝燕群(1990)。運動員選材學。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