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小學教師/教練角色之形塑一歷史社會學的分析
作者:歐宗明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Ou, Tzong-Mi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學系
指導教授:許義雄
郭丁熒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教師/教練角色形塑小學教師歷史社會學雙重角色teacher/coachrole shaping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historical sociologydual rol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88
本研究採歷史社會學研究進路,以文獻分析、口述歷史、比較等分法,從歷史進程,探索1895年至2005年,臺灣小學教師/教練角色之形塑過程,並分析此項形塑過程背後的驅力。經考察及分析後,本研究歸納出下列的結論。
日治殖民時期,臺灣的學校體育與現代運動順著「文明開化」的殖民政策進入臺灣,使得小學教師/教練角色雛形的曾短暫乍現,其後在戰爭中殞沒了。威權體制時期,國民黨政府為了維繫政權,相對忽略體育和運動領域,小學也受升學魔咒緊箍,小學教師/教練角色雖在此時萌芽和確立,但大多是在有強力外部情境支持下產生的。臺美斷交後,國民黨政府執政正當性受質疑,國際外交亦受中國排擠,將運動用來當作是內聚民心、外拓外交的工具,在國家機器強力介入運作下,小學教師/教練角色的形塑受到強化,但過度對勝利的渴求,使角色產生質變,喪失原本應具有的教育目的。臺灣解嚴後,社會多元發展,小學體育回歸教育系統,小學教師/教練的角色內涵,轉為著重學生運動參與、才藝習得及經驗拓展上,在角色形塑的驅力上,教師個人也展現了較高的主體能動性。
在形塑驅力上,可從體育運動領域、國家社會氛圍、小學組織文化,及教師個人施為等層面,分析出十二種小學教師/教練角色形塑的正向驅力,及十二種反向驅力。並發現建構具實質教育目的之小學教師/教練角色,是一條解決教師/教練雙重角色衝突的可行之路。
The method of this study uses the research approach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The study analyzed the evolution of the role shaping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coach in Taiwan from 1895 to 2005. The study tried to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the role shaping and analyzed the drive power of the role shaping. The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ing:
In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teacher/coach role had emerged by the building of modern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diffusion of modern sport. But, it was disappeared from the war. When the KMT governed Taiwan after World War II, the teacher/coach role had be emerged again and confirmed. In the “Little League Baseball World Champion” period, the teacher/coach role in elementary school was promoted by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in Taiwan. But the more victory was thirsty,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er/coach role was worse. In the open society of Taiwan, the sport competition between elementary schools came back to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teacher/coach role increasingly had educational duty.
There are twelve kind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drive power in the four dimension: the field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evolution, the context of society and state,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and the action of teacher. And the suggestion was proposed: the shaping the teacher/coach role with real educational purposes.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一、專書及專書論文
刁明芳、謝其濬 (2003)。永遠向前:紀政的人生長跑。臺北市:天下遠見。
于述勝 (2000)。中國教育制度通史第七卷 (1912-1949)。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
小野 (1996)。美麗的圓:李遠哲的故事。臺北市:遠哲基金會。
中國書局編輯委員會 (編) (1968)。臺灣省教育法令彙編。臺北市:中國書局。
中國教育學會 (編) (1988)。九年國民教育實施二十週年紀念文集。臺北市:臺灣書店。
中華日報叢書委員會 (編) (1969)。無敵金龍:中華少年棒球隊勇奪世界冠軍紀實。臺北市:中華日報社。
文崇一 (1995)。歷史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方永泉 (譯) (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 。臺北市:巨流。(Freire, P., 1970)
方炎明 (1981)。初等教育。載於郭為藩 (編),中華民國開國七十年之教育 (頁365-435)。臺北市:廣文。
方炎明 (1988)。我國九年國民教育的實施與發展動向。載於中國教育學會 (編),九年國民教育實施二十週年紀念文集 (頁595-628)。臺北市:臺灣書店。
王文科 (1990)。教育研究法 (增訂新版)。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王任光 (譯) (1968)。歷史論集。臺北市:幼獅。(Carr, E. H., 1961)
王任光 (譯) (1973)。歷史哲學。臺北市:幼獅。(Walsh, W. H., 1960)
王宗吉 (1996)。體育運動社會學。臺北縣:銀禾文化。
王宗吉 (譯) (2000)。運動社會學。臺北市:洪葉文化。(Nixon, H. L. II & Frey, J. H., 1998)
王幸慧、江政寬、詹緣端、廖慧真 (譯) (1997)。解釋過去/了解現在—歷史社會學。臺北市:麥田。(Kendrick, S., Straw, P., & McCrone, D., 1990)
王芝芝 (譯) (1997)。大家來做口述歷史。臺北市:遠流。(Ritchie, D. A., 1995)
王建臺 (1996)。自然體育思想 (1920-1930)。載於許義雄等著,中國近代體育思想 (頁365-424)。臺北縣:啟英文化。
王振輝、張家麟 (譯) (2000)。社會學入門。臺北市:韋伯文化。(Browne, K., 1998)
王振寰 (2003)。社會學是什麼?。載於王振寰、瞿海源 (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 (二版) (頁3-24)。臺北市:巨流。new window
王乾任 (譯) (2002)。立法者與詮釋者。臺北市:弘智文化。(Bauman, Z., 1987)
王崇名 (2004)。社會學概論—蘇菲與佛諾那斯的生活世界。臺北市:三民。
王淑女、侯崇文、林桂碧、夏春祥、周愫孄 (譯) (2002)。社會學的概念與特色。臺北市:洪葉文化。(Landis, J. R., 1995)
王惠民 (1994)。紅葉的故事。臺北市:民生報。
王晴佳 (1998)。西方的歷史觀念:從古希臘到現代。臺北市:允晨文化。
王晴佳 (2002)。臺灣史學五十年 (1950-2000)。臺北市:麥田。
王學政 (1967)。體育概論。臺北市:臺灣商務。
王鴻年等 (1984)。師專教育專業課程能力本位教育實施方法之研究。臺北市: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專科學校。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 (譯) (2003)。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臺北市:群學。(Johnson, A. G., 1997)
朱柔若 (譯) (2000)。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市:揚智。(Neuman, W. L., 1997)
朱道凱 (譯) (2002)。社會學動動腦。臺北市:群學。(Bauman, Z., 1990)
朱滙森 (1988)。蔣中正先生與九年國民教育之實施。載於中國教育學會 (編),九年國民教育實施二十週年紀念文集 (頁57-79)。臺北市:臺灣書店。
江良規 (1968)。體育學原理新論。臺北市:臺灣商務。
江政寬 (譯) (1999)。後現代歷史學:從卡耳和艾爾頓到羅逖與懷特。臺北市:麥田。(Jenkins, K., 1995)
江政寬 (譯) (2002)。歷史學與社會理論。臺北市:麥田。(Burke, P., 1992)
何文男、李天賞 (1999)。社會學概要。臺北市:三民。
何兆武、陳啟能 (編) (2002)。當代西方史學理論。臺北市:五南。
何容 (編) (1974)。國語日報辭典。臺北市:國語日報社。
何啟君、胡曉風 (編) (1988)。中國近代體育史。北京市: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
余英時 (1980)。史學、史家與時代。載於杜維運、黃俊傑 (編),史學方法論文選集 (增訂一版) (頁229-250)。臺北市:華世。new window
余英時 (1988)。史學與傳統。臺北市:時報文化。
吳文忠 (1957)。體育史。臺北市:正中。
吳文忠 (1967)。中國近百年體育史。臺北市:臺灣商務。
吳文忠 (1974)。體育行政。臺北市:正中。
吳文忠 (1981a)。中國體育發展史。臺北市:三民。new window
吳康寧 (1998)。教育社會學。高雄市:復文。
吳祥木 (1996)。棒球的美好年代。臺北市:圓神。
吳逸驊 (2004)。圖解社會學。臺北市:博士文化。
吳萬福 (2003)。小學體育三十年。載於王同茂 (編),學校體育三十年:教育部體育司成立三十週年特刊 (頁95-103)。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發展中心。
吳德銓 (1995)。賀林口國小八十週年校慶。載於臺北縣林口國小 (編),林口國小創校八十週年紀念專刊 (頁117)。臺北縣:臺北縣林口國小。
吳慧君、林正常 (2000)。運動生理學及其研究發展趨勢。載於黃彬彬 (編),運動生理學 (頁1-6)。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吳濁流 (1988)。臺灣連翹—臺灣的歷史見證。臺北市:前衛。
吳蘊瑞 (1990)。三十五年來中國之體育。載於丁致聘、周谷城 (編),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國教育 (上卷) (頁225-241)。上海市:上海商務。
宋景濤 (1963)。小學球類運動。臺北市:臺北師專。
李功勤 (2004)。中華民國發展史:兼論兩個中國的互動與衝突 (二版)。臺北市:幼獅。
李永熾 (1992)。日本近代史研究。臺北市:稻禾。
李奉儒 (1999)。教育學歷史研究之現況與趨勢。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編),教育學研究方法 (頁285-313)。高雄市:麗文文化。
李尚儒 (2005)。台東縣桌球運動發展之研究 (1947-2005)。載於徐立民 (編),中華民國大專院校九十四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 (頁1-15)。臺北市: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李俊秀 (編) (1999)。輕鬆學木球。臺北市:二匠文化。
李紀祥 (2001)。時間、歷史、敘事—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思。臺北市:麥田。new window
李梵 (2002)。文字的故事。臺中市:好讀。
李園會 (1984)。臺灣光復初期與政府遷臺初期教育政策之研究。高雄市:復文。
李園會 (1997)。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制度。臺北市:南天。new window
李園會 (2001)。臺灣師範教育史。臺北市:南天。
李誠 (編) (2003)。興體育、拚經濟:體育與臺灣經濟發展。臺北市:天下遠見。
李康、李猛 (譯) (2002)。社會的構成。臺北縣:左岸文化。(Giddens, A., 1984)
杜維運 (1991)。史學方法論。臺北市:三民。new window
杜維運、黃俊傑 (編) (1980)。史學方法論文選集 (增訂一版)。臺北市:華世。new window
沈翠蓮 (2004)。臺灣小學師資培育史。臺北市:五南。
汪知亭 (1978)。台灣教育史料新編。臺北市:台灣商務。
汪榮祖 (2002)。史學九章。臺北市:麥田。
秀朗國小 (編) (1990)。台北縣永和市秀朗國民小學校史。臺北縣:編者。
卓俊伶 (2000)。動作學習。載於簡曜輝 (編),運動心理學 (頁129-142)。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周宏室 (1994)。Mosston體育教學光譜的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師大書苑。
周志宏、陳舜芬 (編) (2000)。學林分科六法:教育法規。臺北市:學林文化。
周婉窈 (1998)。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 (二版)。臺北市:聯經。new window
周業謙、周光淦 (譯) (1998)。社會學辭典。臺北市:貓頭鷹。 (Jary, D., & Jary, J., 1995)
周愫嫻 (2003)。偏差與犯罪。載於瞿海源、王振寰 (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 (二版) (頁127-158)。臺北市:巨流。new window
周樑楷 (1993)。歷史學的思維。臺北市:正中。
周輝榮、井建斌、趙懷英、徐瑞芝、劉玉群、劉北成 (譯) (2000)。歷史社會學的興起。上海市:人民出版社。(Smith, D., 1991)
東方白 (1995)。真與美—詩的回憶 (一)。臺北市:前衛。
林正芳 (譯) (1999)。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宜蘭縣:仰山文教基金會。(Tsurumi, E. P., 1977)
林生傳 (1990)。教育社會學 (增訂版)。高雄市:復文。
林秀麗、林庭瑤、洪惠芬 (譯) (2003)。最新社會學理論的觀點。臺北市:韋伯文化。(Cuff, E. C., Sharrock, W. W., & Francis, D. W., 1998)
林國棟 (2003)。學校體育三十年發展。載於王同茂 (編),學校體育三十年:教育部體育司成立三十週年特刊 (頁16-30)。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發展中心。
林詠梅 (譯) (2000)。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臺北市:新自然主義。(Lin, M., 1929)new window
林滿紅 (2002)。晚近史學與兩岸思維。臺北市:麥田。new window
林端 (2002)。社會分工論導讀。載於渠東 (譯),社會分工論 (頁v-xxix)。臺北縣:左岸文化。(Durkheim, E., 1902)
林錚 (譯) (2004)。史家與時間。臺北市:麥田。(Leduc, J, 1999)
邱金松 (1976)。體育社會學理論與方法。臺北市:正中。
邱金松 (1988)。現代體育運動思潮(上)。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邱澤奇 (2003)。社會學是什麼。臺北市:揚智文化。
姜添輝 (編) (2003)。嘉義市志 (卷六)—教育志。嘉義市:嘉義市政府。
姚立業 (編) (1978)。中華青、少棒世界揚名記。臺北市:健行文化。
姚從吾 (1980)。近代歐洲歷史方法論的起源。載於杜維運、黃俊傑 (編),史學方法論文選集 (增訂一版) (頁193-201)。臺北市:華世。new window
若林正丈、吳密察 (編) (2004)。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市:播種者文化。
韋本 (譯) (2000)。社會學理論的產生。臺北市:洪葉文化。(Turner, J.H., Beeghley, L., & Powers, C. H., 1997)
島嶼杮子文化館 (編) (2004)。臺灣小學世紀風華:第一本臺灣孩子的百年校園紀事。臺北市:杮子文化。
徐元民 (1996a)。中國近代運動競賽。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徐元民 (1996b)。戰前十年的體育思想 (1928-1937)。載於許義雄等著,中國近代體育思想 (頁499-574)。臺北縣:啟英文化。
徐元民 (1996c)。行憲之初的體育思想 (1945-1949)。載於許義雄等著,中國近代體育思想 (頁655-702)。臺北縣:啟英文化。
徐元民 (1999)。中國近代知識份子對體育思想之傳播。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徐元民 (2003)。體育學導論。臺北市:品度。
徐元民 (2005)。體育史。臺北市:品度。
徐元民 (譯) (2001)。現代奧運史。臺北市:師大書苑。(Guttmann, A., 1992)
殷允芃、尹萍、周慧菁、李瑟、林昭武 (1992)。發現臺灣。臺北市:天下雜誌。
馬康莊、陳信木 (譯) (1995)。社會學理論 (上、下冊)。臺北市:巨流。(Ritzer, G., 1988)
高正源 (1994)。東昇的旭日:中華棒球發展史。臺北市:民生報。new window
高逸羣 (1983)。滿山紅葉壓垂陽。載於張敬果 (編),中華民國少年、青少年、青年棒球發展史實 (頁22-26)。臺北市:編者。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編) (1994)。屏師校史初編。屏東縣:編者。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務處出版組 (編) (1994)。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概況。臺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屠炳春 (編) (1985)。北師四十年:回顧與展望專輯。臺北市:臺北師專。
崔樂泉 (1998)。中國近代體育史話。北京市:中華書局。
康樂、黃進興 (編) (1981)。歷史學與社會科學。臺北市:華世。
張文隆 (編) (1995)。台灣人教師的時代經驗。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張玉法 (1978)。歷史學的新領域。臺北市:聯經。
張玉法 (1989)。中國近代現代史。臺北市:東華。
張君玫 (譯) (1996)。社會學:概念與應用。臺北市:巨流。(Turner, J. H., 1994)
張君玫、劉鈐佑 (譯) (1995)。社會學的想像。臺北市:巨流。(Mills, C. R., 1971)
張春興 (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臺灣東華。
張家銘 (1998)。社會學理論的歷史反思。臺北市:洪葉文化。
張素央、洪源長、楊東 (1990)。中國技巧運動史。武漢市:武漢出版社。
張華葆 (1993a)。歷史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張敬果 (編)。中華民國少年、青少年、青年棒球發展史實。臺北市:編者。
張憲炎 (2003)。口述歷史與臺灣史的重建。載於梁妃儀、洪德仁、蔡篤堅 (編),協助社群認同發展的口述歷史實踐—結合理論與實務的操作手冊 (頁i-xxix)。臺北市:唐山。
教育部 (1942)。小學課程標準。上海市:正中。
教育部 (1948)。小學課程標準。上海市:正中。
教育部 (1962)。國民學校課程標準。臺北市:商務。
教育部 (1963)。師範學校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
教育部 (1967)。教育法令。臺北市:正中。
教育部 (1968)。國民小學暫行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
教育部 (1975)。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
教育部 (1985)。教育部公報129期。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 (1989b)。教育部公報172期。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 (1989c)。教育部公報174期。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 (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台捷。
教育部 (1994)。師資培育法。載於周宏志、陳舜芬 (編),學林分科六法:教育法規 (頁323-351)。臺北縣:啟英文化。
教育部 (1999)。國民中小學及幼稚園概況—八十八年。臺北市:作者。
曹永和 (1979)。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市:聯經。new window
曹永和 (2000)。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市:聯經。new window
曹銘宗 (1999)。自學典範:臺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臺北市:聯經。
梁妃儀、洪德仁、蔡篤堅 (編) (2003)。協助社群認同發展的口述歷史實踐—結合理論與實務的操作手冊。臺北市:唐山。
許立宏 (譯) (2004)。解讀奧林匹克運動會。臺北市: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Girginov, V., & Parry, J., 2004)
許光麃 (1996)。洋土體育思想之論爭 (1915~1937)。載於許義雄等著,中國近代體育思想 (頁199-282)。臺北縣:啟英文化。
許佩賢 (2004)。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其實像與虛像。載於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 (頁179-187)。臺北市:播種者文化。new window
許佩賢 (2005)。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市:遠流。new window
許義雄 (1977)。體育學原理。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
許義雄、徐元民 (1999a)。中國近代學校體育 (上)—目標之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許義雄、徐元民 (1999b)。中國近代學校體育 (下)—思想之演進。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許義雄等 (1996)。中國近代體育思想。臺北縣:啟英文化。new window
許德珩 (譯) (1999)。社會學方法論。臺北市:商務。(Durkheim, E., 1895)
郭丁熒 (2004)。教師圖像—教師社會學研究。高雄市:復文。new window
郭生玉 (1991)。心理教育研究法。臺北縣:精華。
郭明亮、葉俊麟 (2004)。一九三0年代的臺灣—臺灣的第一次黃金時代。臺北縣:博揚文化。
郭桂華 (2004)。無心插出綠柳成蔭—王長壽帶出講美奇蹟。載於郭桂華、林其鋒、林淑鈴等著,春風化雨之教練與我 (頁59-92)。臺北市:久周。
陳五洲 (譯) (2000)。運動研究法 。臺中市:華格那企業。(Thomas, J. R., & Nelson, J. K., 1996)
陳文英 (編) (1988)。中等學校國民小學人事法令詳編。高雄縣:編者。
陳明福 (譯) (1992)。歷史的理念。 臺北市:桂冠。(Collingwood, R. G., 1946)
陳秉璋 (1985)。社會學理論。臺北市:三民。
陳浩洋 (1992)。臺灣四百年庶民史。臺北市:自立晚報。
陳國強 (編) (2002)。文化人類學辭典。臺北市:恩楷。
陳梅生 (1988)。改進國校教育與九年國教的實施。載於中國教育學會 (編),九年國民教育實施二十週年紀念文集 (頁383-475)。臺北市:臺灣書店。
陳漢強 (1988)。九年國教前六後三交互奔進。載於中國教育學會 (編),九年國民教育實施二十週年紀念文集 (頁477-486)。臺北市:臺灣書店。
陳鎮華、陸恩淳、李世銘 (1990)。中國體操運動史。武漢市:武漢出版社。
陳顯明、梁友德、林克和 (1990)。中國棒球運動史。武漢市:武漢出版社。
彭懷真 (2001)。社會學概論 (修訂版)。臺北市:洪葉文化。
曾文誠、盂峻瑋 (2004)。臺灣棒球王。臺北市:我識。
曾瑞成 (1996)。新文化運動時期之體育思想 (1919-1927)。載於許義雄等著,中國近代體育思想 (頁283-364)。臺北縣:啟英文化。
焦嘉誥 (1955)。籃球裁判的組織。載於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 (編),籃球年刊 (頁45-48)。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光國 (2001)。社會科學的理路。臺北市:心理。
黃光雄 (1987)。教育的歷史研究法。載於中國教育學會 (編),教育研究方法論 (頁195-213)。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光雄等 (1983)。能力本位師範教育。新竹市:臺灣省立新竹師範專科學校。
黃光雄等 (1984)。各國初等教育師資培育課程比較研究。新竹市:臺灣省立新竹師範專科學校。
黃俊傑 (編) (2003)。歷史知識與歷史思考。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黃英哲 (譯) (1993)。臺灣總督府。臺北市:前衛。(黃昭堂,1981)new window
黃進興 (1992)。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臺北市:允晨文化。new window
黃煜文 (譯) (2004)。如何做好口述歷史。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Robertson, B. M., 1982)
黃瑞祺 (1994)。社會科學方法論。載於葉啟政、顧宗華、黃瑞祺、蘇峰山、鄒川雄 (編),社會科學概論 (頁117-144)。臺北縣:空大。new window
傳斯年 (1974)。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載於魯弓長 (編),文史研究方法論集 (頁147-159)。臺北市:泰華堂。
楊仕俊 (1988)。大場景中的小境頭。載於中國教育學會 (編),九年國民教育實施二十週年紀念文集 (頁313-341)。臺北市:臺灣書店。
楊祥銀 (2004)。口述史學。臺北市:揚智文化。
楊照 (1999)。悲歡球場:楊照運動學。臺北縣:新新聞。
楊照 (2000)。場邊楊照。臺北市:新新聞。
葉耿勛、周道濟 (1985)。復興基地的政治建設。載於秦孝儀 (編),中華民國政治發展史第四冊 (頁1613~1626)。臺北市:近代中國出版社。
葉啟政、顧宗華、黃瑞祺、蘇峰山、鄒川雄 (編) (1994)。社會科學概論。臺北縣:空大。
葛劍雄、周筱贇 (2003)。歷史學是什麼。臺北市:揚智文化。
詹火生 (1993)。認識社會學。臺北市:正中。
賈士蘅 (譯) (1996)。歷史的再思考。臺北市:麥田。(Jenkins, K., 1991)
賈馥茗 (1984)。教育哲學。臺北市:三民。
鄒川雄 (1994)。社會科學發展的社會歷史背景。載於葉啟政等 (編),社會科學概論 (頁19-72)。臺北縣:空大。
嘉師三十年專輯編輯委員會 (編) (1987)。嘉師三十年。嘉義市: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專科學校。
廖宜方 (2004)。圖解臺灣史。臺北市:易博士文化。
管兵、劉穗琴、劉仲翔、何曉斌 (譯) (2003)。體育社會學—議題與爭議。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Coakley, J. J., 1998)
臺中師範學院秘書室 (編) (1988)。臺中師範學院概況。臺中市:臺中師範學院。
臺南師範專科學校能力本位教育推行小組 (1983a)。體育科能力本位教育女生手冊1。臺南市:臺灣省立師範專科學校。
臺南師範專科學校能力本位教育推行小組 (1983b)。體育科能力本位教育男生手冊1。臺南市:臺灣省立師範專科學校。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 (1990)。臺灣史 (二版)。臺北市:眾文圖書。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編) (1955)。十年來的臺灣教育。臺北市:臺灣書店。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編) (1985)。臺灣省中小學校體育績優學校專輯。南投縣:編者。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編) (1988)。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體育教育(上)。南投縣:編者。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編) (1992)。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志卷五。南投縣:編者。
趙干城、鮑世奮 (譯) (1990)。史學方法論。臺北市:五南。(Shafer, R. J., 1980)
趙汝功 (1953)。體育概論。臺北市:正中。
劉一民 (1995)。運動哲學研究—遊戲、運動與人生。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世安 (譯) (1999)。史元: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意象。臺北市:麥田。(White, H., 1973)
劉世閔 (2005)。社會變遷與教育政策。臺北市:心理。
劉北成 (2000)。譯者後記。載於周輝榮等 (譯),歷史社會學的興起 (頁307-309)。上海市:人民出版社。
劉宏裕等 (譯) (2005)。運動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Houlihan, B., 2003)
劉阿榮 (編) (2006)。社會學與現代社會。臺北市:威仕曼文化。
劉宓慶 (2000)。翻譯與語言哲學。臺北市:書林。
劉俊卿、王信良 (1999)。時光隧道:臺灣籃運六十年。臺北市:民生報。new window
劉真 (1984)。師範教育的一根本問題—如何提高師範生的素質。載於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編),中國學制改革之研究 (頁611-616)。臺北市:正中。
劉淑燕 (2000)。動作發展。載於簡曜輝 (編),運動心理學 (頁129-142)。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歐陽教 (1973)。教育哲學導論。臺北市:文景。
歐陽教 (1988)。教學的觀念分析。載於黃光雄 (編),教學原理 (增訂一版) (頁1-27)。臺北市:師大書苑。
瘦菊子 (2003)。燦爛的球季。臺北市:聯合文學。
瘦菊子 (2004)。棒極了!林華韋的棒球時光。臺中市:水永國際多媒體。
蔡文輝 (2002)。社會學 (增訂五版)。臺北市:三民
蔡紹斌等 (1998)。解讀清水國小百年影像史。臺北市:地景。
蔡義雄 (1995)。回顧母校建校八十週年。載於臺北縣林口國小 (編),林口國小創校八十週年紀念專刊 (頁108)。臺北縣:臺北縣林口國小。
蔡禎雄 (1995)。日據時代臺灣初等學校體育發展史。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蔡禎雄 (1998)。日據時代臺灣師範學校體育發展史。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鄭世仁 (2000)。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五南。
鄭伯壎 (2001)。組織文化:概念與測量。載於鄭伯壎、郭建志、任金剛 (編),組織文化:員工層次的分析 (頁13-62)。臺北市:遠流。new window
鄭牧心 (1987)。台灣議會政治40年。臺北市:自立晚報。
鄭振坤 (1989)。中國古代體育思想史綱要。北京市:人民體育。
盧建榮 (1996)。導讀後現代歷史學指南。載於賈士蘅 (譯),歷史的再思考 (頁7-36)。臺北市:麥田。
盧建榮 (2002)。梁啟超,您安息吧—新歷史研究法讀本的出爐。載於江政寬 (譯),歷史學與社會理論 (頁7-16)。臺北市:麥田。new window
盧建榮 (編) (2001)。文化與權力:臺灣新文化史。臺北市:麥田。new window
盧緒增 (1969)。教師的責任與條件。載於田培林 (編),教育學新論 (頁349-383)。臺北市:學生。
蕭新煌、黃世明、翁仕杰 (1995)。百年來臺灣社會力的沈浮與轉型。載於臺灣研究基金會 (編),百年來的臺灣 (頁110-149)。臺北市:前衛。
賴建誠 (2003)。年鑑學派管窺。臺北縣:左岸文化。
賴建誠 (2004)。布勞代爾的史學解析。臺北縣:桂冠。new window
賴清標 (1985)。五年制師範專科學校普通科分組選修之研究。臺中市:臺灣省立臺中師範專科學校。
龍冠海 (1964)。社會與人。臺北市:文星書店。
戴偉謙 (1996)。民族精神教育體育思想。載於許義雄等著,中國近代體育思想 (頁575-654)。臺北市:師大書苑。
戴偉謙 (2002)。歷史研究法。載於周宏室 (編),運動教育學研究方法 (頁45-64)。臺北市:師大書苑。
薛光祖 (1988)。從自願就學方案到九年國民教育實況紀要。載於中國教育學會 (編),九年國民教育實施二十週年紀念文集 (頁231-274)。臺北市:臺灣書店。
薛絢 (譯) (1996)。歷史的真相。臺北市:正中。(Appleby, J., Hunt, L., & Jacob, M., 1994)
謝仕淵 (2004)。殖民統治與身體政治—以日治初期臺灣公學校體操科為例 (1895-
1916)。載於若林正丈、吳密察 (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 (頁271-312)。臺北市:播種者文化。
謝仕淵、謝佳芬 (2003)。臺灣棒球一百年。臺北市:果實。new window
韓莉 (譯) (1999)。文化的解釋。南京市:譯林出版社。(Geertz, C., 1973)
簡守邦 (譯) (2000)。社會學理論思想的流變。臺北市:韋伯文化。(Callinicos, A., 1999)
簡曜輝 (編) (2000)。運動心理學。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羅吉甫 (2004)。日本帝國在臺灣:日本經略臺灣的策謀剖析 (二版)。臺北市:遠流。
蘇瑞陽 (1996)。學校體育軍事化思想 (1925-1937)。載於許義雄等著,中國近代體育思想 (頁425-498)。臺北縣:啟英文化。
蘇瑞陽、唐郁惠 (2003)。教育部體育司大事記 (民國62年~92年)。載於王同茂 (編),學校體育三十年:教育部體育司成立三十週年特刊 (頁127-137)。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蘇競存 (1994)。中國近代學校體育史。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顧忠華 (譯) (1993)。社會學的基本概念。臺北市:遠流。(Weber, M., 1976)

二、期刊
文多斌 (2002)。奉獻的心。學校體育,68,65-66。
方樹啟 (2002)。運動與自我超越。學校體育,69,74-79。
水心蓓 (2003)。動作教育的時間概念析論。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2),1-16。new window
王人生 (1988)。全國大專院校籃球首創聯賽制度良窳之見。國民體育季刊,17(3),17-19。
王怡 (1970)。身經百戰的龍山國小。體育世界文摘,24,47-49。
王長壽 (2002)。講美國小的少棒傳奇。交流,65,77-78。
王建臺 (1994)。西方自然體育思想形成之歷史背景及其在中國推展之反思。體育學報,18,25-36。new window
王振寰 (1989)。臺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1),71-116。new window
王惠玲 (2003)。高雄市後勁地區足球運動發展之研究。台東大學體育學報,1,125-152。new window
王超華 (2004)。國族主義在臺灣。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6,257-270。new window
王順隆 (1999)。日治時期臺灣人「漢文教育」的時代意義。臺灣風物,49(4),117-124。new window
史玉琪 (1996)。告別棒球夢的李國修。表演藝術,42,31。
仲肇湘 (1969)。中華少年棒球隊與我國體育運動。國民體育季刊,1(2),3-4。
安啟榛 (1991)。近千禧換新貌UBA大專籃球聯賽今年很特別。籃球雜誌,160,30-31。
成中英 (1970)。四度空間的作學問態度。思與言,8(1),1-4。
朱嘉華 (2001)。兒童參與競技運動之問題探討。東師體育,8,89-95。new window
江良規 (1951)。略談小學體育的改進。國民教育通訊,1(10),1。
江界山 (1997)。從國際級運動教練的養成談我國教練培訓制度的改進。國民體育季刊,26(4),45-51。
何金樑 (1991)。教育部毛部長主持部廳局首長體育發展座談會指示事項。國民體育季刊,20(2),105-108。
吳文忠 (1981b)。近三十年來我國的社會體育活動。教育資料集刊,6,261-292。new window
吳萬福 (1984)。論體育循環教學的得失。國民體育季刊,13(1),18-21。
吳萬福 (1985)。近三十年來我國國民中小學體育發展與現況。教育資料集刊,10,113。new window
吳萬福 (1990)。體育教學研究的意義與方法。國民體育季刊,19(2),8-15。
吳經國 (1988)。從臺北市公立學校籃球聯賽談運動聯賽與學校運動風氣。國民體育季刊,17(3),4-6。
吳慧貞 (2002)。台灣民俗體育發展初探 (1975-1990)。體育學報,32,157-168。new window
吳聰敏 (1988)。美援與台灣的經濟發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1),145-158。new window
吳騰達 (1998)。日據時代臺灣的國民體育。東師體育,5,72-73。new window
宋靜宜、吳燕貴 (2005)。兒童早期進行桌球訓練的探討。應用科大體育,4,64-68。
李坤培 (1994)。體育教師的角色與職責。臺大體育,25,49-58。
李隆盛 (1996)。教練法。中等教育,47(1),85-89。new window
李園會 (1995)。日據時期國語學校師範部之教育。初等教育研究集刊,3,1-15。
李黛芬 (1992)。籃球運動員選材之依據。學校體育雙月刊,10,14-16。
李黛芬 (1993)。運動員選材淺論。學校體育雙月刊,14,48-53。
沈協龍 (1995)。從排球運動的特性探討運動員選材。中華體育,9(2),35-39。new window
沈協龍 (1996)。關於運動員選材身高預測的方式及其影響。大專體育,25,78-81。new window
沈家銘 (1980)。就國際體育現勢論如何加強國際體育交流。國民體育季刊,9(3),7-9。
周宏室 (1991)。學校專任運動教練儲訓課程之回顧與展望。國民體育季刊,20(3),111-121。
周宏室 (1992a)。體育教師、教練與代表隊之關係。大專體育,10,25-27。
周宏室 (1992b)。我國學校專任運動教練的養成及未來展望。國民體育季刊,21(2),26-34
周資眾 (1994)。桌球運動員選材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3(4),92-97。
周資眾 (1995)。運動選材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4(3),128-146。
林玫君 (1992)。台灣光復後國民小學體育教師檢定制度之演變及發展過程—民國34年~民76年。體育學報,14,107-121。new window
林玫君、蔡禎雄 (1993)。戰後台灣國民小學體育師資養成的歷史探源—民國34年~民76年。體育學報,15,85-98。new window
林秋敏、歐素瑛 (1998)。九年國教實施的回顧與評價口述歷史座談會紀實 (一)。近代中國,128,100-128。
林國棟 (1987)。我國體育外交之研究。體育學報,9,35-69。new window
林啟賢 (1998)。足球運動員選材參數之探討。學校體育雙月刊,45,34-42。
林敏政 (2001)。棒運推手林鳳麟口述歷史。國民體育季刊,30(4),111-121。
林進材 (1998)。有效的教學行為。師友,370,34-36。
林順萍 (1994)。國小運動代表隊之經營與管理。國教月刊,40(7/8),39-42。
林麗雲 (2005)。威權主義國家與電視。新聞學研究,85,1-30。
邱永盛 (2005)。專任運動教練法制化過程—目前遭遇面臨問題、制度形成與影響。北體菁英,1,59-64。
邱素青 (2005)。師資培育制度的理論與實際。臺灣教育,631,54-62。
宣信國校 (1967)。嘉義師專輔導區重點輔導國校特色簡介。教師之友,8(5),7。
洪嘉文 (2001)。學校體育發展現況。學校體育,64,4-12。
洪嘉文、尤杏暖 (2006)。建置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制度之探討。中華體育,20(2),36-45。new window
胡天玫 (1994)。體育教學的意義。國民體育季刊,23(3),28-39。
胡政宏 (2004)。國小運動代表隊組訓初探。學校體育季刊,85,70-76。
范春源 (1994)。躲避球運動傳入臺灣國民小學的歷史考察。體育學報,18,69-78。new window
范春源 (1995)。日據時代臺灣國民小學躱避球運動發展之研究。體育學報,20,167-177。new window
范春源 (2000)。九年國民教育政策與小學體育科教育發展之研究(1967-1978)。台東師院學報,11(上),207-246。new window
昝家騏、劉榮聰 (2000)。運動產業的市場結構與其對運動行銷的涵義。大專體育,50,165-171。new window
唐恩江 (1985)。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的現況與展望。國民體育季刊,14(3),59-66。
孫苑梅、張木山 (2003)。少年排球運動科學選與訓練概念初探。教練科學,2,193-202。new window
徐元民 (1985)。重點發展單項運動學校教練扮演的角色。國民體育季刊,14(2),10-12。
徐元民 (1988)。七十六學年度國民小學軟式棒球聯賽的實施與展望。國民體育季刊,17(3),24-29。
徐元民、卓旻怡 (2001)。民初引進運動聯賽制度之歷史經驗—以華東地區大學體育聯合會為例。體育學報,30,111-120。new window
晏山農 (1992)。新認同的配方:臺灣棒運的「力脫死」及其顛覆。中國論壇,32(12),32-36。
桃園縣潮音國小 (1969)。桃園縣潮音國小的體育教學。國民體育季刊,1(2),42。
皋崇道 (1999)。感覺統合在科學選材上的運用。學校體育雙月刊,53,51-55。
翁志成 (1997)。運動教練與領導行為。國民體育季刊,26(4),52-57。
翁梓林 (1997)。少年籃球選材與訓練。北師體育,4,80-87。
高正源 (1995)。原住民與臺灣棒運 (上)。山海文化,9,32-36。
高啟倫、許安東 (2004)。競技游泳選才:以臺北縣秀朗國民小學為例。大專體育,75,84-88。new window
國民教育通訊社 (1952)。大安陽明山國校相繼舉行運動會。國民教育通訊,3(1),16。
國民教育通訊社 (1953)。台北縣文山區國校舉行聯合運動大會。國民教育通訊,3(10、11),32。
國民體育季刊社 (1977)。國內外體育動態。國民體育季刊,6(2),97。
國民體育季刊社 (1980a)。教育部體育司重要施政報導。國民體育季刊,9(1),71-76。
國民體育季刊社 (1980b)。教育部體育司重要施政報導 (一月至五月)。國民體育季刊,9(2),67-69。
國民體育季刊社 (1988)。運動聯賽制度座談會紀錄。國民體育季刊,17(3),32-56。
國民體育季刊社 (1991a)。教育部毛部長向立法院第八十七會施政報告 (摘錄體育部分)。國民體育季刊,20(2),102-103。
國民體育季刊社 (1991b)。教育部辦理七十九學年度各級學校運動聯賽成績報導。國民體育季刊,20(3),184。
國教之友資料室 (1983)。南師附小體育課循環教學活動一瞥。國教之友,481,60。
國教月刊社 (1966)。花蓮縣宜昌國民學校育教學的實施。國教月刊,13(7/8),6。
張大昌 (2003)。校代表隊組訓。學校體育雙月刊,13(2),39-44。
張永文 (1997)。羽球運動科學選材。中華體育,11(3),72-80。new window
張光遠 (2004)。從運動科學選材方法探討我國青少年籃球運動員選材模式之可行性。大專體育,72,170-177。
張至滿 (1988)。論運動聯賽制度。國民體育季刊,17(3),3。
張宏亮 (1991)。論現行運動教練制度之問題。體育與運動,73,13-17。
張宏亮 (1992)。學校專任運動教練離職因素之研究。體育學報,14,123-143。new window
張宏亮 (1993)。論學校專任運動教練之獎勵制度。國民體育季刊,22(2),101-111。
張育羚、林佩瑾 (1997)。臺東縣手球運動發展之探討。體育學報,22,23-33。new window
張俊一 (2003)。豪氣還在—記台灣光復前後棒球在北埔地區的發展。竹師體育,1,19-25。
張華葆 (1993b)。歷史學與社會學的交錯及歷史社會學的興起。東海學報,34,463-476。new window
張慶龍 (1997)。南投市日據時期的初等教育。臺灣文獻,48(1),179-219。new window
曹永和 (1990)。臺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臺灣島史」概念。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5,7-9頁。new window
曹永和 (1993)。臺灣史的研究。臺灣研究通訊,1,20-23。new window
畢芸 (1993)。第一代球王高登科。網球報導,95,12-14。
莊杏林 (1979)。臺北市立敦化國小體育教學及運動社團活動實施概況。國民體育季刊,8(3),49-52。
莊林貴 (2001)。中小學棒球應以義務教育第一、打棒球第二。學校體育雙月刊,66,68-72。
許水德 (1998)。九年國教三十年感言。近代中國,128,89-99。
許立宏 (1995)。布倫達治對業餘運動精神之主張。體育學報,19,59-70。new window
許義雄 (1990)。積極開展體育教學研究。國民體育季刊,19(2),4-7。
許義雄 (2003a)。臺灣身體文化與體育的出路。學校體育雙月刊,75,135-144。
許義雄 (2003b)。日治時期臺灣身體規訓之形成—就學校體育的身體文化談起。學校體育雙月刊,77,112-121。
許裕呈 (1999)。國小運動代表隊的組訓與教練角色之研究。國教天地,132,53-57。
陳元仁 (1971)。國民小學體育科課程實驗單元教學活動設計。基教月刊,4(6),10-11。
陳全壽 (2006)。我國的體育政策。國民體育季刊,35(1),4-8。
陳培豐 (2001a)。殖民地臺灣國語「同化」教育的誕生—伊澤修二關於教化、文明與國體的思考。新史學,12(1),115-155。new window
陳培豐 (2001b)。重新解析殖民地臺灣的國語「同化」教育政策—以日本的近代思想史為座標。臺灣史研究,7(2),1-49。new window
陳淑娟 (2005)。我的父親—桌球教練陳嘉上老師。嘉縣國教,43,21-24。
陳進金、吳淑鳳 (1998)。九年國教實施的回顧與評價口述歷史座談會紀實 (二)。近代中國,128,129-159。
陳進豐 (2004)。國民小學校代表隊組訓的省思。國教世紀,213,41-46。
陳照明 (1996)。大學法、師資培育法與教師法之後國小體育師資培育的遠景。大專體育,27,106-112。
陳嘉謀 (2001)。光復初期台北國民學校棒球發研究。體育學報,30,91-100。new window
陳嘉謀 (2002a)。臺灣國民學校棒球運動發展之研究 (1945-1968)。臺東師院學報,13(上),137-170。new window
陳榮章 (1997)。我國籃球運動發展之源由。大專體育,29,128-135。new window
陳箐繡、邱莉惠、吳美靜 (2002)。臺灣戒嚴時期威權形塑之初探:以花燈民俗藝術為例。藝術教育研究,4,59-82。new window
陳麗卿 (1988)。全國大專籃球聯賽之建言。國民體育季刊,17(3),23。
陳麗珠、鍾蔚起、林俊瑩、陳世聰、葉宗文 (2005)。國民小學教師合理授課節數與員額編制之研究。教育學刊,25,25-50。new window
單文經 (1999)。日據時代鹿港地區的教育活動。教育研究集刊,42,17-47。new window
湯錦宏 (1993)。國立師範學院第一屆結業生「體育教學」現況研究。臺北師院學報,6,781-850。
湯龍雄 (1982)。國民小學體育課循環教學實施方法。國教輔導,22(2),6-8。
黃正安 (1998)。臺南師範學校體育師範科成立與廢除緣由之探源—民國39年至47年。南師體育,6,213-230。
黃正安 (譯) (2000)。第十回陸上運動會。南師體育,8,54-55。
黃志雄 (2006)。提升運動教練專業能力的關鍵:專任運動教練法制化問題。國民體育季刊,35(2),59-63。
黃昆輝 (1983)。能力本位師範教育之意義及精神。教師之友,24(3、4),3-5。
黃雅鳳 (2002)。講美少棒為臺灣棒運開啟新頁。師友,425,83-86。
黃義良 (2000)。淺談中小學教師生涯規劃。國教新知,47(1),81-87
黃憲鐘 (1998)。淺談網球項目選材。學校體育雙月刊,48,24-28。
黃騰 (2005)。從「角色」到「自我」—論教師改變的歷史困境與可能。教育研究集刊,51(4),89-116。new window
楊明雄 (1984)。重點推展單項運動學校運動績效評估—以競賽成績優秀選手培養為例。國民體育季刊,13(1),56-72。
楊照 (1992)。抽離了民族主義之後。中國論壇,32(12),37-40。
楊榮俊 (1971)。實用主義的體育思想。國民體育季刊,2(3),4+51。
楊箐繡、邱莉惠、吳美靜 (2002)。臺灣戒嚴時期威權形塑之初探:以花燈民俗藝術為例。藝術教育研究,4,59-82。new window
楊龍立 (1999)。我國教學語辭的演進及評析。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0,59-78。new window
楊龍立 (2000)。教學的意義。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1,17-30。new window
溫兆宗 (1951)。關於躲避球。國民教育通訊,1(6),2。
葉公鼎 (2001)。論運動產業的範疇與分類。運動管理季刊,1,8-21。
葉憲清 (1987)。國小體育循環教學的回顧與前瞻。國教之友,506,16-19。
葉憲清 (1990)。我國學校體育師資培育政策。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2),7-16。new window
詹悟 (1979)。發揚國術教學推行全民體育。台灣教育,340,42-43。
詹德基 (1985a)。我國棒球運動的發微與展望。教育資料集刊,10,433-483。new window
詹德基 (1985b)。運動教練及裁判制度的確立與展望。國民體育季刊,14(3),87-98。
廖主民 (1996)。教練行為描述。臺灣師大體育研究,2,69-83。
臺中市大同國小 (1969)。推行體育的重點—臺中市大同國小。國教輔導,8(5),8。
臺灣省政府 (1974)。臺灣省國民小學組織調整補充規定。臺灣省政府公報,六十三年夏第四十六期,8-9。
臺灣省政府 (1978a)。本省各縣市國民小學教師員額自六十七學年度起調整個每班1.29人。臺灣省政府公報,六十七年春第十一期,10。
臺灣省政府 (1978b)。本省各縣市六班以下之國民小學教師員額自六十八學年度起提高為每班1.5人。臺灣省政府公報,六十七年冬第七十二期,2。
臺灣省政府 (1982)。臺灣省各縣市推荐國民中小學體育績優學校實施要點。臺灣省政府公報,七十一年冬第三十八期,3-4。
趙彥寧 (1999)。國族想像的權力邏輯—試論五O年代流亡主體、公領域與現代性之間的可能關係。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6,37-83。new window
趙肇宗 (1990)。體育教學分析。國民體育季刊,19(2),39-49。
劉世珍 (1988)。對舉辦聯賽的看法。國民體育季刊,17(3),9。
劉妙真 (2006)。我國師資培育之現況與檢討。學校行政,39,201-212。
劉覽 (1948)。我們的課外活動—台北省師附小特寫。台灣教師,1(5),31。
潘建州、陳志明 (2006)。2009高雄世界運動會籃網球推介。大專體育,84,135-138。new window
蔡昆霖、吳萬福 (1999)。競技運動教練的重要性。大專體育,41,131-134。new window
蔡長啟 (1994)。我國體育政策回顧與展望。國民體育季刊,23(1),6-9。
蔡春美 (1978)。我國小學體育師資培養之專業課程研究。台東師專學報,6,1-108。
蔡貞雄 (1982)。體育教學釋義。國教之友,476,10-11。
蔡貞雄 (1983)。國民小學體育課循環教學答問。國教之友,481,21-23。
蔡貞雄 (1994)。體育教學的意義和本質。國民體育季刊,23(3),22-27。new window
蔡特龍 (1985)。學校體育教師兼任運動教練之問題與對策。國民體育季刊,14(2),6-9。
蔡崇濱 (1992)。少年排球運動員選材之探討。學校體育雙月刊,9,18-25。
蔡崇濱 (1996)。正視學校運動團隊的組訓。學校體育雙月刊,33,34-37。
蔡敏忠 (1980)。我國國際體育交流活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國民體育季刊,9(3),2-4。
蔡禎雄 (1990)。日據時代臺灣初等學校體育科之歷史考察—其研究的意義和課題。中華體育,14,1-4。new window
蔡禎雄 (1991)。日據時代臺灣人的初等學校體育科成立之歷史經緯。體育學報,12,15-34。new window
蔡禎雄 (1994a)。日據時代臺灣師範學校體育的變遷。體育學報,17,1-10。new window
蔡禎雄 (1994b)。日據時代臺灣初等學校體育科的歷史考察—其總述和結論。體育學報,18,1-12new window
鄭沂珊 (1999)。國小籃球聯賽。籃球雜誌,154,35。
鄭悅子 (1988)。漫談臺北市公立高級中學籃球聯賽。國民體育季刊,17(3),20-2。
鄭善禧 (1964)。訪東埔國校雜談。國教輔導,26,15。
鄭漢吾 (2000)。教練訓練行為之相關文獻回顧。體育學報,29,47-57。new window
盧翰卿 (1985a)。台東市仁愛國小體育教育實驗班。國教之聲,19(2),17。
盧翰卿 (1985b)。台東縣台東市國小概況介紹—仁愛國小。國教之聲,19(2),20-22。
蕭森英 (1969)。體育教育在新生。基教月刊,3(2),16-17。
蕭瓊瑞、陳培雄 (1983)。體育課循環教學在南師專附小。國教之友,481,18-20。
駱木金 (1984)。早操或課間操之設計與實施。國民體育季刊,13(1),32-34。
薛慧玲、謝志君 (2001)。論運動教練哲學之重要性。大專體育,54,66-70。new window
鍾吉雄 (1977)。師專生分發制度改革芻議。師友,122,35-36。
瞿海良 (1995)。臺灣原住民的棒球傳奇。山海文化,9,25-31。
簡水淵 (2003)。學校體育教學的新思維。學校體育雙月刊,76,35-41。
藤森智子 (2001)。日治初期「芝山巖學堂」(1895-1896) 的教育—以學校經營、教學實施、學生學習活動之分析為中心。臺灣文獻,52(1),565-580。
蘇瑞陽 (1991)。訪臺灣體育發展的見證人—楊基榮教授。國民體育季刊,20(3),68-73。
龔榮堂、林華韋 (2004)。國民小學棒球運動推展現況分析與建議。大專體育,75,80-83。new window

三、報紙
中國時報 (2006,8月1日a)。10萬人瘋慢壘。中國時報,取自中國時報網站http://www.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1203+1120060801。
中國時報 (2006,8月1日b)。攤販到假釋犯球來就打。中國時報,取自中國時報網站http://www.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1203+1120060801。
民生報 (2005,8月24日)。當年關西聯隊來不是和歌山。民生報,B1版。
民生報 (2006,1月10日)。企業男排聯賽三年醞釀新制。民生報,B4版。
民生報 (2006,1月16日)。一家5口、22段總動員。民生報,B3版。
民生報 (2006,1月20日)。卸下跆拳道的盔甲。民生報,B5版。
民生報 (2006,3月14日)。高球、桌球、羽球黃金計畫啟動。民生報,B4版。
民生報 (2006,8月14日)。全民跆拳道休閒又健身。民生報,B5版。
民生報 (2006,8月2日)。華航北區壘球社成軍。民生報,B7版。
民生報 (2006,9月17日)。我邀法教練講習挑選國家代表隊。民生報,B7版。
民生報 (2006,9月2日)。李文元杯今開打。民生報,B3版。
自由時報 (2002,7月31日a)。講美返鄉「澎」蓽生輝。自由時報,取自自由時報網站http://www.libertytimes.som.tw/2002/new/jul/31/today-sp2.htm。
自由時報 (2002,7月31日b)。講美傳奇可能絕響。自由時報,取自自由時報網站http://www.libertytimes.som.tw/2002/new/jul/31/today-sp2.htm。
紀綱 (1949a,3月4日)。談本省國民教育。新生報,四版。
紀綱 (1949b,3月15日)。談本省國民教育 (續)。新生報,四版。
胡佛 (1994,1月16日)。威權體制與台灣民主化。聯合報,4版。
新生報 (1946,10月14日)。臺北市立國校聯合運動節目多為集體的表演。新生報,二版。
聯合報 (1958,10月26日)。籃球運動逐漸吃香軟網運動式微。聯合報,三版。

四、未出版資料
王惠玲 (2004)。台灣足球運動發展之研究 (1945-2000)。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方樹啟 (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團隊競技運動 (sport) 潛在價值研究—以臺南市安慶國小男、女籃球隊為例。未出版論文。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1991)。國家建設六年計畫。未出版報告書,臺北市。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1999)。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未出版報告書,臺北市。
何憶如 (2003)。桃園縣新屋國小校史之研究 (1905-2003)。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堂立 (2004)。台灣網球運動發展之研究 (1945-2000)。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
李勝雄、鄭榮源 (1998)。臺灣省國民小學體育師資結構、素質暨人力運用概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研究成果報告書,臺灣省教育廳及臺中縣教育局委託,臺中縣。
林忠宏 (2004)。台南市桌球運動發展之研究 (1949-2003)。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林玫君 (1993)。戰後台灣國民小學體育師資養成之歷史探源—民34年~民76年。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new window
林玠良 (2003)。人、運動、流行文化與城市的光合作用—街頭籃球運動的深層意涵。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琪雯 (1995)。運動與政權維繫—解讀戰後臺灣棒球發展史。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邱金松、楊宗文、邱思慈、曾雙郎、盧焰章 (1997)。體育學門之規劃研究。未出版之研究成果報告書,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臺北市。
范春源 (1993)。國民政府遷台後第一次國民學校體育課程標準修訂之歷史考察。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范春源 (1998)。戰後臺灣小學體育科教育演變之研究—民國34~83年。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徐耀輝 (2005)。臺灣籃球發過程與社會變遷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臺北市。new window
張力可 (2000)。臺灣棒球與認同:一個運動社會學的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張威克 (2002)。身體/知識/權利:論我國學校體育演進的系譜。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 (1989a)。教育部七十八年施政成果報告。未出版報告書,臺北市。
教育部 (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未出版報告書,臺北市。new window
教育部 (2002)。教育政策白皮書。未出版報告書,臺北市。
教育部 (2003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未出版報告書,臺北市。new window
梁淑玲 (1993)。社會發展、權利與運動文化的形成:臺灣棒球的社會、歷史、文化分析 (1895-1990)。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許佩賢 (1994)。塑告殖民地少國民—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教科書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許義雄等 (1998)。體育學門趨勢與課題重點研究規劃。未出版之研究成果報告書,教育部委託,臺北市。
郭丁熒 (1995)。我國國民小學教師角色知覺發展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new window
陳嘉謀 (2002b)。台灣棒球運動發展之研究 (1945-1968)。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縣。
曾瑞成 (2000)。我國學校體育政策之研究 (1949~1997)。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黃怡玲 (2005)。日治時期女性身體國家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進成 (2002)。台灣巧固球運動發展之研究 (1977-2000)。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台東縣。
黃嘉源 (2004)。台灣羽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5-2000)。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
楊聰榮 (1992)。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臺灣的中國化。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蔡宗信 (1992)。日據時代臺灣棒球運動發展過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蕭令杰 (2002)。臺灣歷史社會學的發展 (1960-1990)。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仕淵 (2002)。殖民主義與體育—日治前期 (1895-1922) 臺灣公學校體操科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謝佩錦 (2005)。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教師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鍾淑薇 (2004)。教師慣習 (habitus) 之形塑與實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蘇維杉 (2004)。臺灣運動產業發展的社會過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蘇顯星 (2002)。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變遷歷程研究—歷史結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五、網路資料
中華民國慢速壘球協會 (2006)。最新消息及各地活動。2006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cspsa.org.tw。
中華民國撞球運動協會 (2006)。中華民國撞球運動協會簡介。2006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baroc.org。
中華民國學生棒球聯盟 (2006)。學生棒球聯盟簡訊第72期。2006年10月21日,取自http://www.ctsbf.org.tw/subfive。
文藻外語學院 (2006)。文藻外語學院國民小學教育學程課程表。2006年11月28日,取自http://www.wtuc.tw/ttc/classplan.xls。
王長壽 (2006)。球隊教練—王長壽老師。2006年12月26日,取自http://www.jmps.phc.edu.tw/1-5/1-5-3/4.htm。
行政院 (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E世代人才培育計畫。2006年10月1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gofar2008/02-1.htm。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2005)。94年度由院管制「一人一運動、一校一團隊」計畫查證報告。2006年9月30日,取自行政院網站,http://www.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5111714233271.doc。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1)。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中程 (九十至九十三年度) 施政計畫。2006年9月24日,取自http://www.ncpfs.gov.tw/aboutus/aboutus3-1-1.aspx?No=8。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6)。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簡史。2006年9月24日,取自http://www.ncpfs.gov.tw/aboutus/aboutus1-2.aspx。
宜蘭縣永樂國小 (2006)。宜蘭縣永樂國民小學九十四學年度體育實施計畫。2006年10月19日,取自http://www.yles.ilc.edu.tw/going/體育下.htm。
林永富 (2006)。講美少棒再演紅葉傳奇—臺灣體育的根在民間。2006年12月26日,取自http://www.sportnt.com.tw/sample/spo_sample/Sample_03.asp?struct_id=5035。
花蓮縣明廉國小 (2000)。花蓮縣明廉國民小學八十九學年度體育班(射箭項目)甄選學生簡章。2006年11月11日,取自http://www.enc.hlc.edu.tw/new/000516.htm。
政治作戰學校 (2006)。總教官室體育組。2006年3月4日,取自政治作戰學校網站,http://www.fhk.edu.tw/teach/teach-2/06.htm。
苗栗縣體育會足球委員會 (2006)。中華民國九十五年苗栗縣第八屆縣長盃足球錦標賽秩序冊。2006年10月24日,取自http://pub.mlc.edu.tw/files/000638/text/8th.doc。
桃園縣政府教育局 (2006)。九十五年度體育重點發展團隊核定名單及項目一覽表。2006年11月8日,取自http://media.tyc.edu.tw/eduspo/stuff/sport/95年度體育重點發展團隊核定名單及項目一覽表.doc。
高雄縣鎮北國小 (2006)。高雄縣鳳山市鎮北國民小學推展「一人一運動、一校一團隊」實施計劃。2006年10月19日,取自www.zbp.ks.edu.tw/abcd/c9.htm。
國立臺南大學進修推廣部 (2006)。國小教師教育學程科目學分表。2006年11月28日,取自http://web.nutn.edut/gac550/adv95/course/c01.ht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0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民小學教育學程科目及學分數。2006年11月28日,取自http://www.ntnu.edu.tw/aa/aa2/F600/educourse.doc。
教育部 (1970)。國民小學體育實施方案。2006年8月6日,取自http://www.cses.tcc.edu.tw/
~bee/%B0%EA%A4p%C5%E9%A8|%B9%EA%ACI%A4%E8%AE%D7.htm。
教育部 (1978)。改進國民小學體育實施計畫。2006年8月6日,取自http://www.boe.chc.edu.tw/%C5%E9%B0%B7%BD%D21/flpqdijj.htm。
教育部 (1979a)。長期培育中小學優秀運動人才實施要點。2006年8月7日,取自http://www.boe.chc.edu.tw/%C5%E9%B0%B7%BD%D21/eknylo.htm。
教育部 (1979b)。師範教育法。2006年8月15日,取自http://lis.ly.gov.tw/lghtml/lawstat/version/01717/01717681106.htm。
教育部 (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2006年10月19日,取自教育部網站,http://140.111.1.22/cgi-bin/checkgopher1.pl?school=/home1/gopher-data/moe/secretary//./moe-white/./be00810&subject=體育衛生。
教育部 (2003b)。中等學校、國民小學教師師資職前教育學程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2006年12月16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HIGH-SCHOOL/EDU
5662002/charlier-12.htm?FILEID=95134&open。
教育部 (2004)。中小學校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2006年12月16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HIGH-SCHOOL/EDU566
2002/Amanda-1.doc。
教育部體育司 (2006)。94年學校體育統計年報。2006年11月12日,取自教育部體育司網站,http://140.122.72.29/spess/94spess.htm?open。
陳玉蟾 (2006)。沙坑國小校史略述。2006年4月13日,取自沙坑國小網站,http://www.skps.hcc.edu.tw/skps2-2.htm。
嘉義市垂陽國小 (2006)。嘉義市垂陽國小榮譽榜。2006年10月21日,取自垂陽國小網站,http://www.cyes.cy.edu.tw/history/honor.htm。
彰化縣福興國小 (2001)。那年我們打棒球。2006年10月21日,取自福興國小網站,http://www.sfsex.chc.edu.tw/~t0009/b112.htm。
臺中縣東明國小 (2006)。體育實施計劃。2006年10月19日,取自東明國小網站,http://www.dmes.tcc.edu.tw/admonish/new_page_72.htm。
臺中縣體育會慢速壘球委員會 (2006)。葫蘆墩聯賽。2006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tcsp.idv.tw/xoops。
臺北市育成國小 (2006)。95學年度臺北市南港區玉成國民小學體育班招生簡章。2006年11月11日,取自http://www.estmue.tp.edu.tw/~yea060/0601d.doc。
臺北市足球協會 (2004)。93年臺北市中小學秋季足球聯賽賽程表。2006年10月21日,取自http://www.tfa-soccer.org.tw/activites/93fall.htm。
臺北市足球協會 (2006)。臺北市中小學秋季足球聯賽競賽規程 (95年)。2006年10月21日,取自http://www.tfa-soccer.org.tw/activites/93fall.htm。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2006)。95學年度各校體育班設立班級數一覽表。2006年11月8日,取自http://www.edunet.taipei.gov.tw/public/pub2_content.asp?SEQ=6155。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2003)。臺北縣九十四年度中小學體育重點發展項目學校名單出爐。2006年11月8日,取自http://www.gov.tw/PUBLIC/fineprint/php3?id=87287&sub_no
=63&main_no=GOVNEWS。
臺東縣政府 (2005)。國中小學桌球聯賽徐縣長勉勵小球員精進球技。2006年10月21日,取自http://www.taitung.gov.tw/chinese/news/t_newview.php?n_id=4088。
臺南市崇明國小 (2006)。臺南市崇明國小國民小學推展一人一運動一校一團隊實施計畫。2006年10月19日,取自http://www.cmes.tn.edu.tw/sport/b-1.htm。
臺南市體促進會 (2003)。臺南市九十二年度國民小學籃球聯賽秩序冊。2006年10月21日,取自http:/www.tn.edu.tw/bodyhealth/doc/087.doc。
臺灣棒球維基館。(2006)。講美國小少棒隊。2006年12月26日,取自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index.php/%E8%AC%9B%E7%BE%8E%E5%9C%8B%E5%B0%8F%E5%B0%91%E6%A3%92%E9%9A%8A。
澎湖縣講美國小 (2006a)。澎湖縣白沙鄉講美國小獲頒獎項一覽表。2006年12月26日,取自http://www.jmps.phc.edu.tw/1-5/1-5-3/2-1.htm。
澎湖縣講美國小 (2006b)。澎湖縣政府新聞—接見講美少棒隊。2006年12月26日,取自http://www.jmps.phc.edu.tw/1-5/1-5-3/5-3.htm。
澎湖縣講美國小 (2006c)。講美國小校刊第一期專欄—澎湖縣白沙鄉講美國小學校特色棒球隊。2006年12月26日,取自http://www.jmps.phc.edu.tw/1-5/1-5-3/5-4.htm。
鄭文鴻 (2006)。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相關資料簡介。2006年10月15日,取自大個之家網站,http://home.pchome.com.tw/internet/teic/sports/olympic/osg/1984.htm。

貳、日文部份
二宮文右衛門 (1926)。学校体操。東京市:目黑書店。
二宮文右衛門 (1937)。体操教授学。東京市:成美堂。
二階堂豈久 (1918)。体操通俗講話。東京市:寶文館。
井上一男 (1971)。学校体育制度史。東京市:大修館書店。
今井學治 (1920)。合理的体操学。東京市:廣文堂。
尼子止、石丸節夫、真行寺吉太郎、藤山快隆、三橋喜久雄、吉原藤助 (1921)。体操競技遊戲集成。東京市:隆文館。
永井道明 (1913)。学校体操要義。東京市:大日本圖書。
矢內原忠雄 (1997)。帝國主義下の臺湾。臺北市:南天。(1934初版)
石丸節夫 (編) (1920)。櫻井博士体操講演集。香川縣,日本:都村有為堂。
吉野秀公 (1997)。臺湾教育史。臺北市:南天。(1927初版)
竹之下休藏 (1950)。体育五十年。東京市:時事通訊社。
竹村豐俊 (1933)。臺湾体育史。臺北市:臺湾体育協會。
佐藤源治 (1995)。臺湾教育の進展。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43初版)
体育研究協會 (1936)。学校體操教授指針。東京市:目黑書店。
花塘生 (1937)。體育大會を詠ず。臺中州教育,5(7),22-23。
宮田覺造 (1926)。改正学校体操教授要目の精神と其實施上の注意。東京市:日本体育學會。
許世楷 (1972)。日本統治下の臺灣。東京市:東京大學出版會。
湯川充雄 (1932)。臺湾野球史。臺北市:臺湾日日新報社。
筧克彥 (1929)。日本体操。東京市:春陽堂。
臺北師範学校 (1920)。臺湾總督府臺北師範学校一覽。臺北市:臺北師範学校。
臺南師範学校同窓會 (編) (1980)。ああわが母校臺南師範—臺湾總督府臺南師範学校史。東京市:編者。
臺湾教育会 (1995)。臺湾教育沿革誌。臺北市:南天。(1939初版)
廣瀨清、齋藤薰雄 (1921)。体操教授の實際的新主張。東京市:大日本学術會。
齋藤薰雄 (1942)。國民學校體鍊科精義。東京市:教育科學社。

參、英文部份
Abrams, P. (1982). Historical sociology. London: Open Books.
Bain, L. L. (1978). Differences in values implicit in teaching and coaching behavior. Research Quarterly, 49(1), 154-160.
Bain, L. L., & Wendt. J. C. (1983). Undergraduat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perceptions of the role of teacher and coach.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54(2), 112-118.
Bauman, Z. (1987). Legi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on modernity, post-modernity and intellectuals. Oxford: Polity Press.
Bauman, Z. (1990). Thinking sociologically. Cambridge, MA: Blackwell.
Bendix, R. (1977). Nation-building and citizenship (New enlarges ed.).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iddle, B. J. (1979). Role theory: Expectation, identities and behavior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Biddle, B. J. (1986). Recent development in role theor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2, 67-92.
Biddle, B. J., & Thomas, E. J. (1966). Role theory: Conception and research.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Blackedge, D. A., & Hunt, B. D. (1985).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s of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Bloch, M. (1963). The historian’s craft (P. Putnam, Tran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40)
Bramham, P. (1991). Explanations of the organization of sport in British society.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26(3), 139-151.
Braswell, R. E. Jr. (1986). Differences in perceived teacher-coach job attitude as identified by se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and teacher-football coaches (role-conflict). DAI-A 47/08, p.2943.
Browne, K. (1998).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2nd ed).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Burke, P. (1992). History and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Caccese, T. M., & Mayerberg, C. K. (1984). Gender differences in perceived burnout of college coaches.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6(3), 279-288.
Caldwell, G. (1982). International sport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34, 173-173.
Calhoun, C. (1987). History and sociology in Britain.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29(3), 615-625.
Callinicos, A. (1999). Social theory. Washington Square, N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Capel, S. A, Sisley, B. L., & Desertrain, G. S. (1987). The relationship of role conflict and role ambiguity to burnout in high school basketball coaches.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9(2), 106-117.
Carr, E. H. (1962). What is history ?.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Chelladurai, P., & Saleh, S. (1980). Dimensions of leader behavior in sports: Development of a leadership scale.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 34-45.
Childs, D. H. (1995). Assessing the perceived and experienced role conflict of the community/junior college teacher/coach: Factors affecting role performance. DAI-A 56/05, p.1704.
Chu, D. (1979). Origins of the conne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thletics: An organizational interpretation. 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 3(1), 22-32.
Chu, D. (1981). Functional myths of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College as career train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formal title to actual duties upon secondary schoo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