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韻圖的修辭--從命名隱喻看韻圖的設計理念及其歷時變異
書刊名:師大學報. 語言與文學類
作者:王松木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Song-mu
出版日期:2013
卷期:58:2
頁次:頁135-170
主題關鍵詞:音韻思想史修辭設計理念隱喻韻圖History of phonological thoughtRhetoricDesign ideaMetaphorRime tabl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62
期刊論文
1.李并成(1999)。「鏡」類文獻識略。敦煌研究,1999(1),52-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耿振生(2000)。明代學術思想變遷與明代音韻學的發展。聲韻論叢,9,85-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曹正義(1994)。《通志‧七音略》「重」、「輕」探疑。音韻學研究,3,49-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軍(2005)。《韻鏡》所標「開合」及相關問題再研究。古漢語研究,2,44-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華江(2010)。也談《韻鏡》的「開合」。阜陽師範學院學報,1,32-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華江(2011)。《韻鏡》列字所據韻書再探。古漢語研究,3,25-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賴江基(1991)。《韻鏡》是宋人拼讀反切的工具書。暨南學報,1991(2),104-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Sullivan, Louis H.(1896)。The Tall Office Building Artistically Considered。Lippincott's Magazine,57,403-409。  new window
9.王松木(20031200)。等韻研究的認知取向--以都四德「黃鍾通韻」為例。漢學研究,21(2)=43,337-3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平田昌司(1984)。《皇極經世書‧聲音唱和圖》與《切韻指掌圖》--試論語言神秘思想對宋代等韻學的影響。東方學報,56,179-2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金周生(2009)。說「等」「等子」「四聲等子」輔仁大學,2009年5月23-24日。第十一屆國際暨第二十七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曾甘霖(2009)。文化、語言學視角下的中國古鏡研究(博士論文)。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遞亞榮(2011)。宋元韻圖五種用字研究(博士論文)。華中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華江(2010)。〈韻鏡〉考論(博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紅(2006)。切韻指掌圖研究(碩士論文)。吉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1986)。宋本切韻指掌圖。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麟之(1989)。韻鏡。等韻五種。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樵(1989)。七音略。等韻五種。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袁子讓(1995)。字學元元。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繼仕。音聲紀元。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方以智(1995)。浮山文集。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方以智(1988)。切韻聲原。方以智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文雄(1744)。磨光韻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馬自援、梅建(1997)。重訂馬氏等音。莊嚴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潘耒(1995)。類音。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周春(1804)。小學餘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序賓(1995)。聲韻指掌。罕見韻書叢編。香港:長城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朱曉農(2008)。陸法言和《切韻》。方法:語言學的靈魂。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德拉埃斯馬、喬修峰(2009)。記憶的隱喻--心靈觀念史。廣州市:花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沈從文(2011)。鏡子的故事。古人的鬍子。北京市:新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唐作藩(2001)。《四聲等子》研究。漢語史學習與研究。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唐作藩(2001)。關於《五音集韻》--寧忌浮《校訂五音集韻》序。漢語史學習與研究。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董同龢(1974)。《切韻指掌圖》中幾個問題。董同龢先生語言學論文選集。臺北市:食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赫斯科特(2009)。設計,無處不在。南京市: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魯國堯(2003)。沈括《夢溪筆談》所載切韻法繹析。魯國堯語言學論文集。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鞠玉梅(2011)。社會認知修辭學:理論與實踐。北京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羅常培(2004)。釋重輕。羅常培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羅常培(2004)。《通志‧七音略》研究。羅常培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史存直(1997)。漢語音韻學論文集。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Lakoff, George、梁玉玲(1994)。女人、火與危險事物。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趙翼(196503)。陔餘叢考。臺北市: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1989)。宋本歷代地理指掌圖。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趙蔭棠(1957)。等韻源流。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高明(1971)。高明小學論叢。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張世南(1985)。游宦紀聞。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巴薩拉、周光發(2000)。技術發展簡史。上海:復旦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Genette, Gérard、史忠義(2001)。熱奈特論文集。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陳新雄(2005)。聲韻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于亭(2009)。玄應〈一切經音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沈括(1978)。夢溪筆談。臺北市:中國文學名著編印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王瑾(2005)。互文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郭正忠(1993)。三至十四世紀中國的權衡度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耿振生(1992)。明清等韻學通論。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江永(1995)。音學辨微。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潘文國(1997)。韻圖考。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羅常培(1982)。漢語音韻學導論。里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李無未(2011)。日本漢語音韻學史。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1989)。四聲等子。等韻五種。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耀堃(2001)。宋本《切韻指掌圖》的「檢例」與《四聲等子》比較研究。黃耀堃語言學論文集。南京市: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克剛(1994)。四等重輕論。音韻學研究。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魯國堯(2003)。《盧宗邁切韻法》述論。魯國堯語言學論文集。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