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目連變文」修佛證道的試煉之旅及其宗教關懷
書刊名:文學新鑰
作者:楊錦璧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ang, Jin-bi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5
頁次:頁99-143
主題關鍵詞:目連救母試煉敦煌變文盂蘭盆MulianSalvationTrialsDunhuang BianwenYue Lan FestivalB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102
期刊論文
1.于向東(2005)。榆林窟第19窟目連變相與《目連變文》。敦煌學輯刊,47,90-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小榮(2000)。《目連變文》的生成與目連戲的流傳。貴州社會科學,2,6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映瑾(20061200)。敦煌〈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與但丁《神曲.地獄篇》中的地獄結構與宗教意義--以罪與罰為中心的探討。應華學報,1,35-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安清(20090700)。中國救母型故事與目連救母故事研究。玄奘人文學報,9,81-1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宏圖(2000)。中日目連文化比較。民族藝術,1,126-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常丹琦。宋代說話藝術《佛說目連救母經》探討。戲曲研究,41,84-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祚龍(198702)。看了敦煌「佛說盂蘭盆經讚述」以後。敦煌學,12,13-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顏廷亮(1994)。〈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并圖一卷并序〉的一個未見。社科縱橫,4,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荒見泰史(20080200)。從新資料來探討目連變文的演變及其用途--以上圖068、北京8719、北京7707文書為中心探討。敦煌學,27,127-1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柴非凡(19990700)。從目連救母變文看儒家孝道的佛教化。靜宜人文學報,11,63-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袁書會(2006)。談談變文中的業報輪迴思想--以《目連變文》爲中心。西藏民族學院學報,27(5),55-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許惠玟(20030700)。中國故事中的「救母」情節探析--以目連故事、白蛇故事及沉香故事為中心。東海中文學報,15,127-1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茆耕茹(1993)。目連資料編目概略。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道端良秀、劉欣如(1998)。佛教與儒教。臺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重民(1985)。敦煌變文研究。敦煌變文論文錄。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趙景深(1985)。目連故事的演變。敦煌變文論文錄。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金岡照光(200005)。關於敦煌變文與唐代佛教儀式之關係--以目連變文與盂蘭盆法會為中心。敦煌文藪。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福井文雅(201005)。講經儀式和論義71-102。漢字文化圈的思想與宗教--儒教、佛教、道教。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小榮(2002)。變文講唱與華梵宗教藝術。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許慎、段玉裁(1989)。說文解字注。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荒見泰史(2010)。敦煌講唱文學寫本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振鐸(196506)。中國俗文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顏之推、王利器(1982)。顏氏家訓集解。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Campbell, Joseph、朱侃如(1997)。千面英雄。新北市:立緒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譚蟬雪(1998)。敦煌歲時文化導論。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Eliade, Mircea、楊儒賓(2000)。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Neumann, Erich、李以洪(1998)。大母神--原型分析。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重民、王慶菽、向達、周一良、啟功、曾毅公(1957)。敦煌變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鄭阿財(1982)。敦煌孝道文學研究。石門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潘重規(1994)。敦煌變文集新書。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芳英(1983)。目連救母故事之演進及其有關文學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羅宗濤(200407)。敦煌講經變文研究。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潘重規(1994)。敦煌變文新論。敦煌變文集新書。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樊錦詩、梅林(1996)。榆林窟第19窟目連變相考釋。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紀念文集。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上田義文(2002)。大乘佛教思想。大乘佛教思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倉石武四郎、汪馥泉(1975)。目蓮救母行孝戲文研究。中國文學研究。臺北:明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