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末戲曲創作抒情與敘事的調整--以孟稱舜創作為例
書刊名:文學新鑰
作者:王祥穎
作者(外文):Wang, Hsiang-yin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5
頁次:頁145-179
主題關鍵詞:明末中國戲曲評點活動孟稱舜抒情性The Ming Dynasty last yearsChinese operaDrama commentaryMeng ChengshunLyric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
  • 點閱點閱:54
期刊論文
1.殷偉榮(2010)。錢鍾書論戲曲。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雷(2010)。迎刃析疑如破竹,擘流辨似欲分風(下)--錢鍾書戲曲論零札。戲曲研究,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璦玲(19940300)。論明清傳奇名作中「情境呈現」與「情節發展」之關聯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549-5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1954)。古今名劇合選。古本戲曲叢刊。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54)。節義鴛鴦塚嬌紅記。古本戲曲叢刊。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沈寵绥(1974)。度曲須知。歷代詩史長編。台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湯顯祖、徐朔方(1999)。復甘義麓。湯顯祖全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祁彪佳(1991)。與孟子塞。祁彪佳文稿。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陸文虎(1992)。中國古代戲曲中的悲劇。錢鍾書研究採輯。北京:三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錢鍾書(2003)。錢鍾書手稿集:容安館札記。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啟公(1993)。說八股。台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孟稱舜、朱穎輝(2005)。孟稱舜集。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光潛。悲劇心理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Jauss, Hans-Robert、Holub, Robert C.、周寧、金元浦、滕守堯(1987)。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何宗美(2003)。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驥德(1974)。曲律。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Iser, Wolfgang、霍桂桓、李寶彥、楊照明(1988)。審美過程研究--閱讀活動:審美響應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錢鍾書(2005)。錢鍾書英文文集。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徐朔方(1993)。晚明曲家年譜。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庚(1987)。戲曲藝術論。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錢鍾書(1984)。談藝錄。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譚帆、陸煒(1993)。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王璦玲(2005)。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觀構思及其藝術呈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萬曙(2007)。明代戲曲評點:批評話語的轉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國維(1992)。宋元戲曲考。王國維戲曲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曹淑娟(2006)。知音場域--《寓山志》的園林詮釋系統。流變中的書寫--祁彪佳與寓山園林論述。台北市: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萬曙(2002)。評點的形式要素與文學批評功能--以明代戲曲評點為例。中國評點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