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平”、 “靚” 、“正”與現代粵語詞彙的變異
書刊名:粵語研究
作者:黃坤堯
作者(外文):Wong, Kuan-io
出版日期:2013
卷期:13
頁次:頁37-53
主題關鍵詞:粵語詞彙Yue dialectVocabularyCheapBeautifulGoo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圖書
1.戴慶廈(1992)。漢語與少數民族語言關係概論。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漢語大字典編辑委員會(1989)。漢語大字典。武漢:成都:湖北辭書出版社:四川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錫凌(1981)。粤音韻彙。香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文匯、朱國藩(1999)。粤音正讀字彙。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敬忠(1994)。粤語是漢語族群中的獨立語言。語言演變論。廣州:廣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廖恩燾(1924)。嬉笑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赓恩燾(1995)。嬉笑集。澳門:澳門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歐陽覺亞(2011)。少數民族語言與漢語。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文若稚(陳雅、劉樺(2001)。廣州方言古語選。澳門:澳門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韋慶穩、覃國生(1980)。壯語簡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許慎、徐鉉(1979)。說文解字。香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辑室(1983)。北京:商務印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辑室編 1985 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辑室(1985)。現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辑室(2009)。現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阮元(1955)。重栞宋本毛詩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197812)。現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詹伯慧(2002)。廣州話正音字典。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新雄(1975)。古音學發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彭年、余迺永(2000)。新校互注宋本廣韻。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司馬光、胡三省、標點資治通鑑小組(1956)。資治通鑑。北京: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1998)。現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辭海編輯委員會(1979)。辭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司馬遷、裴駰、司馬貞、張守節(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唐圭璋(1965)。全宋詞。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毛宗武、蒙朝吉、鄭宗澤(1982)。瑤族語言簡志。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班固、顏師古(1964)。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蕭統、李善(1986)。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Kelly Chu(20130419)。《放學ICU》教壞細路?網友鬧爆「矮化粤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敬忠(1994)。粤語中的百越語成份問題。語言演變論。廣州:廣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正芬(2012)。方言接觸與韻部的分化及合流--論梗攝韻部的分合演變。兩晉南北朝方言現象與韻部變遷探析〈經典釋文〉及兩晉南北朝文獻的比較考察。臺北:五南圖書出版释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范曄、李賢、司馬彪、楊家駱(1965)。後漢書。楚王英傳。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