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觀「自然」與「自然」觀--中國傳統自然觀及其情感呈現
書刊名:鵝湖
作者:蔣孝軍
作者(外文):Jiang, Xiao-jun
出版日期:2014
卷期:39:11=467
頁次:頁14-21
主題關鍵詞:自然自然觀情感形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8
與當今占主流地位之西方自然觀不同,中國傳統自然觀沒有明顯的主、客二分思想。中國人對自然的理解和觀照側重於生活感知,這種感知在不用的情境中呈現為不同的情感形態。簡單地說,中國傳統自然觀的情感呈現可以具體分為以下幾種情感形態:當人在最初感觸自然時是一種本源的欣意之惑,在相應情境被打破時則是「不忍」之情,若人們瞭解到自身的有限性與天道之無限性時,則會產生一種敬畏感,最後,當人在「天人之際」中領悟到一種「予欲無言」的情感狀態時,人通過哲學反觀重又達到天人本無分的天地境界。
圖書
1.康德、龐景仁(1982)。任何一種能夠作爲科學出現的未來形而上學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熹(2010)。朱子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熊十力(1985)。新唯識論。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熹(1983)。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蒙培元(2004)。人與自然:中國哲學生態觀。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程頤、程顥、王孝魚(1981)。二程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培根。《偉大的復興》序。西方哲學原著選讀。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