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楊英風的「生態美學」與臺灣當代藝術中的「社會介入」:關於「社會造型」的一些想法
書刊名:雕塑研究
作者:廖新田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ao, Hsin-tien
出版日期:2014
卷期:12
頁次:頁1-17
主題關鍵詞:臺灣美術楊英風生態美學社會介入社會造型Taiwanese artYuyu YangEcological aestheticsSocial interventionSocial model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4
期刊論文
1.楊英風(199505)。中國生態美學與景觀雕塑。中國美術報,16,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英風(19611000)。中國雕塑的衍變。中國手工業,36,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英風(19670700)。從我們今天的城市思索明日世界的開拓。東方雜誌,1(1),101-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英風(19680200)。從東西方立體觀念的發展--談現代建築的方向。東方雜誌,1(8),90-94+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英風(199003)。都市景觀與雕塑。臺北西區扶輪社週刊,35(3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英風(196806)。夢與現實。銘專,41,24-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英風(1961)。雕刻與建築的結緣--為教師會館設置浮雕記詳。文星,7(6),3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英風(196401)。靈性良知創造力。藝術論壇,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楊英風(1990)。中國生態美學的未來性。臺北:楊英風事務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楊英風(1990)。從中國生態美學瞻望中國建築的未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英風(1993)。現代中國生態美學觀--景觀雕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英風(1997)。論景觀雕塑表現環境藝術與區域文化--借景開蘭兩百週年紀念環境規劃製作實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楊英風(1983)。「臺北市文化景觀雕塑公園」建議重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英風(1991)。從中國生態美學看米羅的夢幻世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英風(19901011)。鄉土與生態美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簡啟洵(20111017)。咱的文化--找回文化的解釋權,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1101700004.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英風(1966)。自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楊英風(1987)。中國智慧與景觀造型美。東洋の英知と景觀造型美。臺北:楊英風事務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英風(1995)。宏觀美學。呦呦楊英風豐實的'95。臺北: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楊英風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英風(1993)。美學與審美觀。太極雅石選集。高雄:太極雅石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廖新田(2008)。美學與差異--朱銘與1970年代的鄉土主義。臺灣美術四論:蠻荒/文明,自然/文化,認同/差異,純粹/混雜。臺北:典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廖新田(2010)。台灣當代藝術評論中的當代思潮介入:朝向--個文化研究的理念探祈。藝術的張力:臺灣美術與文化政治學。臺北:典藏藝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