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藝術介入」的意涵與在地脈絡
書刊名:清華藝術學報
作者:張晴文
作者(外文):Chang, Ching-wen
出版日期:2020
卷期:2
頁次:頁37-62
主題關鍵詞:文化政策社會參與式藝術前衛藝術藝術介入Cultural policySocially engaged artAvant-garde artArt interven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5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廖新田(20101000)。臺灣當代藝術評論中的當代思潮介入 : 朝向一個文化研究的理念探析。現代美術學報,20(10),1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晴文、莊偉慈、陳寬育、蔡榕娣(20100900)。都市空間的藝術介入。藝術家,424,122-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文勇(2009)。藝術介入空間的適切性與公眾性--看世運主場館的公共藝術。藝術認證,26,34-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海鳴(20030900)。藝術介入社會的一種模式。藝術家,57(3)=340,197-2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瑪悧(1996)。大家都做同樣的東西,我來做點不同的--訪台北縣立文化中心美展企劃簡明輝。藝術家,253,236-2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海鳴(1999)。重現鹿港「日茂行」歷史空間--「歷史之心」裝置藝術大展。藝術家,48(1)=284,368-3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海鳴(20000300)。地區性藝術城市的形塑--談二○○○年嘉義當代藝術的點、線、面。藝術家,50(3)=298,287-2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惺嶽(1995)。從「風起」話「雲湧」。藝術家,242,278-2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曾少千(20080500)。空間故事與美學之用:寶藏巖泡茶照相館。現代美術學報,15,1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海鳴(20111000)。藝術介入空間啟動複雜關係與改變--近年藝術介入空間的觀念轉變及操作模式與規模的改變。藝術家,437,221-2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呂佩怡(20110700)。「新類型公共藝術」的轉譯與在地變異。藝術觀點,47,76-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董維琇(20131000)。藝術介入社群:社會參與式的美學與藝術實踐。藝術研究學報,6(2),27-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洪儀真(20141200)。藝術的脈絡與脈絡的藝術--對話性美學的社會學思辯。南藝學報,9,25-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聖閎(2011)。(藝術)介入。藝外,19,50-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吳瑪悧(2008)。藝術介入 造街行動。藝術認證,23,28-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呂佩怡(20120600)。讓不可見可見--《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之力量所在。典藏今藝術,237,126-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妤玲、張玉音(20110200)。藝術家如何透過創作實踐與社會交往?。典藏今藝術,221,110-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泰松、張玉音(20100900)。藝術家:社會的交往者--關於當代藝術家的社會身分,或做為「伺服機動者」[座談會]。典藏今藝術,216,146-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晴文(20111000)。不做虛假需求的回應--從「公路計畫」看「藝術介入空間」。藝術家,437,226-2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惠蘭(2007)。此時此刻--2007藝術介入空間--橋仔頭糖廠經驗為例。藝術認證,17,78-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佳琦(20070700)。你的理論解決不了我的性慾--黃立慧與日日春關懷互動協會。典藏今藝術,178,138-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佳琦(20061100)。如何航向他者?--論嘉義2006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典藏今藝術,170,178-1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泓易、王品驊、高愷珮(20110100)。介入.對話--張元茜的展覽策略與場域想像。藝術觀點,45,45-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泓易(2011)。藝術介入空間或者空間介入藝術。藝術觀點,45,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游崴(20070700)。把藝術節變成一場文化運動--吳瑪悧的社區藝術行動。典藏今藝術,178,134-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黃海鳴(20051200)。城市的生產性藝術介入網絡。典藏今藝術,159,108-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黃海鳴(20020300)。藝術與交互觀點的介入--片面的閱讀臺中國際藝術節「好地方」。藝術家,54(3)=322,234-2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黃朝湖(2010)。讓環保藝術貼近生活美學--談2010臺中環保藝術節呈現與藝術介入環保成果。藝術家,425,404-4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廖新田(20140900)。楊英風的「生態美學」與臺灣當代藝術中的「社會介入」:關於「社會造型」的一些想法。雕塑研究,12,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簡子傑、王中奇(2004)。公民美學文化論壇之三--藝術介入社區:社群的經驗與對話。典藏今藝術,145,156-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顧世勇(20081200)。2008臺北雙年展--藝術的介入。現代美術,141,4-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Mascaro, Thomas A.(2018)。The Blood of Others: Television Documentary Journalism as Literary Engagement。American Journalism,35(2),171-195。  new window
33.徐升潔、黃海鳴(20091000)。拼貼藝術。藝術家,69(4)=413,264-2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呂佩怡。轉向「藝術/社會」:社會參與藝術實踐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瑞坤(2012)。「臺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效益評估委託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盧建銘、許淑真(2011)。藝術家當代倫理(學)的社會考察與重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晴文(2011)。1990年代以降台灣文化政策的「公共性」--以公共藝術政策為中心(博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瑪悧(2007)。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ourriaud, Nicolas、黃建宏(2013)。關係美學。金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揭揚(2006)。國族主義到文化公民--臺灣文化政策初探2004-2005。台北:文建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Helguera, Pablo、吳岱融、蘇瑤華(2018)。社會參與藝術的十個關鍵概念。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莊雅仲(2014)。民主臺灣:後威權時代的社會運動與文化政治。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卓立(2020)。暢然存在--進入朱利安的思想。開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俊宏(2009)。公路計畫--臺北生存美學檔案。新臺灣研究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千惠(2019)。當代藝術生產線--創作實踐與社會介入的案例。典藏藝術家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盈瑛(2015)。與社會交往的藝術--臺灣香港交流展。社團法人臺灣視覺藝術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慧華(2009)。藝術與社會:當代藝術家專文與訪談。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董維琇(20190000)。美學逆襲:當代藝術的社會實踐。藝術家。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王墨林(19990405)。前衛藝術的出路在哪裡?--鹿港裝置藝術事件我見我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瑪悧。與社會交往的藝術--臺灣香港交流展,https://artassocialinterac.wixsite.com/hktw/w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惺嶽,朱苾舲(19950531)。種籽會發芽 介入環境的人文真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俊宏(2017)。戰場在哪裡?一位創作者的提問,國立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Witg9gouPI。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文彬(19990130)。醒來吧藝術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惠媛(20030210)。藝術介入空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0021231)。藝術介入社區.公共空間的人文風景,http://bambooculture.com/project-related/28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吳介民、黃秀如、顧爾德、范雲、王金壽(2010)。為下一輪民主盛世而寫。秩序繽紛的年代:走向下一輪民主盛世:1990-2010。臺北:左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慎慎(2007)。藝術介入公共生活--藝術實踐的社群學習。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瑪悧(2006)。與天與地與人。嘉義縣2006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志明(2010)。擺盪在國家與市場之間的藝術自主性。秩序繽紛的年代:走向下一輪民主盛世。左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宏璋(2002)。在雕像死亡後之逃逸路線。林聽.森音展覽專輯--「大雪山論壇」系列活動。臺中縣寮下文化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孫華翔、李應平(2018)。社區內外的當代藝術策略。影像軌跡.策展美學:春之當代藝論2015-2016。典藏藝術家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晴文(2009)。藝術創作的公共性趨向--從特定場域展覽到藝術介入空間。公路計畫--臺北生存美學檔案。新臺灣研究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盛治仁(2010)。向下扎根向上結果。最小的無限大:文建會社區營造紀實1994-2010。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鐵志(2014)。[民主臺灣:後威權時代的社會運動與文化政治]序二。民主臺灣:後威權時代的社會運動與文化政治。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泓易(2007)。當居民變成藝術家--Imposition與Disposition之辯證。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遠流出版事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泓易(2006)。社區裡的藝術家。嘉義縣2006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志鵬(2007)。橋仔頭的發展和藝術的角色。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遠流出版事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游崴(2009)。知識分子與一群不怕死的混混--林其蔚談龐克與臺灣學運文化。藝術與社會:當代藝術家專文與訪談。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海鳴(2002)。藝術跨領域創意交流合作機制之形成。當代藝術風:文建會文化環境年專輯。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