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專利法之經濟結構--經濟分析理論對於臺灣專利制度運作之啟發
書刊名:月旦法學
作者:張哲倫李素華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4
卷期:234
頁次:頁229-262
主題關鍵詞:專利經濟分析誘因行為經濟學後見之明證據保全申請專利範圍解釋更正飛利浦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深具政策工具性質之專利法,相較於傳統法學,倫理色彩相對較淡,其經濟結構係將社會定位為主體,以增進社會福祉為目標,可預期之社會福祉包括經濟成長、工作機會增加等。授予發明人之專利權僅係執行前述政策之手段,達成此項手段之方法係建立誘因。鑑於專利權本身之諸多未見於一般有體財產權之脆弱性質,適當的誘因必須建立在強而有力的專利保護。以上的主體、目標、手段、誘因及保護,彼此互為相關,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