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北大簡《老子》字詞補正與相關問題討論
書刊名:中國文字
作者:蘇建洲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5
卷期:新41
頁次:頁95-136
主題關鍵詞:北大簡漢簡老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285
期刊論文
1.黃易青(2004)。論上古喉牙音向齒頭音的演變及古明母音質--兼與梅祖麟教授商榷。古漢語研究,200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魏宜輝(2014)。簡帛《老子》校讀劄記。學燈,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蘇建洲(20141200)。釋《上博九.成王為城濮之行》的「肆」字以及相關的幾個問題。中正漢學研究,2014(2)=24,41-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魏克彬(2013)。溫縣盟書T4K5、T4K6、T4K11盟辭釋讀。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5,280-3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董珊(2014)。試說山東滕州莊里西村所出編鎛銘文。古文字研究,30,198-1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裘錫圭(2000)。帛書《要》篇釋文校記。道家文化研究,18,2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家浩(200612)。戰國陽鄺三孔布考。湖南省博物館館刊,3,210-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蘇建洲(20120600)。楚系文字「祟」字構形補說兼論相關問題。中正漢學研究,2012(1)=19,13-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施謝捷(2012)。《漢印文字徵》卷十一校讀記。第二十三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中靜宜大學主辦 (會議日期: 2012年6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永秉(2011)。從戰國楚系「乳」字的辨釋談到戰國銘刻中的「乳(孺)子」。簡帛.經典.古史國際論壇,香港浸會大學 (會議日期: 2011.11.30-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裘錫圭(200611)。釋《子羔》篇「銫」字並論商得金德之説。「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6」學術研討會。武漢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蘇建洲(2015)。釋《上博九.成王爲城濮之行》的「肆」字以及相關的幾個問題。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AEARU)第三屆漢字文化研討會,北京大學 (會議日期: 2015年4月11-12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施謝捷(2011)。《漢印文字徵》卷八校讀記。第三屆中國文字發展論壇--「古漢字研究與古漢字書寫」學術研討會,中國文字博物館、中國文字學會主辦 (會議日期: 2011年10月15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趙平安(2009)。釋花東甲骨中的「瘮」和「稽」。中國文字學學會第五屆年會暨漢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福建.武夷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銳(2014)。「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重論。【出土文獻的語境】國際學術研討會曁第三屆出土文獻青年學者論壇,新竹清華大學 (會議日期: 2014年8月29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劍(2003)。上博楚簡《容成氏》與古史傳說。中國南方文明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3/12/19-20)。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鄭介弦(2011)。《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文字編(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陸平(2009)。散見漢日書零簡輯證(碩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曼宁(2015)。《嶽麓書院藏秦簡(叄)》文字編(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沈柏汘(2015)。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文字編(初稿)(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佐野光一(1985)。木簡字典。雄山閣出版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零(2008)。人往低處走--〈老子〉天下第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彭浩、陳偉、工藤元男(2007)。二年律令與奏識書: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出土法律文獻釋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中國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1)。龍崗秦簡。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中舒、漢語大字典字形組、方述鑫(198508)。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羅隨祖(2010)。羅福頤集--增訂漢印文字徵。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鼓應(200312)。老子今注今釋。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安。銀雀山漢簡文字續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明、涂白奎(2014)。古陶字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2012)。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董蓮池(200501)。說文解字考正。北京: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2010)。銀雀山漢墓竹簡。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松長、鄭曙斌、喻燕姣(2001)。馬王堆簡帛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何有祖、魯家亮、凡國棟、陳偉(2012)。里耶秦簡牘校釋。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楊樹達(2007)。積微居小學述林全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久保愛(197710)。荀子增註。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守中(2012)。張家山漢簡文字編。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駢宇騫(2001)。銀雀山漢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引之(2000)。經義述聞。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徐寶貴(2008)。石鼓文整理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左丘明、徐元誥、王樹民、沈長雲(2002)。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白於藍(2012)。戰國秦漢簡帛古書通假字彙纂。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2004)。故訓匯纂。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黃文傑(2008)。秦至漢初簡帛文字研究。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董蓮池(2011)。新金文編。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許雄志(2001)。秦印文字彙編。河南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李守奎、賈連翔、馬楠(2012)。包山楚墓文字全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蘇建洲、吳雯雯、賴怡璇(2013)。清華二《繫年》集解。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1985)。銀雀山漢墓竹簡。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方勇(2012)。秦簡牘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馬王堆漢基帛書整理小組(1980)。馬王堆漢墓帛書。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2012)。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墨跡選粹。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李守奎(2003)。楚文字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季旭昇(2014)。說文新證。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老聃、高明(1996)。帛書老子校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老聃、朱謙之(1984)。老子校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司馬遷、裴駰、司馬貞、張守節(1981)。史記。臺北市: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裘錫圭(2014)。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陳劍(20060616)。也談《競建內之》簡7的所謂「害」字,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世超(2011)。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的文字學啓示,htto://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011, 2013/02/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偉(2005)。上博楚竹書《仲弓》「季桓子章」集釋,http://www.bsm.org.cn/showarticle.php?id=129, 2005/12/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蕭毅(20071220)。竹簡文字中的借邊,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D?ia=765,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洪濤(20071229)。最典型的借邊字,http://www.bsm.org.cn/forum/viewtopic.php?t=13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012)。「月夭」與「扷」的考釋見蔡偉:〈試說北大漢簡《妄稽》之「臂跃八寸」,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981, 2012/12/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伊強(20091228)。睡虎地秦簡《爲吏之道》補說 2009/12/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釗(2009)。「癟」字源流考,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783, 2009/05/08。  new window
9.陳偉(20030317)。《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零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劍(20111108)。孔家坡漢簡的「祟」字,http://www.gwz.maan.edu.cn/SrcSnow.asp?SrcID=17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釗(200507)。「稽」字考論。古文字考釋叢稿。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物雙松(1977)。讀荀子。無求備齋荀子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平安(2011)。釋戰國文字中的「乳」字。金文釋讀與文明探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裘錫圭(1993)。讀簡帛文字資料札記。簡帛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裘錫圭(1993)。讀簡帛文字資料札記。裘錫圭學術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裘錫圭(2014)。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五行。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永秉(201006)。以簡帛古籍用字方法校讀古書劄記。簡帛語言文字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裘錫圭(201206)。釋《子羔》篇「銫」字並論商得金德之説。裘錫圭學術文集--簡牘帛書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施謝捷(201112)。《漢印文字徵》卷七校讀記。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劍。甲骨文舊釋「眢」和「?」的兩個字。甲骨金文考釋論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裘錫圭(2000)。帛書《要》篇釋文校記。裘錫圭學術文集.簡牘帛書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蘇建洲(201410)。《上博五.鮑叔牙與隰朋之諫(競建內之)》賸義掇拾。簡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裘錫圭(2000)。公盨銘文考釋。裘錫圭學術文集.金文及其他古文字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施謝捷(201007)。《漢印文字徵》及其《補遺》校讀記。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裘錫圭(1992)。漢簡零拾一十二、稽落厩。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趙平安(2015)。釋花東甲骨中的「瘮」和「稽」。古文字論壇第一輯--曾憲通教授八十慶壽專號。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陶安、陳劍(201112)。《奏讞書》校讀札記。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趙平安。秦至漢初簡帛文字與假借改造字字源考證。簡帛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趙平安(2009)。秦至漢初簡帛文字與假借改造字字源考證。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裘錫圭(2000)。《論衡》札記。裘錫圭學術文集.語言文字與古文獻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家浩(201305)。戰國陽鄺三孔布考。安徽大學漢語言文字研究叢書.李家浩卷。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志平(2003)。《詩論》發微。華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劍(2013)。上博楚簡《容成氏》與古史傳說。戰國竹書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朱德熙、裘錫圭(1995)。關於侯馬盟書的幾點補釋。朱德熙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