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上博楚竹書《吳命》篇簡4文意補說
書刊名:先秦兩漢學術
作者:李詠健
作者(外文):Lee, Wing-kin
出版日期:2014
卷期:21
頁次:頁65-82
主題關鍵詞:上博楚竹書吳命通假禮制Chu bamboo slipsWu-MingRitePhonetic lo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26
期刊論文
1.馬楠(2011)。清華簡第一冊補釋四則。中國史研究,2011(1)=129,93-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凌宇(2010)。楚竹書〈上博七•吳命〉相關問題二則。社會科學論壇,2010(20),56-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青(2011)。春秋後期吳楚爭霸的一個焦點--從上博簡《吳命》看「州來之爭」。江漢論壇,2011(2),93-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郭永秉(2011)。從戰國楚系「乳」字的辨釋談到戰國銘刻中的「乳(孺)子」。「簡帛‧經典‧古史研究」國際論壇,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會議日期: 2011年11月29日-12月3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國一姝(2007)。基於通假字的上古聲母研究(博士論文)。首都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詠健(2012)。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叢考(博士論文)。香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杰(2009)。先秦楚系簡帛語音研究(博士論文)。華中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佩珊(2010)。《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六)》通假字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彭林(1997)。儀禮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克炯(200409)。左傳詳解詞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璞(1995)。爾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玄、賈公彥、彭林、王文錦、陸德明(2000)。儀禮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雙棣(2009)。呂氏春秋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陸志韋(1971)。古音說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段玉裁、鍾敬華、劉盼遂(2008)。經韻樓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司馬遷、裴駰、司馬貞、張守節(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馬承源(2001)。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顧野王、陳彭年(1987)。大廣益會玉篇。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念孫、鍾宇訊(1983)。廣雅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1995)。漢語大字典。成都:武漢: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浙江書局(1986)。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鄭玄、孔穎達、龔抗雲、王文錦(2000)。禮記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郭錫良(2010)。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1976)。戰國縱橫家書。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何琳儀(2003)。戰國文字通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戴德、王聘珍、王文錦(1983)。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左丘明、徐元誥、王樹民、沈長雲(2002)。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趙彤(2006)。戰國楚方言音系。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儒、劉毓慶(2002)。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馬承源(2008)。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偉(2010)。新出楚簡研讀。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劉向(1985)。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李學勤(2011)。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上海:中西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班固、顏師古(1962)。漢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高亨、董治安(1989)。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洪興祖、白化文、許德楠、李如鸞、方進、屈原(1983)。楚辭補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左丘明、杜預、孔穎達、浦衛忠、楊向奎(2000)。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鄭玄、賈公彥、趙伯雄、王文錦、陸德明、孔穎達、李學勤、十三經注疏編委會(2000)。周禮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古籍研究中心(1998)。漢達文庫,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偉(2009)。讀〈吳命〉小札,http://www.bsm.org.cn/showarticle.php?id=936, 2009/01/02。  new window
3.陳偉(2009)。讀上博楚竹 書〈吳命〉札記,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7Src ID=846, 2009/07/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蘇建洲(2009)。《吳命》簡4「桃」試解,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7Src ID=686, 2009/02/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蘇建洲(2011)。關於《上博八》兩個「尋」字的簡單說明,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 ID=1608, 2011/07/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研究生讀書會(2008)。〈上博七•吳命〉校讀,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7Src ID=577, 2008/12/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2008)。《上博七•吳命》校讀,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7Src ID=577, 2008/12/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文華(2009)。《吳命》1、3號簡文補說,http://www.bsm.org.cn/showarticle.php?id=963, 2009/01/09。  new window
9.單育辰(2009)。上博七《凡物流形》、《吳命》劄記,http://www.bsm.org.cn/show article.php?id=1065, 2009/06/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蘇建洲(201011)。《孔子見季桓子》、《吳命》字詞考釋二則。中國文字學報。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澤生(2010)。《上博七》釋讀補說(四則)。中國文字學報。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2010)。《上博七•吳命》校讀。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清源(2010)。《上博七•武王踐阼》「幾」、「微」二字考辨。出土文獻と秦楚文化。東京:日本女子大學文學部谷中信中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單育辰(2010)。上博七《凡物流形》、《吳命》劄記。簡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