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征伐太陽神話在原住民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書刊名:玉山神學院學報
作者:布興.大立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2
頁次:頁1-26
主題關鍵詞:MythShootingFunctionPrimitiveHeroArchetypeSuprer-egoAwarness征伐太陽神話原住民社會發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
  • 點閱點閱:9
期刊論文
1.林衡立(19620300)。臺灣土著民族射日神話之分析:兼論中國射日神話羿所射為月說。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3,99-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克波里尼(200202)。火山之愛。地理雜誌,167,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萬金(19930900)。原住民的兩個太陽。玉山神學院學報,2,25-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坎伯、李子寧(1997)。神話的智慧。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游霸士‧撓給赫(2003)。泰雅的故事。臺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ampbell, Joseph(1972)。The Hero with Thousand Faces。Princetion:Bollingen Series。  new window
4.胡巴德、孟祥生(2001)。你在改變世界:有意識的演化。台北:方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馬林諾夫斯基、朱岑樓(1987)。巫術、科學與宗教。台北:協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森丑之助(1997)。日據時代台灣原住民族生活圖騰。台灣:求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齋瑟夫•坎伯、朱侃如(1997)。神話。台北:立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宋澤萊(1988)。臺灣人的自我追尋。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Campbell, Joseph、Moyers, Bill D.、Flowers, Betty Sue(1988)。The power of myth: With Bill Moyers。New York:Doubleday。  new window
10.Grof, Stanislav、Bennett, Hal Zina、方明(1997)。意識革命 : 人類心靈的終極探索。臺北:生命潛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文政(1984)。泰雅爾族神話故事。台北:台灣世界展望會家庭生活教育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Spengler, Oswald、陳曉林(1985)。西方的沒落。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千武(1991)。臺灣原住民的母語傳說。臺北: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其南(1980)。李維史陀的親屬基本結構。文化人類學選讀。台北:食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亦園(1982)。南澳泰雅人的神話傳説。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