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振保的抉擇:以〈鶯鶯傳〉、〈紅玫瑰與白玫瑰〉之比較論傳統道德價值對男性擇偶觀的影響
書刊名:雲漢學刊
作者:黃品庭
作者(外文):Huang, Pin-ting
出版日期:2015
卷期:31
頁次:頁84-96
主題關鍵詞:擇偶觀道德價值悲劇意識鶯鶯傳紅玫瑰與白玫瑰Spouse-selection valuesMoral valuesTragic consciousnessBiography of YingyingRed Rose, White Ros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
  • 點閱點閱:17
期刊論文
1.楊照(20111000)。一則人與自由錯身而過的寓言--談〈紅玫瑰與白玫瑰〉。印刻文學生活誌,8(2)=98,182-1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建渝(2004)。傳統儒家文人價值觀的顛覆性敘述--論才子佳人小說結局的設置。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128-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邵迎建(2012)。張愛玲的傳奇文學與流言人生。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紹銘(2007)。張愛玲的文字世界。台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愛玲(2001)。張愛玲典藏全集第六冊:短篇小說卷二.1944年作品。臺北:皇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穎(2010)。才子佳人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蘭成(2009)。亂世文談。臺北:INK印刻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愛玲(2001)。張愛玲典藏全集第八冊:散文卷一.1939-1949年作品。臺北:皇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愛玲(2001)。張愛玲典藏全集第九冊:散文卷二.1952年以後作品。臺北:皇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段煉(20120000)。世俗時代的意義探詢:五四啟蒙思想中的新道德觀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盧正珩(1994)。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愛玲、宋淇、宋鄺文美、宋以朗(2010)。張愛玲私語錄。皇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魯迅(2010)。中國小說史略。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安憶(2010)。張愛玲之於我。零度看張。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Ropp, Paul S.(2004)。The Distinctive Art of Chinese Fiction。Chinese Aesthetics and Literature: A Reader。SUNY Press。  new window
3.Yu, Pauline、Huters, Theodore(2004)。The Imaginative Universe of Chinese Literature。Chinese Aesthetics and Literature: A Reader。SUNY Press。  new window
4.楊佳嫻(2012)。才子佳人變形記:從〈五四遺事〉到《小團圓》。張愛玲:傳奇.性別.糸譜。臺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