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婚姻路上我的反思與實踐:敘事取向
作者:劉素鳳
作者(外文):LIU, SU-FE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系
指導教授:丁興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女性議題敘事研究反思與實踐婚姻與家庭women’s issuesnarrative inquiryreflections and practicesmarriage and famil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傳統父權文化觀念中,婚姻與家庭幾乎成為女性生活重心,婚姻的成功與否,也隱約代表了女性的價值,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媳的性別角色,常使女性失去自我。
本研究採敘事研究方法,以研究者自我婚姻敘事為主軸,藉由生命書寫與回觀,梳理研究者在婚姻中的反思與實踐,並以兩位成長於五四時期的女性,藉由與她們生命故事相互參照,理解女性在父權文化下,整體生活的經驗與感受,探索她們內在經驗與心理歷程,如何突破自我侷限與奮力掙扎,以了解百年來女性發展的差異,在社會文化處境中,如何覺察自身處境並開啟轉機。
從研究中認識不同時代背景脈絡底下的女性樣貌,傳統文化觀念透過家庭傳遞,形塑女性態度、價值觀與性別角色,經濟階層、政治社會等現實條件限制女性的自我發展,隨著時代歷史與社會變遷,百年來的轉變,底層階級女性有機會受教育,並發展經濟能力,突破女性自我的發展,開展不同契機。
女性身處於傳統與現代之間,隨著不同生命經驗與社會文化處境的影響,呈現出不同的生存樣貌,研究者可從這些歷史文化中姊妹的生命敘事,經由同理與反思而獲得自我轉化的力量,及促進女性朝向自我發展及意識覺醒。
Governed by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atriarchy, women of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often placed family and marriage as the priorities of their lives. Accordingly, whether or not one had a successful marriage could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 on one’s social status and further determine their worth. In the same vein, it is not uncommon for Chinese women to sacrifice their ‘self’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culturally-prescribed gender-role obligations as a wife, mother, or daughter-in-law.
This narrative inquiry investigated the researcher’s personal narratives in her marriage. Using her life story as the central axis/referential point, the researcher first looked back and reflected on her experiences and practices in marriage, and then compared her own psycho-biographies with that of two female figures living in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o identify the commonality and differences in their experiences across the timespan of 100 years. By doing so, the researcher was able to picture women’s conditions 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what their inner experiences and psychological process were like, their struggles to claim individuality and independence, as well as the breakthroughs they had made against the Chinese patriarchal conventions. In light of the narratives of the three women in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recognized the evolution of women’s life situation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women rights, their awakening and transformations.
In this study, lifestyles of three women from various historical backgrounds were portrayed and presented. Their attitudes and values were shaped by their gender roles in the family and the familial relations. Meanwhile, it was apparent that women’s individu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self’ were both confined by their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other sociopolitical circumstances. However,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women from the lower social class started to gain opportunities for more education and thus became more competent at works. These changes had opened up new possibilities for women to develop a stronger sense of self as society progressed.
The current study also noticed that the storied of these three women were impacted by the socio-cultural contexts they resided within. By placing personal biographies within the broader socio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the researcher was able to empower and transform herself through self-reflection and mutual empathy among her biographies and that of the other two. These efforts were made to lead to consciousness-rais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self’ during a transitional era from the traditionality to the modernity.
中文資料
丁興祥、賴誠斌(2001),心理傳記學的開展與應用:典範與方法。應用心理研究,12,77-106。
方 慧(2002),《百年家族-徐志摩》,(新世紀叢書),台北:立緒文化。
文崇一(1991),〈台灣工業化與家庭關係轉變〉。見喬健(主編):《中國家庭及其變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民主社會黨中央總部(印贈)(1976),《張君勱先生傳略》,收錄於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張君勱先生九秩誕辰
紀念。
王作榮(2014),看見那些年我們創造的台灣經濟奇蹟,台北:時報文化。
王素霞(2000),〈論五四先驅文化人格的現代性〉,《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2期(總第169期)。
王爾敏(2005),晚清政治思想及其演化的原質,《晚清政治思想史論》,頁10-11。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Riessman, C. K.著(1993)。台北:五南
王雪貞、林翠湄、連廷嘉、黃俊豪翻譯(2003),發展心理學。原著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E By David R. haffer,
學富文化出版社
孔祥明(1999),〈婆媳過招為哪樁?婆婆、媳婦與兒子(丈夫)三角關係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台北),4 期,57-96
玄 廬(1919),〈女子解放從那做起? :其八〉,《星期評論》第9號,1919年8月3曰。
本間久雄(1920),《性的道德底新傾向》,《婦女雜誌》,6(11),1920年11月。
朱自清(1982),《中國新文學研究綱要》,原載於《文藝論叢》第14輯,後收入朱喬森編:《朱自清全集》8,(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頁73-122)
朱映曉(2012),凌叔華傳:一個中國閨秀的野心與激情,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朱舜琴譯(1926),愛倫凱:《戀愛與結婚》,上海:光明書局。
成令方等譯(2008),《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美﹞亞倫•強森(Allan G. Johnson)著,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呂芳上(2003),『1920年代中國知識份子有關情愛問題的抉擇與討論』,無聲之聲Ι,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1600-1950),
呂芳上主編,初版.台北市;中研院近史所,P73-P102
呂碧城(1906),〈興女學議〉,《大公報》,1906 年2 月18-27 日。
余英時(1984),《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台北:聯經。
余英時(1989),〈五四文化精神的反省〉,收入王躍、高力克編,《五四:文化的闡釋與評價-西方學者論五四》,山西:山
西人民出版社
冰 心(1922),(解放與戀愛),《民國日報》「婦女評論」1922年3月29日。
林麗珊(2001),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台北:五南
李三旡(1920),〈自由離婚論〉,《婦女雜誌》,6卷7號,民國9年7月1日。
李又寧(1992),〈中國新女界雜誌的創刊及内涵〉,收入張玉法、李又寧編,《中國婦女史論文集》第1輯,台北:臺灣商務
李又寧、張玉法(1995),「嘉興愛國女學社簡章」,「愛國女學校甲辰秋季補訂章程」,收入李又寧、張玉法編,《近代中國
女權運動史料 1842-1911》下冊。
李又寧(1980),近代中華婦女自敘詩文選。臺北:聯經
李歐梵(1996),《現代性的追求》,台北:麥田
李曉蓉(2002),五四前後女性知識分子的女性意識。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沈從文(1983),沈從文選集 (文論,五):論中國現代創作小說,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P372-373)
汪修榮(2011),《民國風流》,台灣:小昌出版社。
孟 悅、戴錦華(2004),《浮出歷史地表——現代婦女文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林芳玫(2006),《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商務。
周作人譯(1918),見《新青年》4卷5號《貞操論》。
周呈奇(2011),戰後臺灣從經濟增長到經濟發展的思想變遷,華人經濟研究,9(1)。P19-34。
周靜庭(2004),《逝水人生-徐志摩傳》,杭州:杭州出版社。(浙江文化名人傳記叢書)
周蕾(1995),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筆記。台北:麥田。
周昌龍(1995),新思潮與傳統:五四思想史論集。臺北:時報文化。
周谷城(1989),《中國社會之變化》,上海:上海書店
周世釗(1959),〈湘江的怒吼──五四前後毛主席在湖南〉,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五四運動回憶錄(上)》,
北京:中華書局。
吳自甦著(1974),《中國家庭制度》,台北:商務。
邱珍琬(2010),《學習成為一個諮商人: 自我敘說研究》,應用心理研究, 第48期, 2010 冬, 141-180 頁
青 生(1925),〈易卜生與婦女問題〉《婦女週刊》第15號,1925 年3月25日
金 一(1903),《女界鐘》,上海:大同書局。
吳雁南等(1998),〈導言〉,《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上冊,頁XLIV ;吳雁南、馮祖貽、蘇中立、郭漢民編,《中國近代社會思朝:1840-1949》第2卷,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吳覺農(1922),《愛倫凱的自由離婚論》,《婦女雜誌》第8卷第4號,1922年4月。
胡適(1922),女子問題(二)。婦女雜誌,8(5):6-9。
胡適(1995),《胡適早年文存》,台北:遠流。頁7-15。
胡勇(1999),〈三個不幸家庭的反抗女性-安娜、娜拉、蘩漪比較談〉,《南昌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第三期。
胡幼慧(1996)〈 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 ,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幼慧(1995),《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胡邵嘉(2008),《敘事、自我與認同─從文本考察到課程探究》。台灣:秀威
齊力、林本炫(主編)(2005),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洪瑞斌、陳筱婷、莊騏嘉(2012),自我敘說研究中的真實與真理:兼論自我敘說研究之品質參照標準。應用心理研究, 第 56
期, 2012 冬, 19-53 頁。
姚儀敏(2005),周代男性多偶婚制之析論,復興崗學報民 94,84 期,321-346
炳文(1981),〈婚姻自由〉,收錄於《五四時期婦女問題文選》,北京:三聯
朔一(1922),〈離婚與婦女問題〉《婦女雜誌》,8(4),1922年4月5日。
洪光遠,鄭慧玲譯(1995),人格心理學,原著:普汶(Lawrence A. Previn)。桂冠
洪貴真 、劉嘉雯、任凱譯(2012),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心理暨社會取向,Elizabeth D. Hutchison 著,初版,洪葉文化
段煉,(2012),世俗時代的意義探詢,五四啟蒙思想中的新道德觀研究。秀威
馬思恩著(2015),《纏足幽靈:從榮格心理分析看女性的自性追尋》,吳菲菲譯,台北:心靈工坊。
徐志摩(2007),《她們仨》,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
凌叔華著,傅光明譯(1991),《古韻》,台北:業強出版社。
凌叔華著(1984),《凌叔華小說集Ⅱ》,臺北市:洪範書店
夏志清、劉紹銘(1985),中國現代小說史,臺北: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夏林清(2004),一盞夠用的燈:辨識發現的路徑。應用心理研究, 第 23 期, 2004秋, 131-156 頁
夏林清(2012),斗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財團法人導航基金會出版。
翁開誠(1997),《同理心開展的再出發--成人之美的藝術》。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26期,261-274。
家 為(1934),〈封建殘餘下的婚姻制度〉,上海《申報》,1934年3月17日。
朔 一(1922),〈離婚與婦女問題〉,《婦女雜誌》第8卷第4號,1922年4月5日。
孫石月(1995),《中國近代女子留學史》,北京市:中國和平出版社,頁39-40。
梁啟超a(1960),〈變法通議,論女學〉,《飲冰室文集》第一冊(台灣:中華書局)。
梁啟超b(1960),〈倡設女學堂啟〉,《梁啟超文集》第二冊(台灣:中華書局)。
梁啟超(1998),《新民說》,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梁錫華選註(1990),《胡適秘藏書信選(下)》,台北:風雲時代
梁惠錦(2003),(婚姻自由權的爭取及其問題(1920-1930),收入呂芳上編,《無聲之聲(Ⅰ) 》,頁122-123。
梁華蘭(1917),(女子教育),《新青年》第3卷第1號。
康有為(1991),《大同書》,《民國叢書第三編》,上海市:上海書店,1991年。
章錫琛(1928),〈新思想舊道德的新女子〉《新女性》第3卷第6號,1928年,頁609-612。
許慧琦(2001),「娜拉」在中國: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變(1900s~1930S),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許慧琦(2004),〈《婦女雜誌》所反映的自由離婚思想及實踐-從性別差異談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2期(2004年12
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P60-114。
許士軍(1996),定性研究在管理研究上的重要性,Chang Yuan Journal, Vol 24,No.2,1-3。
陳小瀅(2010),〈我的父親陳西瀅〉,《西瀅閒話》,陳西瀅著,南京:江蘇文藝
陳小瀅口述、黎青青整理(2011)〈她苦苦尋找的世界一憶我的母親凌叔華〉收入《文史博覽 》第四期,P16-20
陳小瀅(2008),《我和我的紀念冊》,《散落的珍珠:小瀅的紀念冊》(陳小瀅講述,高艷華編選),百花文藝出版社
陳美君(2012),中國早期婦女地位演變之研究-以《列女傳》、《女誡》、《女史箴》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史學系碩士論文
陳東原(1990),《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平原(1989),《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哲三(1980),清代革命書刊中有關女權運動的記述。近代中國,15,138-146。
陳華珍(1917),(論中國女子婚姻與育兒問題),《新青年》第3卷第3號。
陳獨秀(1916),青年雜誌,1(5),1-4。
陳學勇編(1998),《凌叔華文存˙下》,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陳學勇(2010),高門巨族的蘭花:凌叔華的一生,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魏淑凌著、張林杰譯(2008):《家國夢影─凌叔華與凌淑浩》,天津:百花文藝
黃亞妮(2013),徐志摩詩傳,武漢,華中科技大學。
黃琦雯(2005),清末女學研究,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嫣梨(1993),張若名與五四時期的天津婦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19-34
莊慧秋等(1991),《中國人的姻緣觀-情緣與現實》,余德慧策劃,〈中國人心理系列21〉,張老師出版社。
陸合豐(1933),〈婚姻問題的嚴重形態底分析〉,《婦女共鳴》第2卷第12期,頁 34-37。
陸洛(2003),人我關係之界定一「折衷自我」的現身,《本土心理學研究》,2003年12月,第 20 期,第 139-207 頁
張小虹(1994),《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臺北:時報文化
張莉(2008),〈重估現代女作家的出現-以新文學期刊(1917-1925)中的女作者創作為觀點〉,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
張世英(2011),中西文化與自我。北京:人民出版社。
張邦梅著,譚家瑜(譯) (1996),《小腳與西服: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家變》,第一版,台北市:智庫。
張朋園(1994),〈梁啟超的兩性觀:論傳統對知識份子的約束〉,收入於陳三井等編著,《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二
期)》,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張灝(1999),(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轉型時代),香港,《二十一世紀》,1999年4月號。
張曉麗(1998),〈《新青年》的女權思想及其影響〉,《史學月刊》1998年第4期。溫毓詩(2006),中國「貞潔觀」文化對
婦女的影響兼論心理特質探討,《華梵人文學報》第六期(民國九十五年一月)
隋靈璧等(1979),〈五四時期濟南女師學生運動片斷〉,收錄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五四運動回憶錄下)》,
湖南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689-690
喬素玲(2005),《教育與女性—近代中國女子教育與知識女性覺醒(1840-1921)》,天津市:天津古籍出版社
雁冰(1920),〈男女社交公開問題管見〉,《婦女雜誌》第6卷第2號,1920年2月5曰。
葉志誠(1997),蛻變的社會:社會變遷的理論與現況。紅葉文化。
費孝通著(1993),《鄉土中國與鄉土重建》〈家族〉一章,台北:風雲時代,頁37-42。
費孝通(1948/1986),《鄉土中國》。香港:三聯書店。
費慰梅 (2000),《林徽音與梁思成-一對探索中國建築的伴侶》,費慰梅著,成寒譯。台北:時報文化。
萬江波、韋曉保、陳榮枝譯(2008),帕特麗卡˙勞倫斯著,(美)(Laurence, P.)《麗莉˙布瑞斯坷的中國眼睛》,上海書店
楊國樞(1992),〈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運作特徵、變遷方向及適應問題〉。行政院衛生署主辦「1992 年家庭與心理衛
生國際研討會」(台北)宣讀之論文。
楊淑智譯(2002),《愛他,也要愛自己-女人必備的愛情智慧》,原著:Beverly Engel ,台北:心靈工坊出版。
楊家駱主編(1962),(西漢)賈誼著,《新書》卷六《禮》,《增補中國思想名著》台北:世界書局,1962初版
鄒川雄(2005),「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出自齊力、林本炫(主編)( 2005 )。質性研究方法與資
料分析。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褚季能(1934),〈女學先聲〉,《東方雜誌》三一卷第七號,1934年4月。
達心(1931),〈中國婦女的過去和將來〉,《婦女雜誌》,17(6)。
賈袓鱗(J.B.Grieder) 著(1980),張振玉譯,〈胡適對社會改革的主張與理想〉,收入史華慈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
自由主義》,台北:時報。
愛倫凱(1920),《愛情與結婚》譯文序,《婦女雜誌》第6卷第3號,1920年3月。
趙淑萍(1997)。民國初年的女學生(1912-1928)。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劉慧英(2005),《遭遇解放1890—1930年代的中國女性》,北京市:中央編譯出版社。
劉惠琴(1991),從心理學看女人。台北市:張老師。
劉惠琴(1995),女性議題的質化研究與專業實踐,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系『質化研究與專業實踐』系列研討會。
劉惠琴(1999),女性主義與心理學。載於王雅各(編),性屬關係:性別與社會建構(上)(136-175頁)。台北:心理。
劉緯道(2009),《婦女雜誌》中的戀愛觀 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41。
劉人鵬(2000),〈「西方美人〉慾望裏的「中國」與「二萬萬女子」—晚清以迄五四的國族與婦女〉,《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
族、翻譯與性別政治》,台灣學生書局出版。
劉淑麗(2003),【古史新論】-漢代儒家正統婦女觀的演變,社會科學輯刊,第6期 (總第 149期 ),頁93-97。
蔡敏玲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Clandinin, D. J. & Connelly,F.M.著(2000),台北:心理
蔡登山(2000),《人間花草太匆匆》(三十年代女作家美麗的愛情故事),台北:里仁
蔡敦浩、王慧蘭、劉育忠(2011),敘說探索的第一堂課。二版。台北:鼎茂。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 (l),115-143
樂齊(2005),《此恨綿綿-徐志摩悲情婚戀》,北京:台海出版社
魯迅(1981),《魯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年)。
樊雪梅譯(1999),親密陌生人。台北:五南文化。Lillian .Rubin(1995).Intimate Strangers.
鄭觀應(1965),《盛世危言》,台北:學術出版社。
鄭至慧等譯 (2000),女性新心理學。台北:女書文化。Jean Baker Miller(1976).Toward A New Psychology of
Woman.
鮑家麟(1999),民初的婦女思想(一九一一~一九二三)。見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 (頁 305-336)。臺北:稻香
鮑家麟(1991),〈民初的婦女思想(1911~1923)〉,收入《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台北:稻鄉,1992年,再版)。
鮑家麟編著(1993),《中國婦女史論集三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3)。
閻廣芬(1996),《中國女子與女子教育》,保定:河北大學出版,1996 年 5 月
盧燕貞(1989),《中國近代女子教育史》,台北市:文史哲出版
盧嵐蘭譯(1992),Alfred Schutz著,舒茲論文集(第一冊):社會現實的問題,台北:桂冠。
薛化元(1999),台灣開發史,台北市:三民。
謝金河(2019),老謝:王院長能重新讓台灣錢淹腳目?今周刊, 2019年3月9日,焦點新聞。
韓石山(2005),徐志摩圖傳,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蕭愛樹(2005),《20 世紀中國婚姻制度研究》,北京市:知識產權出版社
羅芝云(1998),〈淺談傳統女子教育〉,《教育資料文摘》,民國 87 年 10 月
羅中琦(2003),「凌叔華小說中的群芳圖--新舊交替中的女性世界」國文天地19卷4期(9月)。
羅家倫(1919),〈婦女解放〉,《新潮》第1卷第1號,1919年10月。
羅蘇文(1996),《女性與近代中國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頁113-167。
羅慧蘭主編(2016),中國婦女史,當代中國出版社。
蘇雪林(1996),蘇雪林文集 (三),淩叔華的〈花之寺〉與〈女人〉,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蘇雪林(1977),中國新文學叢刊,《蘇雪林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出版社。
蘇峰山、魏書娥、陳雅馨譯(2000),《愛情的正常性混亂》,﹝德﹞烏利西•貝克(Ulrich Beck)、伊利莎白•貝克-葛恩胥
菡(Elisabeth Beck-Gernsheim)合著,臺北:立緒文化。
顧燕翎(1996),(導言),收入林芳玫等著:《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

西文資料
Baker, H. (1979). Chinese family and kinship.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lock, J.(1973). Conceptions of sex role: Some cross-cultural and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28(6),512-526.
Brickman, L., & Rog, D. J. (eds.) (1998). Handbook of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Bruner. J. ( 1986 ) 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Cambridge. MA: G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ao, P. (1983). Chinese kinship. London: Kegan Paul Inc.
Chodorow, Nancy (1971),“Being and Doing. A Cross-Cultural Examination of the Socialization of Males
and Females,”in Vivian Gornick and B. K. Moran,(eds.),Women in Sexist Society: Studies in Power
and Powerlessness. New York.
Chodorow, N.(1978).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1988). Narrative meaning: Focus on teacher education. Elements,
19(2), 15-18.
Edna I. Rawlings, Dianne K. Carter(1977)Psychotherapy for women: treatment toward equality.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 Springfield: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Press.
Endler NS,& Magnusson D.(1976). Toward an interactional 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 Psychol Bull.
1976 Sep; 83(5):956-74.
Gergen, K. J. (1973). Social psychology as histo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6,
309-320.
Gergen, K. J. & Gergen, M. M.(1988),Narrative and the self as relationship.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1,17-56
Gilligan, C.(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umet, M. R. (1990). Voice: The search for a feminist rhetoric for educational studies.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20, 277-282.
Heaven,V.M.(1999):〈Narrative, believed-in imaginings and psychology’s methods’: an interview with
Theodore R. Sarbin〉,Teaching of Psychology,26:300-304.
Hsu, F. L. K. (許烺光) (1971). Pycho-socia1 homeostasis and Jen: Conceptual tools for advancing
psycho1ogica1 anthropology.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73. 23-44.
Jordan, J.V.(1991)The Meaning of Mutuality. . In Jordan, V. J., Kaplan, A. G., Miller, J.B., Stiver,
I. P., & Surrey, J. L.(Eds.) Women’s Growth in Connection Writing from the Stone Center. P. 81-
96. New York:The Guildford Press.
Keller,S.(1974).The female role: Constants and change. In V. Franks and V. Burtle (Eds.), Women in
Therapy ,411-434. New York: Brunner / Mazel
Kitayama, S., & Markus, H.(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 Vol. 98, No. 2, 224-253
Lincoln, Y. S. & Guba, E. G.(1985),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Sage.
McAdams, D., 1993. The Stories We Live by: Personal Myths and the Making of the Self.New York:Guilford.
Parsons,T., Frieze, I., & Ruble, D., (1976). Introduction of interactional model.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32(3),1-5
Pokinghorne, D. E. ( 1988 )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Riessman, C.K.(1993). Narrative Analysi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eries, No.30.Newbury Park,
CA: .Sage
Sarbin. T. R. ( 1986 ) Narrative Psychology: The stories nature of human conduct.NY: Prager.
Surrey, J. L.(1991). The “Self-in-Relation”:A Theory of Women’s Development. In Jordan, J. V.,
Kaplan, A. G., Miller, J. B., Stiver, I. P., & Surrey, J. L.(Eds.),
Women’s Growth In Connection:Writing from Stone Center(pp. 51-66). New York:Guildford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